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初扬 张柳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志愿者活动的核心,志愿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所参与的服务动机正是构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直接影响因素,机制体系不仅需要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它是青年朋友们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途径。现代高校大学生正是志愿者服务大部队中的主力军,但是却很少能在大规模的志愿服务团队中见到大学生的身影。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志愿者服务的意识还太过于浅薄,并没有意识到志愿者对于社会的贡献能力大小,不知道志愿服务的光荣,所以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要努力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服务体系一、前言
1993年,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这个行动倡导的就是奉献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这正是雷锋精神的一种体现和延续,并且将雷锋精神进一步的深化。在和谐社会中,想要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我们一定要号召社会积极激励更多的年轻大学生认同和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从志愿服务这种方式上,能够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提高自身的同时还会收获到服务中对于人生的感悟,不仅能伸出援手帮助他人,还能在精神上也获得一定的满足。大学生是现在社会中志愿者的主要力量,但是很多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热情却很难长久持续,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建立适当的能优化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由于当前一些激励机制存在着各种问题,直接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很好地端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有利的意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能辅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更加有序有效。
二、激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必要性
要想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志愿服务热情不一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度在各地表现的都不一样,参与的人数总量也是参差不齐,在每一年都会有几百万的青年人进入高校或者从高校毕业离开,但是直到现在的数据统计显示,在几百万的大学生中只有几万人参加全国贫困县的志愿工作,由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少,学校等一些公共事业部门所给予的报酬少,志愿者参与的热情也明显下降。
2.志愿参与动机不一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想要通过这个方式实现自我价值,于是想要奉献社会,自觉组织和參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而有些学生是单纯地想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承担社会责任,于是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还有一些学生只是单纯地想要积累一些社会活动经验,所以主动参与这类的活动;还有些学生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生活费而无可奈何地参与,没有兴趣可言;还有的志愿活动则是通过学校等一些有关部门组织的。
3.志愿服务报酬不一
大学生由于参与的志愿活动所服务的对象是不一定的,所以服务的对象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对应得到的报酬也是不一样的。一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尽自己所能的去服务和帮助困难的对象或者群体,是不计报酬的,甚至有时还会补贴一些自己的生活费用买慰问品等,如去敬老院或者民工子弟学校常是这样的情况,对于去交通大队或者博物馆等地则是需要对应花费少量的补贴,而像农村的三扶政策或者西部志愿行动这样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植的志愿服务项目是会得到一定的生活补贴和收入的,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是会给予适当的劳务费。
三、激励机制的构想
1.完善服务法规
在我国社会还没有发展健全的条件下,政府对大学生志愿工作的帮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正在积极发展中,为立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依据,政府需要在此基础上针对怎样展开和如何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做出进一步指导,让志愿者服务能更加地有理可依,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高校和政府一定要共同努力,强化志愿服务的后续保证,并为此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一些特殊的志愿服务活动需要联合相关的组织单位一起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针对出台的相关政策,各个地区也要采取一致的政策,不然很有可能会因为政策不一而无法实现,最终落空。
2.培养志愿精神
志愿者的自愿精神是能够推动志愿工作前进的动力,不为了报酬和所得参与推动人类的发展完善社会工作,是一种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对志愿者的理解和认同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志愿者的文化氛围,对志愿者的服务会起到更好的发展影响,要充分利用报刊,媒体电视或者互联网等各种平台,宣传和倡导广大青年学生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在全社会中宣扬奉献友爱,互帮互助的理念精神,让志愿服务的活动理念深入到更多人的心中,让越来越多的人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爱心。
四、结语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需要长期有效,切实可靠地执行下去,激励的核心正是激发大学生服务社会,关心他人,通过正面的指引,激发大学生愿意加入志愿者的精神,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服务的宗旨,让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能得到有效的统一,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建立更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反馈制度,它不仅可以依托激励机制还能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真实状态,加强规范的管理政策,尽快落实好大学生的服务实施条例,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更加有序可靠的展开,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跟踪调查,深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地区,走访了解,采集数据,总结出更为有效的开展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要深入探讨研究并解决,切实地制定出能够长期使用的激励机制,逐渐地让志愿者服务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普遍行为,让志愿者的服务精神深刻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优化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念,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纪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9,2(2):148-150.
[2]王琦琦.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模式的新构想[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3):72-74.
[3]宋利国,张亚娜.西安世园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与激励机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9(1):84-86.
[4]苏红.基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的激励机制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0,6(1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