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教学困境及改革对策摭谈

2013-04-29 21:10:05戴盛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困境教学改革对策

[摘 要] 高等院校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既是必要的也是明智的。应用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呈现出学校不重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爱学、教材不“合身”的困境。通过优化教改软环境,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扩大教师专业视野,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实施以体验为主的互动式教学,编辑出版合身、合时、合度的教材,完善应用写作教学评价体系等举措,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走出困境。

[关键词] 应用写作教学;困境;教学改革;对策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具备应用写作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适应应用写作人才的社会和市场需求,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然而,纵观大多数院校的应用写作教学,依旧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现有的应用写作教学水平和质量下培养的学生,还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写作人才的需要,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学生在应用写作课堂上,“一读就会,一听就睡,一写就醉。”应用写作教学处于低端水平,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及困境

1、学校不重视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关注度不够。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办学理念迥异,大多数在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大费苦心,但忽视包括应用写作在内的沟通技能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跛脚现象”。

2.对应用写作课程设置及建设的态度不够明朗。多数院校未把包括应用写作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建设问题摆到优先研究的位置上。如果说英语、计算机尚且有“国标”在做统一要求而不得不接受这个“规定动作”的话,那么应用写作也只是其中的“自选动作”而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有的专业压根就不安排应用写作课程,应用写作基本处于边缘地位。

3.对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视度欠缺。应用写作课程在学校管理层面前已然未纳入他们重视的范畴。处于“中端”的广大应用写作教师,也只好以对待“鸡肋”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能“应付”既已算完成任务。而对于“低端”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重视”,显然是不现实的。

2、老师不愿教

1.对应用写作课程存有偏见,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先导。应用写作教师普遍弱化了对应用写作在社会交往和职场沟通作用的认识;甚至有的教师压根就没把应用写作课程“当一盘菜”,认为应用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是“下里巴人”。教师“教无味”。

2.教师的非专业化倾向,导致教学和指导实训时欠缺宽度和深度。应用写作教师,大多数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缺乏应用写作所涉文种的相关专业知识背景,隔行如隔山。当然,要求一个应用写作教师通晓各行业、各岗位的实际情况,并熟知其流程及内容细节,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开掘就显得吃力;对于指导学生写好专业应用文也有捉襟见肘之感。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普遍采用成果教学法,忽视了学生主体参与性强的过程教学法的使用。传统应用写作教学,往往表现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的缺陷。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成果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心理呈现疲态,学习兴趣顿失。同时,安排训练的机会极少,有的甚至不安排课堂训练,只是课后上交一篇“成果”作业,忽视课堂指导训练重要环节。这是典型的成果教学法。这种成果教学法,难于激发学生的应用写作学习热情和创造性,丧失了原本在过程中应该体现的主体参与性,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3、学生不爱学

1.学生在思想上对于应用写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应用写作是中学语文课或作文课简单的延续,对应用写作抱有漠视心态;有的也存有畏惧之心。这种心理是基于两个原因,首先是学生对长期以来语文课写作文的“恐惧”;其次是认为自己缺乏应用写作的应用环境、经验、阅历等,难以写出“实用”的文章,对自己写好应用文缺乏必要的信心。

2.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对应用写作的兴趣不浓。学生对于学习应用写作这门用“严肃脸孔”来说话的课程缺乏积极性,学习兴趣处于低端状态。基于内部因素和外部條件同时处于消极状态,学生“学无趣”。

4、教材不“合身”

1.应用写作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缺乏针对性。应用写作教材编写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一本教材的编写难以适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殊性,范文也几乎无专业影子,文种选择也呈现“唯多求全”趋势,面面俱到,体例安排也几乎是“熟面孔”。

2.应用写作教材的选用随意性强。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本来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直接导致在选用教材方面存在些许问题,随意性较强。主要表现是不结合学校、专业实际,随选一本应付了事。

3.教材内容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生制宜。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师不愿结合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材内容的老化,教师缺乏“旧瓶装新酒”的创新精神;教材例文的陈旧,教师无意从学理上加以评价,更谈不上关注学术前沿而采取“以新换旧”的举措。

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对策及路径

1、进一步优化教改软环境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1]应用写作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学校目前所拥有的教改软环境密切相关。首先,领导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这是开展教学改革的前提。学校领导要树立办好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宏观理念,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找到适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基本路径。其次,老师要形成只有改革才能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共识。再次,教改软环境还包括学校的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这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实行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氛围。

2、应用写作教师要提升综合素质、扩大专业视野

应用写作教学改革,从操作层面上看,依赖于作为“平等中的首席”[2]的教师以及他们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应用写作内容涉及面广,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有的文种,如经济应用文、科技应用文、法律文书等。这就要求出身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写作教师,不仅要成为教育教学理论背景下课堂教学操控的能手,更要成为应用写作理论及实践的行家,还要成为通晓其他专业领域基本知识的杂家。唯此,教师才能在教学改革中驾驭自如,才能更专业地指导学生写作,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实施以体验为主的互动式教学

应用写作课程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构建课堂互动、课外实践教学互动、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模式,形成时空立体化、形态多元化、程序系统化的良性教学生态,学生对于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应用写作能力得到锻炼,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1.坚守课堂师生互动平台。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在互动中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应用写作兴趣,学习兴趣反过来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通过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心理劝导等形式,实现在“导趣”中互动。通过比赛、创设情境、引入身边的热点焦点问题等方式开展“激趣”互动。应用写作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学科互动,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兴趣迁移;应用文种之间进行鉴别式、比较式互动教学,在比较中生成兴趣;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课堂互动,使学生在完成上一个项目的成功体验中,自然把兴趣迁移到下一个项目上。在科学适度的评价中巩固兴趣,在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中保持学习兴趣,在反馈互动中强化学习兴趣。如此,教学互动生态场[3]就呈现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态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2.夯实课外实践互动平台。走出课堂,师生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应用写作资源,搭建应用写作课外实践平台,加强在平台上的互动,这对于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无疑是重要的选择。如通过教学团队开展科研与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的师师互动;在校内举办大型的应用写作讲座,进行舆论互动;与学校其他组织机构合作,建立应用写作实习基地,开展实习互动;以此加强校内外应用写作实践互动。[4]

3.开辟网络环境互动平台。在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时间的可延迟性,与学生进行不定时的互动;利用空间的非限制性,与学生进行异地的及时互动;利用网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材料,有效地开展师生、生生、生自等方面的互动。

4、编辑出版合身、合时、合度的教材

应用写作教学改革要向纵深方向发展,编辑出版一套“合身、合时、合度”的教材与之相配合,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合身”指的是教材要为学生量身定做,既要有专业针对性,又要适合本校学生;“合时”讲的是教材的新颖性,包括内容的时代感要强,也包括材料的鲜活性;“合度”说的是教材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加以编辑。对于应用写作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应该在凸显“职业能力”和“就业准备”这一价值取向前提下,体现教育本质、锁定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贴近专业课程教学、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活。

5、完善应用写作教学评价体系

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考评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的态度和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问题。传统的应用写作考核,无非是重视结果,即作业成绩和考试分数,大不了就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训练只占30%,或四六开,本质上看,还是只重视结果的评价,包括习作结果。教学改革应该更重视学生在参与互动过程中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评价的权重理当向过程倾斜。基本做法是,一要弱化理论考核,强化平时训练习作的成绩;二是在习作评改中,由重结果向重过程改变;三是把学生参与互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兴趣度、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组织能力、角色意识等非智力性因素,纳入考核范畴,并适当加大权重,即重视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四是考试采用题库抽签制,教学团队设置题库,考试采取抽签形式,学生考试的内容没有两套完全相同的试题,避免了作弊的可能性。

三、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走出应用写作教学困境,实施全方位教学改革的探究还需要进一步在反复实践中操作验证,并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今后,應用写作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提升驾驭应用写作课堂的能力,继续开展好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努力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美]小威廉姆·E·多尔 著,王红宇 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何尚武.论教学互动生态应力场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4(5).

[4]戴盛才.中文应用写作课外实践互动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作者简介:戴盛才(1969—),男,三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写作课程理论与教学。

猜你喜欢
困境教学改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2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20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