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大学三年级女生):我知道拍这组照片时,你正在浙江某地的一所医院工作。能否谈谈你拍的这些做人流的女孩,大致是青年群体中的哪一部分?
陈敏(摄影师):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有许多来自外地的务工女孩,在做人流手术的女孩中,她们占了很大一部分。外来务工群体趋于年轻化,由于远离故土,没有家人的管制,她们性交往频繁而且不受限制,但她们的健康知识极度缺乏,怀孕率高,在人流手术中占很大比例。相反的是,本地女孩可能忌于遇见熟人,反倒不敢在本地医院堕胎。
李娟:拍摄时你会与患者沟通吗?
陈敏:一般是我在边上静静地拍,不跟患者直接交流,但我会把想要了解的信息通过医生去问,患者在手术台上最依赖的是医生,所以知无不言,能得到最真实的信息。
李娟:你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陈敏:只会问她们的年龄,她们的一些故事,但不会问她们的姓名,这涉及到个人隐私。
李娟:说实话,最初看到那张绒毛血的照片时真觉得毛骨悚然。你拍摄时是怎样一种感受?
陈敏:痛惜,在我眼里,那里面是一个幼小生命的消逝。每次看到这样的血迹,我都没有吃饭的胃口。
李娟:术后大概多久女孩能恢复知觉?恢复知觉后,身体上的痛苦是不是就来了?
陈敏:术后半小时就恢复知觉,麻醉的效力过去了,身体就会感觉到手术带来的痛苦。
李娟:这些女孩在手术后的情绪通常是怎样的?她们在手术前会不会很害怕?
陈敏:因人而异。第一次来做人流的女孩往往比较害怕,躺在手术床上拳头握得很紧,表情羞怯,医生问一句答一句,很简短,不太敢说话,也不会问医生什么,她们更多的是恐惧和紧张。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或者更多次的,看起来就比较有经验,知道是怎样一个过程,会和医生谈及上次术后怎样的不适、以后还能不能生育之类的问题。
李娟:在拍摄中,你似乎混杂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陈敏:是的。一方面为她们感到痛惜,但最主要的,还是为她们一次又一次地不吸取教训,不得不躺上这个令她们惧怕的手术台而感到痛心疾首,甚至愤怒。尤其是病历上显示的年龄和人流次数,总是莫名地刺痛我的神经。对于那些十几岁的学生,不免感到身为母亲的无比痛惜。有时候我也跟医护人员说多对她们进行教导,医护人员说经常跟这些患者讲手术的危害以及可以选择的避孕措施,可是很多人根本不听,她们根本不拿自个儿的身体当自个儿的。
李娟:这组照片题材敏感,对其可能引起的社会反应和相关思考,你是否有所期待?
陈敏:我希望读者看完这组照片,内心有一种痛痛的感觉;希望人们关注这一现象,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我们能为之做些什么。如果年轻群体看到,希望能加强对性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减少不良伤害的发生。如果是年长的群体看到,能对身边的年轻人多一些正确的引导。总之,希望全社会来关注和重视人工流产这一现象,正确认识人工流产的伤害性,而不是继续误读人工流产的无痛无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