社会资本理论与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研究

2013-04-29 00:44:03陈亚蕾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建设研究

陈亚蕾

摘要:

政府诚信问题一直以来是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社会资本视角寻求解决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的途径,至今仍是一个空白。政府诚信不仅要求政府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合乎伦理道德的规范,切实做到合情、合理;另一方面,政府诚信也要求政府行为合乎法律的范畴,务必做到公平、公正。

关键词:社会资本;政府诚信;建设;研究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管理公共事务,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并以此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政府诚信不仅要求政府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合乎伦理道德的规范,切实做到合情、合理;另一方面,政府诚信也要求政府行为合乎法律的范畴,务必做到公平、公正。

一、政府诚信现状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一国政府的诚信状况关乎政府的威信,也直接关系到政府推行经济强制措施、干预社会经济运行的情况的好坏。

(一)表现

中国近年屡有官方数据造假行为,部分政府陷入诚信危机。官员的信用危机已严重影响到政府的信用。

(二)危害

政府诚信陷入危机,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造成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产生了社会信任危机。而政府不诚信,人们就不能通过政府的行为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而作为经济人,人们会采用一些非正当的手段,这种尝试会导致人愈加不诚信。另外政府缺乏诚信,使得人们不相信政府的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国家意志,必然会过多依赖强制手段和制裁。

(三)原因分析

政府诚信陷入危机,究其原因,一些政府公务人员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缺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看到长远影响,以至于犧牲诚信为代价,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就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社会资本和其他形态的人力资本不一样,它通常是经由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的文化机制建立起来的。

三、社会资本与政府诚信的关联

自社会资本理论产生以来,诸多领域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社会资本理论被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西方国家甚至将其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这种情况为我们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政府诚信的研究之中提供了依据。

(一)官本位与公共精神

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层存在严重的“官本位”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左右着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的行为方式,这为政府诚信危机埋下了伏笔。社会资本理论强调发扬公共精神,这与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宣传公共精神,对于扭转“官本位”的错误认识、搞好政府的诚信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权力滥用与规范

权力拥有者极易利用公权力来满足私人的利益需求,导致“权力寻租”的发生。权力滥用往往与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现象联系起来,而这些都会导致民众对于政府的不信任。规范是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寻找合理的规范来制约官员的权力历来是理论界研究的焦点,社会资本理论的出现,为我们达到这一目的提供了线索与途径。

(三)腐败与信任

受传统集权行政模式的影响,我国政府机构的运作普遍采用“一把手”负责制和常委会制度,在这种权力模式下,少数人成为政府政策的最终决定者,而领导意志贯穿于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这些状况都极易诱发“权力寻租”。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原则,把信任原则引入到政府的管理行为模式之中,是我们解决政府诚信缺失问题、医治腐败痼疾的一剂良药。

四、以社会资本的整合促进政府诚信建设

(一)加强政府诚信制度体系建设

1.建立政府政务公开制度

保护公民的知情权是提高政府信誉的条件之一。政府应建立透明窗口,将行政审批项目、收费依据和标准向社会公开,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在政府政策制定阶段,进行决策听证,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在政府网站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加政府工作的公开、透明度。

2.建立政府信用考评制度

各级政府应完善各自的信用考评制度,上级考评下级,本级政府考评所属部门,把所有公务员都纳入考评范围,考评结果记入公务员个人档案,作为今后工资定级、职位升迁的重要依据。

3.推行官员问责制

问责制度兴起以来,许多违法乱纪、失职忘责的无能官员被“双轨”,然而,对于官员的不诚信行为的问责却是一个空白,个别官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于老百姓做出的承诺不履行、出尔反尔,此类行为都应纳入问责范畴。

(二)重视公共信任与合作

政府与公民的合作离不开双方的互信。一方面,政府信任公民,就会给予公民更多的知政权、参政权,让公民参与到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中来,政府会加倍关注公民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公民相信政府,公民就会拥护政府的领导,支持政府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政府的公共权威。中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信任与合作对于建设政府诚信的重要作用,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政府与公民沟通、交流机制,为双方的互信与合作打下良好的前提条件与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莘.诚信政府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韩朝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3]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黎珍.正义与和谐:政治哲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则[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许明龙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2

【作者单位: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治安系】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建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