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铁华
高校教师担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提高教师素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视角,分析了建设文化强国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对提高教师素质,自觉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途经进行了探究。
教师素质建设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进一步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教师的独特作用
(一)“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实力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个民族的兴盛,往往是从文化的繁荣开始,而一个民族的衰退,也经常伴随着文化的衰落而式微。汉、唐在我国历史上曾是两个取得了辉煌成就的王朝,其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先进文化的繁荣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也曾描述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统治的疆域远未及汉唐,军事上长期处于劣势,从未实现大一统疆域,但文化却高度发达,使赵宋在中古之后的各朝代中享国最久,东京汴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在新千年来临之际,纽约时报还特意撰文《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屡经磨难却一直发展沿袭至今,在人类的历史上成为唯一能够延续传承古老文明的民族,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当今世界处于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文化不仅具有极强的经济功能,而且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只是经济发达和军事强盛,而文化实力不够,就算不上世界强国,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建设文化强国,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中华民族只有不断高扬先进的文化旗帜,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及作用
文化强国,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主要途径,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标志。高校是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是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摇篮,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承创新文化的神圣使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纵观历史,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就开始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思想,为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启蒙。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朱自清等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通过著书立说、兴学办报、巡回演讲等手段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和民主、爱国思想,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高校教师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通过多种方式来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为繁荣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文化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许多教师迅速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做出了贡献,涌现出许多师德典范。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必须努力发挥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建设文化强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优秀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每一位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建设文化强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是关键。高校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世界科学文化的制高点,传承人类文明,创造出既表现时代精神,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就难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教书育人水平的重任。
(二)建设文化强国要求高校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文化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是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的培育者,肩负着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推动先进生产力、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崇高使命,教师的价值导向、一言一行、事事处处都在点点滴滴塑造着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个性发展,决定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以,高校教师的师德素质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我国能不能培养出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建设文化强国要求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创新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文化创新才有文化兴盛,民族振兴。高校是新思想、新价值观的发源地,高校教师肩负以文化人,以人化文的使命,不仅要传播先进文化,更重要的是创造发展新文化,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纵观历史,代表中华民族创新的四大发明曾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时至今日,创新素质在我们高校教师身上却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有调查表明,目前95%以上的大学生的创新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创新素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文化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成为创造性人才。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探究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论述,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一)培养高校教师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教育理想和信念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对教师而言,“文化自觉”就是要忠誠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
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也是平凡的事业,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把献身教育当作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时,才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对教师职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忠于职守、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以不断创新和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自觉做到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默默奉献,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设文化强国,教师必须要有高度自觉的职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自觉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以辛勤的劳动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高校教师高度的“文化自信”,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教师而言,知识就是力量,“文化自信”,就是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优良的教育素养、教育智慧和娴熟的教学技艺,能够得心应手成功驾驭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成为教育大师。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高校教师,学问越多,知识越丰富,就越自信,教育教学技能越强,就越自信。高校教师不仅要有丰富专业知识,还必须懂得教学规律,追求高超的教育技巧,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升华为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以自己教学的魅力使师生知、情、意、行沟通在一起,形成一种心灵的交融。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 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学会学习,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长期不懈地研究教学理论,掌握扎实的教学技能,在教育过程中,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把每一节课上成优质课,做一名敢于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教育大师。
(三)培养高校教师高度的“文化自强”,提升知识素养
“文化自强,‘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对教师而言,“文化自强”,就是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具备以文化人、以人化文的自强之本。
高校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要通过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达到培养一代新人的目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责任心,二是有资本。这“资本”就是指教师要有知识储备,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首先,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专家”。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仅要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知识,同时在自己的专业方向或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要努力拓宽知识视野,更新和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充实自己,才能透彻的理解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才能在讲课中做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努力争取成为“杂家”。要有广泛的基础知识,涉猎多门学科,特别是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要及时了解,争取做到文理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为讲解理论知识和指导学生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学内容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感染和说服学生,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立德树人的良好形象
“文化化人,必先化已”。“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大学时期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发展,形成思想品德、性格与世界观的关键期,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极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具备了立德树人的文化觉醒,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才能成为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具有高度的文化和思想内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兴国之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师德建设之中,有利于培养教师树立以身立教、立德树人的良好形象。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代表中国精神,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首先,要在高校教师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凝聚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紧紧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在高校教师中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广大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再次,要在高校教师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成为言行一致、治学严谨、行为世范的合格人民教师。
(五)培养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育观念创新,勇于破除旧观念和旧思想的束缚,培养自己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勇气,做一名富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文化形式、体裁和内容上积极创新,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使中华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大力造就一支热爱教育、崇尚师德、精通业务、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是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自信为开创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的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社,2011-10-25.
[2]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单行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先生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4]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07-8-31.
[5]启瑄.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求是杂志——红旗文稿[J].2012,(5).
[6]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