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痹源流考

2013-04-29 00:44李满意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6期
关键词:风湿病源流

李满意 娄玉钤

【摘 要】 六腑痹是按六腑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包括肠痹、胞痹、胃痹、胆痹、三焦痹等。这类风湿病发病部位为六腑组织,六腑痹可作为风湿病按六腑部位分类的二级病名。中医古籍中对六腑痹论述甚少,且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六腑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探讨六腑痹的证治特点,以便能准确地认识六腑痹,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风湿病(痹病);六腑痹;二级病名;源流

六腑痹是肠(大、小肠)痹、胞痹、胃痹、胆痹、三焦痹的总称,指病位主要在大肠、小肠、膀胱、胃、胆、三焦等六腑组织的一类风湿病。中医古籍,对于六腑痹论述甚少,即使现代编写出版的中医教材及各种中医论著也鲜有论及,以致于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医学者不知痹病中有六腑痹。随着对风湿病研究的深入,六腑痹的临床症状并不少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六腑痹在临床上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历代有关六腑痹论述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探讨六腑痹的证治特点,以便能准确地认识六腑痹,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1 六腑痹的病名和概念探讨

六腑痹又称腑痹,是按人体的六腑组织部位命名的一组风湿病。六腑即大肠、小肠、膀胱、胃、胆、三焦,是中医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概念。中医学认为,五体痹进一步发展可深入五脏六腑,进而形成五脏六腑痹。五脏痹与六腑痹合称五脏六腑痹,简称脏腑痹。正如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所说:“六腑有俞,五脏亦有俞;五脏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脏六腑之痹。”由于脏腑相对于五体部位在内,因此也有学者把脏腑痹称为内痹,六腑痹属于内痹。五脏痹笔者已有论述[1],而对于六腑痹系统论述尚未见著于文献。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记载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但“六腑痹”病名到现代才出现,首见于《痹病论治学》,后作为病证名称被《中国痹病大全》[2]收入。而首先论述六腑痹理论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在《痹论》《五脏生成》《玉机真脏论》等篇均有论述。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风湿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正如清代董西园《医级·杂病·痹》所言:“痹之为病随所着而命名。”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来看[3],六腑痹就是二级病名,肠痹、胞痹、胃痹、胆痹、三焦痹等就是三级病名。

六腑痹尚存在争议。如果把六腑痹称为腑痹,或和五脏痹笼统合称为脏腑痹进行论述,则为共识。争议主要集中在“六腑痹”是“六”腑而痹,还是“三”腑而痹?因为《内经》在论述五脏痹后,只论述了肠痹和胞痹,按前人普遍的看法,肠痹包括小肠痹和大肠痹,而胞痹则指膀胱痹。即使如此,腑痹也只有三痹,而无胃痹、胆痹和三焦痹。故有人提出“脏痹有五,腑痹独三”之疑[4]。对此,多数人认为腑痹就是六腑痹。其依据:①清代高士宗云:“言六腑之痹,不及胃、胆、三焦者,肠胃皆受糟粕,言肠不必更言胃矣。胞为经血之海,胆为中精之府,言胞不必更言胆矣。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言膀胱不必更言三焦矣。”

②《痹论》中既有腑痹成因之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于理当有腑痹之证,而独言肠、胞,不言他腑者,疑其必有脱失。盖古人著论,乃书之于简帛,其辗转中脱失,亦情理中之事也[4]。③既然《内经》说五脏六腑皆有痹,其他三腑痹又有何特征呢?可根据前面五脏三腑痹的证候举一反三,亦不难推测出它们的特点。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即《经》言二痹,凡六腑可推矣。”如胃痹当脘痛胀,食饮难下等;胆痹当有胆胀口苦等;三焦痹当有水液气化不利等[5]。当然,也有人认为腑痹为三,如清代著名的《黄帝内经》注家张志聪虽集前人之注,仍猜测其他三腑可能不病痹。

2 六腑痹的病因病机探讨

2.1 病久不去,内舍其合 五体痹病久不去,邪气内舍于其所合之腑,形成六腑痹。五体既合五脏,也合六腑。因此,五体痹病久,病邪从外向里发展,风寒湿气中六腑之俞穴,食饮应之,痹邪乘虚而入,内舍六腑,产生六腑痹[5-6]。《素问·痹论》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用自殊……三气袭人经络,入于筋脉、皮肉、肌肤、久而不已,则入五脏……又六腑各有俞穴,风寒湿中其俞,而食饮應之,故循穴而入,各舍其腑。”石冠卿《<黄帝内经·素问>选注》认为肠痹和胞痹“此二类痹虽属腑证,但亦是从四时受邪,由于所侵部位不同,故分类名称亦异,这也是病邪的进一步发展,从五体痹直传于腑而成”。

2.2 饮食失节,起居失宜 饮食不节,起居失常,使正气亏虚,或脏腑功能失调,而致邪气内舍,形成六腑痹。《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在阐述六腑痹发生的病机时云:“其客于六府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饮食应之。故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此言肠胃先伤而邪将痹腑,指出了六腑痹的发生是有条件的,说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是造成肠胃损伤引发六腑痹的内在病理基础。李杲曰:“内伤脾胃,百病乃生。”因此只有脏腑先伤,风寒湿邪才有内舍之机,乘虚而袭,经气郁而不行,不通而致六腑痹[6-7]。如林珮琴论胞痹曰:“若气痹不通,必由膏粱积热于上,……湿热乘虚,结于胞中故痹也。”

2.3 诸痹不已,内传六腑 各种痹病日久不愈,病邪也可从外向里发展,而致六腑痹。《素问·痹论》曰:“诸痹不已,亦益内也。”此言诸痹之发展,即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体至脏(腑)[4]。张志聪对此解释为:“肠胃伤而邪痹于府也,夫居处失宜,则寒湿气中其俞矣,是以在脏腑经俞诸痹,留而不已,亦进益于内,而为脏腑之痹矣。”六腑以传化为本,通则为用。若七情妄动,饮食不节,寒暑失宜,过劳努伤则六腑势必功能损伤,进而导致六腑痹[8]。

综上所述,正气不足,脏腑内虚是六腑痹产生的基础,如马莳云:“先以内伤为本,而后外邪得以乘之。”而风寒湿等外邪则是外在因素,《景岳全书》曰:“如五脏六腑之痹,则虽以饮食居处皆能致之,然必重感于邪而内连脏气,则合而为痹矣。”脏腑经络气血痹阻是基本病变,如《中藏经》说:“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高士宗也说:“痹者,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由此可见,六腑痹的病因病机不外“虚、邪、瘀”[9]。

特别提出的“循俞而入”是六腑痹发生的路径。当脏腑调和,正气充足,抗邪力强时,风寒湿邪则不能循俞而入,即所谓“邪不能独伤人”。反之,当各种原因导致六腑损伤,防御机能下降,则邪气循俞而入,而内舍脏腑,发生六腑痹[10-11]。

3 六腑痹证候特点探讨

《黄帝内经》主要描述了肠痹和胞痹的证候特点,后人根据《内经》所言脏腑痹的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对其他腑痹的证候进行了补充。

3.1 肠痹的证候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素问·痹论》);“肠痹者,三气乘虚,客于大肠,其病数饮,中气喘急,时作飧泄,小便不通。”(《奇效良方·五痹门》);大肠痹“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小肠痹“人有小便艰涩,道涩如淋,而下体生疼,时而升上有如疝气”(《辨证录·痹证门》);“气窒小腹”(《症因脉治·痹症论》)。

3.2 胞痹的证候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素问·痹论》)。“小肠膀胱按之内痛而满,水道不化”(《奇效良方·五痹门》)。

3.3 胃痹的证候 “胃痹之状,腹中雷鸣,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千金翼方》);“人有呕吐不宁,胸膈饱闷,吞酸作痛,因而两足亦痛者”(《辨证录·痹证门》);“脘痛胀,食饮难下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5]。

3.4 胆痹的证候 “寒热往来,胆痹”(《医学启源》);“胆胀口苦等”[5](《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3.5 三焦痹的证候 “短气,中焦胸痹之候也。属连头眩,即为上焦痹矣,温温欲吐,中焦痹也,脚肿如脱,下焦痹也。”“头眩短气,上焦痹也”(《张氏医通·痹门》);“人有一身上下尽行作痛,有时而止,痰气不清,欲嗽不能,咽喉气闷,胸膈饱胀,二便艰涩” (《辨证录·痹证门》)。

综上所述,肠痹多由外邪客于肠中,气机痹阻,受盛化物和传化失司所致,是以多饮而小便不利、气喘、大便飱泄,并伴有肢体关节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胞痹多由脏腑失调,外邪侵袭,膀胱气化失司所致,是以小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艰涩不利,鼻流清涕,并伴有肢体关节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三焦痹多由正气虚弱,外邪杂至,瘀血阻络,三焦气化失司所致,是以头晕、短气腹胀、温温欲吐、两腿水肿如泥、腹及阴部水肿,并伴有肢体关节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12]。而胃痹和胆痹的文献甚少,究竟为何病,尚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4 历代医家对六腑痹的探讨轨迹

《黄帝内经》首先论述肠痹和胞痹,为后世所宗。后世医家探讨六腑痹也多停留在分析《内经》所列腑痹证候上,理论发展甚少。《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到“胃痹”,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提出胃痹的证治。金代刘完素在《宣明方论》提及胞痹证、肠痹证。明代方贤《奇效良方·五痹门》进一步论述了胞痹和肠痹。王肯堂《证治准绳》提出肠痹和胞痹的方药。喻昌《医们法律·风痹》将《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作为上、中、下焦痹的症状。张璐《张氏医通·痹门》承喻氏之说,将之合称为三焦痹进行论述。清代陈士铎《辨证录·痹证门》论述了六腑痹的病因病机和证治,其中“风寒湿同结于大肠”“风寒湿同结于胃而成痹”“风寒湿结于心包络”“风寒湿入于小肠之间,而成痹耳”和“风寒湿之犯于三焦”等,是对六腑痹的发展和补充。秦之桢《症因脉治》中论胞痹即为膀胱痹,肠痹为大小肠痹,而论胃痹为胸痹,并详细论述了肠痹、胞痹的病因脉治。现代路志正教授认为,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属于肠痹的范畴,其发病多由湿热、热毒侵及胃肠引起。由于六腑痹的病因病机多与脾胃失调相关,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亦其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饮食应之”等,因此有医家认为六腑痹是脾胃失调较突出的风湿病,而应“从脾论治”,这种观点也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后世医家虽然对六腑痹有所论述,但多重复《内经》之说,没有明确腑痹与其他一般的腑病究竟有何区别。另外,有些探讨也多出现失误,将腑痹从痹病中剥离出来,而和脏腑病混为一谈。如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对脏腑痹仅列肠痹和肺痹。在肠痹病案后说:“肠痹本与便秘同类,今另分一门者,欲人知腑病治脏。”实质上将肠痹混同于便秘。可见,叶天士对脏腑痹并没有明确的认识[5]。

六腑痹属于现代西医哪些疾病尚存争议,一般认为,西医学的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关节炎、沙门菌感染后关节炎、痢疾杆菌感染后关节炎、耶尔森菌感染后关节炎、小肠旁路关节炎等与肠痹表现相似。赖特综合征、淋病性关节炎、膀胱肌麻痹等可出现胞痹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性关节病、多发性肌炎等弥漫结缔组织病出现多脏器、功能紊乱时可有三焦痹的表现[12]。另外,关于胃痹,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13]、胃动力障碍[14]等与胃痹相似;而胆痹,则有人认为与胆汁反流性胃炎[15]相似。这些病不是风湿病,却是风湿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如临床上风湿患者多伴见“胸膈饱闷、吞酸作痛、食不消”等胃痹表现以及口苦、咽干等胆痹表现。因此,把胃痹、胆痹作为风湿病的常见伴随症状进行辨治,从这一角度来探讨胃痹和胆痹,值得临床学者进一步思考。

5 历代医家对六腑痹的论治

在治疗上,《内经》提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视其虚实”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者,转引而行之”[11]等针刺治疗原则。又曰:“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指出针刺治痹,五脏取其俞,六腑取其合,各分刺之而病可愈[16]。俞既是风寒湿邪气内舍脏腑的重要路径,也是驱邪外出的重要途径,这些针刺治疗理论对临床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10]。《圣济总录》首次载腑痹方剂:“治胞痹,少腹膀胱按之内痛,黄芪汤。”并强调治疗六腑痹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而尤重于补虚。张元素用柴胡治疗胆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疗六腑痹以针灸和发散风寒湿药物为主,曰:“治之,随其腑俞小施针灸之法,服风寒湿发散等药,则病自愈。”[6]元代朱震亨《脉因证治》提出用附子汤加平胃散、草茱萸、肉豆蔻等治疗肠痹。罗天益在《卫生宝鉴·胞痹門》详列了治疗胞痹的多首方剂,如茯苓丸、巴戟丸、肾沥汤等。王肯堂《证治准绳》治肠痹用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麦冬,或吴茱萸散;治胞痹用肾著汤、肾沥汤,后人多沿用。喻昌和张璐认为桂枝芍药知母汤为总治三焦痹之法。张璐在《张氏医通·痹门》中分析了治疗胞痹方剂巴戟丸和茯苓丸的药物组成及方义。《辨证录》强调六腑痹的治疗应益脏腑之气血,补正以助祛邪,并用逐痹丹、薏仁苓术汤治疗大肠痹,六君子汤加减、温胃消湿丹治疗胃痹,攻痹散、寄奴汤治疗小肠痹,理本汤、防桂术苓散治疗三焦痹等。《症因脉治·痹症论》则详细论述:“肠痹之治,数饮,病在上,当清肺,知母石膏汤;小便不出,五苓散;气窒小腹,病在下,青皮饮;中气喘争,枳壳汤;若有飧泄,当分利阴阳,四苓车前散;飧泄脉迟,异功散合八味肾气丸。”“胞痹之治,脉沉而数者,八正散去大黄;脉虚而数,清心莲子饮;津液干竭,生脉散;气化不及,补中益气汤;脉沉迟者,金匮肾气丸,八正散。”费伯雄《医醇賸义·痹》中治疗肠痹用加味木通汤,胞痹用利济汤。路志正教授认为肠痹治疗大法应以调理肠胃为主,在胃肠功能有所恢复的情况下,才能考虑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药物的治疗。

总之,综合历代医家论治六腑痹的经验可以看出,在六腑痹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驱散风寒湿等邪气,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顾护正气,重视调和脏腑,还应注意饮食有节,营养均衡,使肠胃保持良好的机能。又因俞穴是邪气进退的必要路径,因而还可配合针刺以达邪外出,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外邪向六腑痹传变[10]。

6 结 语

六腑痹是肠痹、胞痹、胃痹、胆痹、三焦痹等的总称,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六腑病位。这种按六腑组织分类是风湿病按病变部位分类的方法之一[12],

六腑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六腑痹多继发于五体痹之后,是一种内外合痹。六腑痹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意义,但除《内经》论述肠痹、胞痹外,历代和现代医家对六腑痹论述甚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对六腑痹的认识尚存在争议,导致后世医家很少去研究和论述,即使有也和五脏痹一起归属在脏腑痹中论述。六腑痹的临床症状并不少见,如西医学的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关节炎、赖特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出现六腑痹的表现时,可按六腑痹论治。随着对风湿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六腑痹在临床上的价值。但六腑痹的证治特点及在西医学中究竟属于何病,尚存在争议。是否把胃痹和胆痹作为风湿病或仅作为常见伴随症状进行辨治,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因此,今后应加强对六腑痹特别是胃痹、胆痹及三焦痹等的研究和探讨。

7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娄玉钤.五脏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36-42.

[2] 娄玉钤.中国痹病大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6.

[3]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4] 祿保平.《素问·痹论》探疑[J].中医药通报,2004,3(5):23-25.

[5] 赵正孝,吴娅娜,蔡光先.浅探《黄帝内经》脏腑痹的证与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2):29-30.

[6] 刘语高.学习《内经》理解痹证[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188-189.

[7] 韩勇,荆立峰.《素问·痹论》探赜[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4):194-196.

[8] 蒋连泓.五脏痹临床研究浅识[J].天津中医,1997,14(5):232-234.

[9]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 1(1):10-15.

[10] 杨坤,余达,王玉兴.试论《素问·痹论》的痹证层次发病观[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2):13-15.

[11] 穆青.《黄帝内经》论“痹”[J].黑龙江中医药,2006,(1):5-6.

[12]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146-159.

[13] 吴致中.萎缩性胃炎以胃痹命名刍议 [J].江苏中医,2000,21(7):36-31.

[14] 郭明扬.张之文教授从胃痹论治胃动力障碍拾要[J].四川中医,1995,13(9):5-6.

[15] 钱冬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5):308.

[16] 席鹏飞,马晓峰.《金匮要略》对《内经》痹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508-509.

猜你喜欢
风湿病源流
《源流》前进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水痘源流考
“啸”的源流
本帮菜之源流考
贵州民族地区治疗风湿病的药用蕨类(二)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
墨竹画的源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