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舸
4月20日早上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人民日报》记者上午12时左右就已经到达芦山县城,应该说是四川省外媒体中最早到达的。地震发生时,几位总编室主编和摄影记者正在成都准备汶川地震5周年的报道。获悉地震消息后,摄影记者和四川分社的记者当天中午就赶到芦山。当时我正准备去宁波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知道消息后我直飞成都,傍晚到的雅安,但是往雅安走的路上就交通管制了。一直到凌晨两点多,几番沟通后交警才给我放行。一直开到龙门乡,也就是震中,21日凌晨来到了芦山县城。
芦山地震跟汶川地震不一样。汶川地震还有一个黄金7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还救出人来。而这次倒塌的大部分房屋都是老百姓搭的临时建筑或砖混结构的老建筑,没有预制板,不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施救,很多受伤轻的基本能爬就爬出来了,还有一些重伤的当时老百姓就协力自救了,所以救援很快结束。我们摄影记者20日中午进去,也没有拍到太多的救援场面。芦山地震的受灾面积非常集中,不超过40公里,而汶川的受灾面积大概在300公里范围内,相差了10倍。但是当天大量的人员和车辆本着汶川的救灾心态不断往里涌,导致这么小的一个地方迅速膨胀,一片混乱。
到一线去,我觉得这是记者的天职。发生了灾难性事件,记者首当其冲,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当记者在一线采访时,除了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之外,一定要把当地最需要传递的信息传递出来,一定要为当地解决一些问题。尤其是当你进入到一些条件艰苦、信息封闭的地方的时候,更应如此。
记者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一定要独立,只有独立才能保证你的观点和视角的客观。我在报社工作了20多年,尤其现在信息发达社会,专业记者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一样是传递信息,我们要如何高于别人,如何体现你的职业性、专业性?尤其是摄影记者,正在逐渐被边缘化。我们耗费了高成本拍摄到的照片,也许当地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就能拍摄。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所要起到的作用是怎么去引导,用更客观的视角、更冷静的态度去看待眼前的事物,这才是职业化的概念,才能区别于普通的公民记者。
但是灾难性报道的度要如何把握?很多媒体把5年前的汶川地震和今年的芦山地震版面做了一些对比,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转变。过去我更愿意选用大广角,夸张的视觉表现。因为卡帕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但是现在我更愿意把那些过去变形的东西还原,用不变形的镜头去表达眼前的事物。
现在,我们记者的心态也在逐渐地回归朴素的视角,回归那些最真实、最原始的东西。其实我们要揭示的,还是人性本身,是那些纷繁复杂的事物背后的东西。这其实又说到了另一个话题,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不要过分地强调设备。要想拍出好作品,关键的是设备后面的那个头,而不是设备前面的那个镜头。为什么我们总是说思考的相机,记者的眼光、视角,对公众心理的评判才是关键所在。
当一个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第一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网络和电视。海量的信息会灌输到公众脑子里,这个时候纸媒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的报道永远是晚一步的,我们已经没有独家新闻可做,但是我们可以有独家观点、独家视角。纸媒在当下的传播价值,可能不如网络和电视,但是当我们在这个新闻中沉淀下来后,它所呈现的社会价值、新闻价值,甚至是它的历史价值、影像价值、文献价值,也许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