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近年媒体常常报道华东地区的招工难问题,这个问题在永康是什么情况?
项新平: 在永康的表现很典型。我印象很深,2007年春节的鞭炮还没放完,私营业主见面就说招工的事儿,以前则说“恭喜发财”。招工难不是有一大群人在那儿就能解决的,一方面老板们面对民工潮却招不到具备相应文化技术素质的工人,另一方面几万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转来转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一头是招工难,一头则是找工难。
《中国摄影》:为什么会这样呢?
项新平:这里有个技术瓶颈。永康素有“百工之乡”“五金之都”的美誉,“永康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从南宋开始,永康人就有走南闯北打铁修锁补铜壶的传统。改革开放后,永康的五金私营企业发展很快,现已有一万多家五金类企业,二万多家个体工商户和不计其数的加工作坊,每年能提供四十多万人就业。这些岗位需要一定的技术技巧,但进城务工的很多农民工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技巧,所以就造成了一头招工难,另一头找工难。
《中国摄影》:那你是怎么注意到这个现象的?
项新平:永康的劳动力市场是在火车站和汽车站之间一条马路上自然形成的,长仅150米左右,但每年春节后的一两个月里,每天到这里找工作的各地民工多达数万。大包小包的随身物品,好友亲朋结伴而来,老板、民工议工议价的场景热闹非凡。远看黑压压人头一片,近观人们走动都要侧身、用力才能挤过。可以说,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场景。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这个市场,拍了上百张“招工”图。
面对这个震撼的场景,我陷入了沉思。曾记得,上世纪7、80年代,如果村里有人被招工进城进厂,那是的天大喜事,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青年只有通过高考、参军才能跳出农门。世易时移,如今农民进城务工已司空见惯,这是一种历史的变化。我也想到,如果市政府把劳动力市场搬迁到环境更好、档次更高的地方去,这样的景象将不复存在,过了20年、30年,也就被人忘了。历史性的场景应该存入历史档案,我决定用业余时间继续拍摄招工问题,记录当下社会的变化,记录这一时代的脉博。
《中国摄影》:拍摄过程怎样?
项新平:2008年正月初五,我第二次有准备地来到了劳动力市场,几天时间里收获了近千张招工图片。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招工市场境况与往年大不相同,许多工厂订单不多、开工不足,工人找工作更难了。我的镜头记录下许多民工找不到工作的焦虑、着急和无耐。
2010年后,经济形势回暖,企业订单增多,用工量猛增,着急的老板们未过完年就急着招工。民工们也急于被招,尽早安顿下来,开始一年的生计,可以说两头都着急。但由于工资条件、文化要求、工作环境、技术要求、企业文化、福利等因素,两头又往往谈不拢,许多中小企业一时难招到称心的工人,很多民工也一时难找到合心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这种结构性缺工已完全摊牌。
狭小的空间、拥挤的人群,民工、老板、代理、小贩等数万张面孔,表情或焦虑或期盼或无奈或吃惊,但就是找不到“轻松”两字。此情此景,我一拍就是6年,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招工百态。现在积累了近万张图片,它们也是永康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