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然
推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首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新亮点和新动力,2013年,西部地区转型发展重点做好十八项工作
2012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攻坚克难之年。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推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首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从市发改委产业处获悉,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西部四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连续三年超过10%。西部四区共安排市政府投资118.5亿元,增长24.5%,高于全市14.4个百分点;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486亿元,增长13.9%,高于全市4.6个百分点,接近全市投资总量的1/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承载力显著增强。永定河城市段治理完成,“5+16”交通体系框架基本构建。同时,西部地区实施近三年的西部棚户区改造如期完成,累计交付使用棚改安置房近1.2万套,山区险村险户搬迁进程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陆续开工建设,中心城功能有效疏解,朝阳医院等一批优质社会资源落户京西。
在民生方面,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与全市同步增长,城镇失业率逐年下降,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2年取得六大工作成果
从市发改委产业处获悉,2012年,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坚持“市级统筹、区企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取得六大方面的发展成果。
一是全面推动“一核、两区、三带”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加快建设。创新投融资服务机制,扩大“北京服务 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和项目投资,目前已完成投资2.25亿元,放大政府投资近25倍,基金发起设立了全市最大规模、注册资金10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为将石景山区招商引资超过21亿元,为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搭建了两个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平台。着眼产业集群发展,实施重大项目带动,试点区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石景山全区上市企业已达11家,金融机构近200家,服务业发展呈现总量提升、结构优化的态势。试点区两年多来带动石景山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57%提高到目前的62%。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发展有序启动。拆迁厂中村10.7万平方米,拆除厂房10万平方米,启动区54万平方米腾退工作全面开展,首钢总部概念性方案初步形成。中国动漫游戏城完成土地一级开发立项,启动建设。西北热电中心正式开工建设,污染土壤场地、交通影响等评价报告启动编制。成功举办了首届“首钢灯光节”。
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进展顺利,产业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园博会工作进展顺利。世界种子大会场馆开工建设。丰台科技园区西扩工作有序推进。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9个街区一级开发全面推进。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4个街区中3个已完成拆迁。中央休闲购物区奥特莱斯旗舰中心年底试营业,中核东方项目开工建设。石龙开发区新引进中铁资源等12家注册资金在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进驻。
走产业特色化发展道路,“生态京西”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西部地区借助大企业的要素优势,积极培育京西特色小城镇。斋堂镇与中坤集团合作开展斋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已完成规划编制,启动古村落保护性开发和修复加固,吸引企业完成投资近10亿元;潭柘寺镇与京投银泰集团合作进行镇域整体开发,已完成镇区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琉璃河镇与中粮集团合作建设北京农业生态谷,现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西部地区整合山区农业、旅游等资源优势,启动建设中芬生态谷、中瑞生态谷、中国美丽谷等一批京西特色生态谷,环境、产业、就业三者互动融合发展模式逐步确立。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扶持西部矿山关停地区替代产业发展。建设完成西南旅游集散中心,加快建设永定河百里旅游带,定都峰景区主体建设完成。两年来,先后安排政府投资2.5亿元,支持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产业扶持,解决了当地2万关矿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二是强化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以中关村空间规模和布局规划调整为契机,加强西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一批重点功能区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增政策覆盖范围,西部四区中关村政策覆盖范围达到48平方公里,新增约33平方公里。加强西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新认定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和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年来,共认定了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西部地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的认定,今年共38家企业的74项产品已完成或正被认定为新技术新产品,两年来共完成了36家企业的67项产品的认定工作。推进石景山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前三季度,石景山区科技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40.9%,同时石景山区被认定为“国家及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丰台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留区税收同比增长21.2%;门头沟区石龙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同比增长29.7%。
文化创意和旅游休闲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渐显。加强规划政策引导,石景山区和丰台区分别制定出台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房山区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门头沟区92项旅游项目开工率达到60%。西部四区文化创意及旅游休闲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石景山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3.1%。丰台区主要旅游景点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3倍。门头沟区预计全区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1.1%。
重大文化活动成为提升形象、增强影响、吸引要素的有效平台。石景山区举办“北京设计产业高端论坛”,首钢成功推出首届“首钢灯光节”。丰台区成功举办2012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门头沟区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第二届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等系列赛事活动。房山区策划举办了世界葵花游园嘉年华、2012春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第二届花田音乐节、第二届圣莲山老子文化节、房车露营大会等多项品牌赛事和高端文化活动,最大程度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求。
三是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增强产业要素吸引力。下大力气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太行山绿化工程,两年来共完成绿化造林7.37万亩。今年还将完成彩叶造林0.52万亩,公路河道绿化70公里。全面完成西部地区平原造林工程,共计绿化造林2.1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80余万株。房山区、门头沟区滨河森林公园建成开放,南大荒休闲森林公园加快建设。
加强重点流域生态治理,防洪能力有效增强。在完成永定河“四湖一线”工程基础上,建成园博园湿地工程,新增水面90公顷,形成了“五湖联动”景观,永定河城市段治理任务基本完成,为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产业要素集聚奠定了良好生态环境基础。启动大石河、冯村沟、黑河沟等一批中小河道清淤治理工程,区域防洪排水能力进一步提高。
加强森林健康经营抚育,完善了山区生态效益促进机制。专门设立了3亿元的西部地区矿山关停地区生态修复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坚持实施森林健康经营项目,两年来,西部地区共抚育林木41万亩。开展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
四是加快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5+16”对外交通通道建设进程加快,交通体系框架基本构建。M14号线西段建设基本完成,房山线通过与M9线贯通运营实现与M1号线接驳。区域对外交通通道加快建设,京良路——京昆高速(京石第二高速)等通道建设稳步推进。新城和重点功能区外围配套道路不断完善。京周路新线等一批道路工程陆续开工。
重点市政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市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西北燃气热电中心开工建设,房山老城区供热资源整合工程基本完工,5座大型集中供热中心建成投产。古城、中门寺变电站建成投产。西部地区17项老旧小区电力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加快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步伐。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红线内设施基本完工。同时,山区便民工程持续推进,农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是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高质量全面完成三年棚户区改造任务。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建设计划超额完成,累计实现开复工建设逾220万平米,同时新棚改100万平米进展顺利,创新采取“企业建设、政府回购”的投资模式,全部落实建设资金。丰台长辛店老镇棚改安置房项目部分楼体主体已完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各类保障性住房建筑总面积约83万平米,建成后可提供公租房1.2万套,满足西部地区超过3万人居住需要。
加快实施一批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区域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投入力度,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布局,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着力培养适应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持西部地区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加快推动一批区级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加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探索投资模式创新,门头沟区利用BT模式,建设了一批公共服务设施。
六是及时有力组织调度,积极应对“7 21”特大自然灾害。及时应对,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集中财力物力,全力做好灾害救助工作。全市共拨付抢险救灾资金15.7亿元,争取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7亿元,帮助灾区。市发改委简化审批程序,下拨资金3.5亿元,争取中央投资0.8亿元,全力支持灾区修复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水务部门在今冬明春将完成区县13条段70公里河道治理、1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和14个小流域治理。完善全市防洪体系建设。电力部门集中力量做好电力设施修复。
加快实施人口搬迁,险村险户搬迁进程加快。房山阎村、青龙湖、良乡3个安置房项目启动建设。同时,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煤矿关闭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启动,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搬迁改造,财政等有关部门已研究制定山区泥石流易发区农民搬迁补助政策。
2013年需做好十八项工作
从市发改委产业处获悉,2013年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突出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城市功能精细再造两大战略任务,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着力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培育新兴替代产业,着力强化生态和公共设施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京西绿色发展新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3年,西部地区转型发展重点做好十八项工作。主要包括:
一是建立健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高校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政策研究、规划制定、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编制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年度行动计划。研究支持区域转型发展的财政、土地等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相关政策。
二是全面启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核心区开发建设。加快核心区土地一级开发前期手续办理,启动区域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力争启动核心区开发建设。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促进中国铁矿石交易中心等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大项目落地,建设首钢群明湖国际灯光艺术广场。研究制定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新能源、市政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等相关专项规划。
三是推进一批重大功能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长安街西延等重大基础设施,启动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外围交通框架。确保地铁14号线西段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梅市口西延等工程建成通车。建设京昆高速等通道,力争实现京昆高速北京段竣工。
四是全面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研究制定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指导性意见。用好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文化创意及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积极吸引国家级重大服务业要素落户。推动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全国首个“制造业总部集聚区”。
五是高水平举办2013年第九届园博会。集中展现“绿色北京”、“美丽京西”的新成果。深入研究园博园展后利用方案,促进永定河沿岸开发建设和产业升级。
六是着力推进中国动漫游戏城和中国绿能港建设。抓紧实施中国动漫游戏城7万平米居民回迁安置房建设。完成特钢地区控规调整工作,启动中国绿能港开发建设,力争部分地块达到上市条件,着力吸引节能环保研发型总部企业入驻。
七是积极推动长安街招商选资和商务楼宇建设。深化首钢总部广场规划方案设计。推动长安街沿线重点地块上市。加快一批标志性工程项目审批手续办理。促进东方博特等总部大厦项目落地。
八是扎实推进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石化新材料基地核心区东区土地一级开发,抓好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扩区工作。
九是大力推进中关村丰台园西区、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园建设。开工建设应急救援产业园,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应急救援生产制造基地。
十是务实推动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启动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推进斋堂古村落古道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
十一是扎实做好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建设筹办工作。加快青龙湖国际会都建设,完成种子大会场馆、种子展示基地改造升级,实现国际种子监测实验室全面竣工。
十二是深化“一企一镇”合作机制,加快推进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中瑞生态谷、中国美丽谷等一批京西特色生态沟谷建设。推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示范镇试点建设,深化汽车赛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十三是打造西山文化旅游带、永定河百里旅游带,建设首都旅游休闲新目的地。大力推进石景山西山八大处文化景区等一批旅游景区建设,打造西山文化旅游带。利用永定河山峡段、城市段良好生态和旅游资源,打造永定河百里旅游带。将西部地区建成著名的户外有氧运动场、影视外景拍摄地、风景书画写生处。
十四是积极扶持矿山关闭地区替代产业发展。建设门头沟妙峰山地区“妙峰奇石“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打造书画艺术创作园区。加速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加快推进房山青港百碾沟域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十五是积极支持新兴人文服务业发展。利用西部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引进社会资本,积极发展高端养老、医疗等新兴人文服务业,启动首钢养老产业项目,加快门头沟中信高端养老院项目规划编制等工作,建立疾患老年人康复中心,构建集医疗、康复和养老一体化的服务模式。
十六是继续实施平原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建设完成西部地区5.95万亩平原造林,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推动重点镇公共绿地建设等。
十七是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推进门头沟新棚改100万平米安置房建设,确保五个地块安置房全部开工建设。完成丰台57万平米安置房全部开工。积极推进房山良乡高教园等项目建设。
十八是加快实施“7 21”灾后恢复重建和山区人口搬迁工程。积极实施水毁修复工程,抓紧实施房山阎村、良乡、青龙湖及丰台河西地区集中定向安置房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山区人口搬迁,完善集中安置地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