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城镇发展升级版

2013-04-29 18:52赵方忠
投资北京 2013年6期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化北京

赵方忠

打造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升级版,不仅在于政府对于改革时机的把握,更取决于政府的改革取向和力度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从哪里来,也不是简单的货币换户籍,更不是一味的政策封堵,这些都不会为北京留下长远的具有生命力的发展基础。

被寄予厚望的改革能否为小城镇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全面改革固化利益格局的时机是否到来?眼下的改革突破口又在哪里?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之下,推动推动北京的小城镇发展,打造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升级版,不仅在于政府对于改革时机的把握,更取决于政府的改革取向和力度。

全面改革

此前数年,北京曾对传统的小城镇开发模式进行过多次修正,如取消户籍换资金,清理整顿镇级开发区等等,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卖地换钱的传统模式。

而针对小城镇经济形态的建立,北京市也曾借产业结构调整转移之机进行过强力的行政干预,最为典型的是北京市借助承办奥运会之机,将焦化厂、化工二厂、热电厂等一些重工业企业,从城区迁移至小城镇发展,以试图通过产业和附带人口的转移带动小城镇的产业升级,但成效却并不明显。

但这仅为粗放的产业转移,由于缺乏空间定位的支撑,也没有相应的人口集聚,根本无法将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同步转移到小城镇,使得人虽然到了小城镇工作,但生活还在城区,大量的消费也在城区,这种局限于一点的产业转移,终究被一次次无情地拉回改革的起点。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古波认为,由于所有的城市功能几乎都集中在北京中心城区,并且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无法拆分的有机整体,像一所在城区的市级重点小学,因为为这些师生配套的公共服务都在城区,郊区小城镇即便给再好的政策,再低的土地价格,政府动用多大的强制手段,小学也会找到各种借口留在城区。

即便是将生产制造迁至外地,社会问题仍然留在北京。最具典型样本的便是首钢集团,虽然因制造业搬迁带到了河北大量的生产职工,但这些职工搬去河北的要求是,户口必须留在北京,退休还要退到北京。这使得搬过去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消费,其他的配套根本没有,即便当地政府为这些人兴建了配套,他们也不会在当地消费,产业转移几乎成了半拉子工程。

“通过政策引导小城镇的产业、人口、空间转化同步,将小城镇当作世界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让人们在小城镇同样能够找到工作,生活的很好,小城镇才会对人产生吸引力,政府再通过快捷交通的建设连接中心城区,使小城镇与中心城区和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小城镇就必然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撑。”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说,单一的转型必然导致小城镇发展不起来,如果从空间上就定位为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真正成为世界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和人口会自然向小城镇集中。

前车之鉴带给人们的启示是,一方面对于形成铁板一块的城市固有利益格局,谋求任何一点的改革突破,恐将令小城镇的畸形发展状态进一步严重,惟有将其赋予更高的发展位势,通过一系列土地、人口、产业等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改革,才能全面释放改革红利。另一方面,完成全面改革的宏愿还须选择一个较为恰当的时间节点,否则仍将徒劳。

而眼下,“久病难医”的小城镇全面改革,似乎正在迎来改变历史的时间窗口。

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每十年进行全面修编的历史惯例,201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第五次修编将正式启动。

与上次进行修编的2004年相比,启动北京小城镇全面改革还有着强大的理论支撑,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均衡发展,抑或是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等等,都指向了提高小城镇发展层级的改革目标。

若站在今天的视角审视上一次的规划修编,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当初预想的不足,比如,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根本无地可拓,生态涵养发展区虽然要求其生态涵养,但以GDP论成败的考核体系注定其也要拼命发展。再比如规划到2020年人口达到1800万,但规划实施了两年就达到了1900万。

这些均为小城镇的地位提升提供了现实依据,要求北京市规划一个小城镇如何建设,必须结合产业植入,人才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互动等,形成完整的实施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规划意见。

多轮驱动

规划上可对改革进行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但改革的推行,则须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而据小城镇以往的经验判断,土地仍将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改革的核心所在。

其实,打开突破口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像十八大报告中所讲的那样: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如何通过改革激发市场的活力,冯奎认为,小城镇传统土地开发模式积重难返的本质在于,政府一味地主导出现了问题,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融资渠道也很单一,基本上依靠银行贷款,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让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小城镇的建设,使投入小城镇的资金来源多渠道,形成单一主体向多主体转变,融资也要从单一渠道向多渠道转变。

事实上,除政府之外,市场上起码还有四类主体有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可能性和积极性。

首先,一些有条件的城镇,可以推动农民自主的城镇化,就是农民可以在自己集体的土地上去兴建城市,并不需要政府把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用地,改变土地性质,农民可以在自己的集体土地上建设和城市一样的基础设施,享受和城市一样的生活,这样政府可以减少资金压力。

冯奎指出,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土地要具有同等的权利,在国有土地可以建设城市,城乡土地要具有同样的权利,为什么不能建设城市?如果将农民建设的城市纳入规划,就可以使其驶入健康的法制化轨道,而不是出现大量政策不允许、市场有需求的小产权房。

在冯奎看来,恰恰是现在一些比较矛盾的法律法规,使农民自主城镇化陷入两难境地,不让农民自建就会面临很多城镇化发展的困境,让农民自建又没有及时调整法律,使其处于了违法的状态,这实际上是改革出了问题。“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是国有,以此推论的结果是建设城市必须要在国有土地上。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统筹,推动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土地享受同样权利,这个要素当然包括土地,集体土地上农民自已建设的城市,倒推回来,就可以享受和城市同样的权利,这就是法律上自相矛盾的问题。”

“以前就一个政府主体,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农民的地征为国有,征地之后要取得土地出让收入,再去改进基础设施,现在农民自己建根本不需征地,政府完全可以用规划去控制它,把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改革。”冯奎说。

第二类主体是专业性投资机构。以往推动小城镇发展,市政府出台过相关政策,每年拿出数亿元支持重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财政资金仍然很重要,但还应运用现代金融的手段,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如北京市与国开金融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小城镇发展基金,吸引比较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开发,以此撬动大量的沉淀资金,既增加了投资渠道,也借助这些投资主体拓宽了融资渠道。

“引入国开金融只是一种探索,实际上类似的投融资模式还有很多种,BOT、PPP、PFI等等都是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其共同点就是政府和私营资本,通过一定的融资方式相结合,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大量资金问题,但当下的政策对于外资、民资进入城镇化的限制还大量存在,一项投资要经过大量的部门审批,表面看起来这种审批是对企业投资的重视和保护,但也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化领域设置了更多的程序障碍。”冯奎说。

大量的在京流动人口也是参与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类主体和北京户籍人口一样工作、纳税,对北京这座城市所做的贡献一点都不比户籍人口少,但在城区落户方面,政策的设计已经把大部分人的路堵死了,而此前小城镇买卖户籍的政策也没赶上。

“上千万的流动人口事实存在,北京离开这些人群也将难以运行,要换个角度看待这类人群对北京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味封堵不如合理疏解。”冯奎指出,很显然,这类人群不是高考移民,大部分举家在京工作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更有着强烈的落户意愿,在新的形势下,北京小城镇如何通过政策设计,分流这些大量在城市工作就业的流动人口,既有利于小城镇的人口聚集,还能通过人的流动为小城镇带动新的产业发展机会,这都需要政策设计跟上形势。

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研发企业总部也对小城镇建设至关重要。总部机构落地小城镇,就会带去更多的高端人才,而几乎所有的世界城市,都将企业的管理和研发总部布局于中心城区之外的小城镇,有的小城镇甚至以企业来命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由企业来提供,只有北京的企业总部主要集中于城六区,能够通过政策改革,更大力度地吸引总部企业进驻小城镇,这也是北京向世界城市看齐的一个重要标准。

实际上,借助总部机构建设一个城镇的案例在世界各地早有实践。如日本丰田汽车所在的小镇,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是由丰田出资建设的。再比如美国巴斯夫集团所在的小镇,不仅大量的公共设施由企业建设,80%-90%的财政收入也都依靠于这家企业。“政府要坚守城镇的规划原则,并通过法律的手段保障生态环境和公共利益,使城镇居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因经济因素受到损害。”冯奎说。

在冯奎看来,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找到农民、专业投融资机构、流动人口、国内外有需求的企业总部等多个主体,实现多轮驱动,推动多个主体来参与,让他们共同承担北京城镇化的成本,共同成为推动城镇化的动力。

多个主体参与之下的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可能会产生多种形态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而不同模式的好坏只有在相互的比较中分出胜负,但有了竞争的存在,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将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将会倒逼着小城镇的发展模式持续创新。

事实上,尽管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极大地抬高了小城镇的地价房价,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发展中的北京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大量的人口要向周边辐射,大量的企业有在小城镇选址的意愿,无数的外省市总部企业和跨国公司都愿意到北京来发展,但对于不同主体如何参与小城镇建设,北京要有更多的改革政策出来。

冯奎指出,城镇化的成本要建立一种分担机制,依赖政府一家效率必然是低的,解决全面问题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城镇化是牵涉到政府所有机构的一件大事,政策改革就是要大家都在这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担各自的责任。

但他同时提醒,即使是政策改革到位,也应分类指导,层次递进,避免北京的小城镇一哄而上,可以形成发展的梯队,有的小城镇可以进行一期建设,有的可以进行综合开发,有的山区不适合大面积开发,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农民,利用农民现有的设施推动服务业发展。

传统的小城镇土地开发模式,政府更多的是站在了资本的一边,将城镇化作为资本积累和保增长的工具,发展房地产的现实动力来自资本对集体土地的冲动,但却因不能吸纳就业、后续保障不健全等,无法实现“人的城镇化”。而衡量新一轮改革的成败,是看政府能否站在农民的一边,引入更多的主体共建城市经济,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镇化北京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