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一个字,惜文敬字,耕读教子,惠及儿孙,讵料春晖未报千行泪;未读半天书,明理知书,忠恕待人,泽留乡闾,岂知笑貌难觌九回肠。”母亲去世时,我撰写了这副挽联以寄托哀思。母亲,改变了我们家族的命运,她的贤惠善良与坚韧勤俭都给邻里乡亲留下深刻印象。
我第一次为母亲感到骄傲,是在上小学的第一堂课上。那时正值如火如荼的“大跃进”时期,所以春季也招收学生。不满5岁的我,步行4华里前往辅导区小学报名入学。班主任是刚从师范毕业的胡老师,第一堂课上,胡老师让同学们依次到讲桌边,逐个检查个人卫生。他检查得非常仔细,不仅看脸、手是否洗干净,还检查手指甲、耳后根以及脖子是否藏污纳垢。很多小朋友脸和手勉强过关,一检查耳后根和脖子就露出了马脚,大家都惴惴不安,而我却胸有成竹。因为母亲每次为我洗脸时,都会用湿毛巾仔细擦拭我的外耳、脖子及头发。起初我也不愿意,她便指着毛巾上的污垢对我说,你看,多脏!谁喜欢这么脏的孩子?终于轮到我了,胡老师用手在我的耳后擦了几下,对全班小朋友说:“王敬波同学个人卫生最好,同学们都要向他学习,讲卫生,爱干净,不做脏孩子。”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觉得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人。有一个爱干净的母亲真好。母亲一生爱整洁,室内收拾得一尘不染,物品摆放有序,一家人衣着尽管破旧,却干干净净。母亲的爱干净远近闻名,以至于下乡检查工作的县、区、公社干部都愿意到我家就餐。那时候干部下乡没有工作餐,吃的就是家常便饭,吃完饭后,每人还要留下二角钱,几两粮票。他们之所以爱在我家就餐,一是卫生,二是爱吃母亲腌制的咸菜。一般人家的咸菜非酸即臭,而我家的咸菜总是金黄香脆,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对读书人格外敬重,常以“先生”称之。对于书和字纸,她也常怀敬畏之心。她认为字是神造的,书是人耗尽心血编纂的。不敬字纸,不爱惜书有罪,脚踩字纸,会变成瞎子。因此,她既不准我们撕书和字纸,也不让我们用字纸包东西,更严禁我们用字纸当手纸。即使是晚年,地上有一张字纸,她都要捡起来问我们是否有用,若是无用,她都会很虔诚地把它烧掉。我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期的期末成绩单,母亲都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母亲没有上过学,却希望我能读书成才。当年我考取县内最好的初中野寨中学,入学不久,因缴不起24元的学费和150斤大米,班主任屡屡以停伙相威胁,我被迫辍学。母亲不知抱着我哭了多少回。我辍学后,替生产队放牛,挣工分,减轻了父母的压力,家境也有所好转。听说公社办了中学,母亲又毅然把我送去读书。中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先任村小民办教师,不久又被提拔为大队干部。1973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母亲又鼓励我辞职报考。我本来报考的是中专学校,因为把笔试中报考大学的必做题做了,面试成绩也很好,居然出乎意料地收到了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我们一家三口大喜过望。由于工农兵学员备受歧视,工作七年后的1983年,我准备报考安徽省教育学院本科班带职脱产进修两年,甩掉工农兵学员的帽子,一吐胸中恶气。那时妻在辅导区小学教书,一天到晚都有课,两个小孩又小,父母年事已高,我们夫妇月工资仅60余元,一家六口人生活非常拮据。我再出去读书,困难自不待言。与家人商量时,母亲坚决支持我报考深造,最终我成为全县唯一被录取的考生。我曾以屡辍屡读来概括我的求学经历,之所以辍而能读,是源自母亲的执著与坚持,我也因背负着母亲的期望而坚持不懈。母亲未必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的大道理,但她本能地意识到读书能使人明道理有出息。另一方面,母亲的这种敬畏文字、重视读书的情结也绝非偶然。母亲娘家有不少人因读书而在江西一带任县长等要职,也有不少军政要员随蒋介石退守台湾。母亲的大弟因为读书而在安庆市农科所工作,大舅母也因为有文化而在安庆市迎江路小学教书。母亲之所以给我取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她娘家有个知识女性名叫李敬波,由此可见母亲对我的期许。她有一个梦,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有出息,能走出农村,找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她的这一意念,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改变了我的命运,造就了我愈挫愈勇、永不言弃的人生态度。
母亲虽不识字,但却是我在文学艺术上最初的导师。小时候,我在母亲哼唱的歌谣声中安然入睡、渐渐长大,这些歌谣成为我感知世界,触摸人生的教材。如:“月朦胧,夜雾多。新娘子,睏不着。心烦躁,爬起来坐,听见对面山上鸟唱歌。你唱你,我唱我。你唱山花共新月,我要寄梅剪春罗。”明白如话的语言,把新婚妻子对羁旅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含蓄而凄婉,丝毫不亚于金昌绪的《春怨》。这些歌谣从小就熏染着我,激活了我体内为数不多的艺术细胞。母亲还常常给我讲故事——诸如张四姐闹东京、劈山救母之类——大多是她从说书艺人或民间戏班演出中学来的。那时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极少,每逢传统节日或婚庆寿宴,偶尔会有民间班社或盲艺人受邀前来演出。盲人乐师的说书讲史尤为精彩,他们仅凭一把胡琴一块醒木,或唱或说,或笑或骂,时而拍案而起,时而手舞足蹈,把人物演得栩栩如生,把故事说得高潮迭起。母亲记忆力极强,看过的演出、听过的故事都能记住梗概。在那个文化荒漠化的年代,母亲给我讲的这些故事,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领悟到什么是善恶是非,怎样立身处世。而我也常常把这些故事讲给小伙伴听,深得他们的欢迎。
母亲的贤惠、与人为善也是远近闻名的,与邻里相处和睦,即使吃亏,也不愿去理论。有位邻居习惯于占小便宜,看见别人的东西总想着法儿地顺手牵羊。我家晾晒的咸鱼、熏猪大肠都未能幸免,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她把我家的稻草抱回家。父亲几次要去理论,都被母亲劝止,她说:“我们少吃点,也不会饿死;少一点柴火,饭菜也能煮熟。”我的一个堂姐与邻村一朱姓青年相恋,可能考虑到伯父、婶婶的反对,她打算与其分手,托我转告朱姓青年。朱姓青年晚上来到我家,央求母亲把堂姐约出来面谈。母亲知道婶娘特别强悍,本不愿出面,可经不起朱姓青年的再三恳求,就编了个理由,将堂姐约出来见了他一面。此后,朱家多次前来提亲,均遭到伯父和婶娘的拒绝。见亲事无望,堂姐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居然私奔到朱家,与其同居了。婶娘迁怒于母亲,冲到我家指着母亲破口大骂。母亲尽管满腹委屈,但也理解她此时的心情,任其怒骂,并不回嘴,也不解释。此后婶娘还是不依不饶,竟扎个稻草人,坐在我家门口,一边剁一边骂。邻居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前来安慰母亲,母亲只是惨然一笑:“她骂累了,自己会回去的。都在一个村里住,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撕破脸皮呢?”正是这种宽容和大度,我家与邻里乡亲总能互让互助,和衷共济。
母亲有时也会发脾气。大约是吃大食堂的1959年,因为大炼钢铁,无人种田,集体的储备粮食告罄。父亲和一些主要劳动力被派到离家几十里的大山挖葛根,采橡实救荒。一天晚上,我饿得发慌,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天不亮,母亲拿了个搪瓷缸来到食堂,对烧饭的师傅说,孩子饿得哭了一晚上,通融一下,把我娘俩的早餐先打给我。一位师傅拿起勺子正准备舀,另一人夺下勺子,训斥道:“这怎么行!这不乱了规矩嘛!”母亲抢过勺子,从锅底捞起两勺菜糊,大声说:“你们和队长、会计天天晚上煮白米饭吃,自己吃饱了不算,还带回去喂饱一家人!小孩子饿得哭了一晚,早餐提前打一下,有什么不行!做人要有良心!”也许是理亏,那人一言不发。事后,他们都说,一向温文尔雅的母亲竟会如此大发雷霆,实在是没有想到。不平则鸣,母亲的谦和忍让,不是毫无原则的和稀泥,对于事关人格尊严、声誉品性的原则问题,对于不合理的人事,她绝不会委曲求全,而一定会金刚怒目、不争个是非曲直决不罢休。
母亲唯一的遗憾,是因为不是天足而不能从事田间劳作。1958年,她被分配到蔬菜组种菜,又不幸患上湿疹,浑身奇痒难忍,尤其是双脚和脸部,肿胀溃疡流水不止。这样一来,她不仅不能干农活,连种菜、摘菜都不行了,因为一碰到蔬菜,湿疹就复发了。母亲被湿疹折磨了二十多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下乡蹲点的一位县委党校教师给了一个偏方,用“犁头尖草”捣碎敷在患处,病情才稍有好转。我工作后,常常到学校对面的田埂上拔这种草药给母亲敷治。
我工作之后,父母都丧失了劳动能力,我们把他们从老家接到单位同住,母亲和我们一起生活了33年。母亲晚年双耳失聪,双眼尽管做过白内障手术,视力还是不大好,行动也不是很方便。但她坚持每天按时起床,无论如何都不愿躺在床上吃饭,爱干净、讲整洁的习惯一如既往。母亲在94岁的高龄上去世,去世时衣着整洁、神态安详,依旧保持着那份体面和尊严。在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看到满箱子分类堆放整齐的旧衣、布头,儿子不禁悲从中来,热泪潸潸。母亲一生省吃俭用,舍不得浪费一点东西,这些棉质的旧衣、布头,是她一件一件拆洗后,按尺寸大小、功用的不同,一卷一卷地用布条扎紧,分类存放,预备着给孙子、孙女的小孩做尿布用的。
拿破仑说:“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我的母亲虽不能决定民族的未来,但却决定了我的命运。母亲给了我爱,给了我良知,教会我自尊自立自强,正是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我屡辍屡读,最终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以至在治学、工作上小有成就,子女也能在更高的平台上耕耘。尽管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主妇,但她却具备传统东方女性的一切优秀品质。
母亲离开我们快一年了,我时常在梦里见到她。
责任编辑 何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