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
摘要: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居点,每个城市都有她独特的灵魂,文化正是灵魂所在。在当代提倡“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牢牢把握审美这一关键因素,因为是审美元素让城市有了区别度,有了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审美元素;城市建设;意义
城市化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文明化的程度。这个时代,是以城市文明为主导的世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会反思“什么是城市”和“城市的美是什么” 这些基本的问题。
一、城市与审美的关系
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包含了太多的元素,所以不同领域内的学者们基于他们的不同角度的研究很难达成共识,存在着众多的争议。城市绝对不仅是社会人群的大量聚集和工商业文明的聚集而已,也不是各种机构的简单设置,城市像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样,有着自身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城市绝非一些具体的物质现象,它存在着很多人文元素,而审美因素是城市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满足于有房子住,在文化上的认同,是共同行为的基础,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审美对建筑和城市的重要意义。各家对审美概念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城市”与“审美”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密不可分,并在社会进程中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基于“城市”和“审美”各自内涵的复杂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必然包含着多个层面。而“城市”与“审美”的联姻,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天,“城市”与“文化”二者共同滋养着城市的成长,促成了城市文化。
二、美学背景下的林州市建設
(一)审美对城市的作用
因为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美学也从经院哲学走向了大众。审美不仅和日常生活相关,而且审美元素在城市建设中也得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体现,出现了城市美学这一新兴的美学理论形态。传统的审美态度大多是被动的,静现的,这种美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只是在一些特点人群中得到重视罢了,传统的美学和美学的状态物和普通人的生活很远。新的美学的态度是相反的,它提倡的是动态的形式进入美学的观照物。很多新的美学家对传统的美学态度提出了挑战,因为这种美学主体和美学客体分离的态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快速的,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存在着很多问题。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来到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没有太多的差别,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灯绿酒绿,一样的道路宽广……只是这样的没有个性化的城市一个个的从人们眼前走过,却不能在回忆中找到它们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样的主要原因还是城市的无差别化建议,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没有发挥审美的作用。
(二)林州市城建中美学元素应用
首先,林州市有着自己的文化坐标,独特的文化坐标和独特的审美体验让林州市有着自己的文化归属感。林州市可以依托太行山水,打造一个有山有水适合人居住的“山水林州”,政府规划建设了红旗渠大道西延至红旗渠畔等大工程建设。这样就打通了太行山和红旗渠之间的阻隔,让城市在太行山与红旗渠之间,人们生活在山水之中,环境宜人,精神超脱。这样一来,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又可以有“悠然见南山”的洒脱。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和一,顺应自然。《周易》提出了“天地人三才”,意思是说人的生产和生活要符合自然规律,让城市人得以亲近自然。“自然性”也就是“有机性”,和“无机性”是对立的,“无机性”就是纯工业时代的城市建设组合,这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的观念是对立的。
所以我们在建设城市时要注意保持自然的风貌,如果当地是湿地,就要在湿地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不能填平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湿地;如果当地是山地,就不能炸平山地建造建设。临州市依托太行山和红旗渠,我们一定不能对太行山和红旗渠进行破坏,一定要在保持其山水美感和功能的基础之上进行城市建设。
其次,在林州市城建中要以创新来追求美。林州市的城市建设中不能片面的追求传统,我们不妨试着通过一些创新来产生新的审美效果。林州市在安阳市之中,安阳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根基。在林州市的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吸收充分的传统美学元素。比如我们的园林建设中讲究对称的美,对称的思想体现了东方式的大气、典雅风格。在林州市如果建设花园和小区的时候,我们可以吸收传统文学中注重对称这一思想,让这一传统的美学思想在现代化的林州市建设中得到体现。
在林州市的城市建设中,我们也可以吸收西方建筑的风格,让这座古老的都市有一些国际化的美学元素。这样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可以让这座城市既古典雅致又时尚年轻。城市建设体现了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的审美标准和独特品位,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大结晶,城市的发展也以见证一个城市的审美和精神。
三、结语
城市的建设要使得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得到一个平衡,只有如此,才能更适合人类的居住。在林州的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做到依托太行山和红旗渠道,把林州打造成一个山水中的城市。我们要吸收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也要吸收西方城市文明中精华,努力把林州市打造成一个既传统又时尚,又兼顾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陈兵.对于中国城市规划中审美观的几点思考[J].美术大观,2007(12)
[4]王一川.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林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