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元
在古代中国,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也即一个朝代的名称。一般来说,国号的命名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使用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二是直接采用开国者原有的封号、爵位;三是采用开国者创建新政权之前所统的区域的名称;四是基于宗族原因;五是取吉祥的寓意。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不过,研究夏朝的得名问题有一个很大的难度,就是没有或者说还没有发现可靠的夏朝文字资料,那么,探讨作为夏朝国名的“夏”字的来源、本义和读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从“夏”字本义来源探讨“夏”名之误
在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夏朝名称的得来是说建立夏朝的大禹曾为“夏后”,因此采用“夏”作为其政权的名称。《辞海》即是如此释“夏”:“即夏后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1]
其实,关于夏朝名称的得来决不是如此简单。长期以来,许多历史学家都进行过关于“夏”朝得名的研究。尤其是何光岳先生的《夏源流史》,对此问题有很详尽的分析。但是,几乎所有的分析都是从夏朝的“夏”字的字型入手的。笔者认为,这是一条歧路。
夏朝的“夏”是怎么来的?本意是什么?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假说。
综合各种意见,并参考何光岳先生的《夏源流史》,关于“夏”字的本义来源,学术界至少有十种以上的说法,这里仅举五种。
其一,有人认为古“夏”(篆文)字的标准字型像中国人,“夏”字训读为“大”,“夏”字像舞容,“夏”字像大禹治水……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2]古“夏”字的字型确实像一个头身手足俱全的人,康殷《古文字形发微》认为古“夏”字是一个完美的人,这个形体比起甲骨文中其他表现人的各种形态的字来说,“确也一表堂堂”。
由于“夏”本指人,并且是堂堂正正的人,所以“夏”又引申出“大”的意思。《尔雅·释诂上》说:“夏,大也。”《方言》卷一说:“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夏”有“大”的意思,大概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因为战国以后,封建大一统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夏”与“大”的意义便日益相合。禹所开创的“夏朝”自然是大一统王朝的楷模。杨国勇认为,夏族较周边民族人口众大、经济发达、武力强盛、文化先进,所以被周边民族称作“夏族”(即“大族”),其居地也被称作“夏地”(即“大地”)。[3]
南宋文字学家戴侗的《六书故》说:“夏,舞也。臼象舞者手容,夊象舞者足容。”[4]“夏”字整个说来是个人形,字中间分列左右的“臼”是舞者手的姿势,下边的“夊”是舞者足的姿势,也就是舞步。所以,“夏”字纯粹就是一个手舞足蹈的舞者形象。
《说文解字》问世以后,研究者蜂起。清代是《说文解字》研究的高峰时期,其中称得上专家的有数十人之多。孔广居的《说文疑疑》对《说文解字》进行了一定的匡正。《说文疑疑》说:“夏,从臼,手有所持也,从夊,足有所也。象农夫之夏日治畦也;夏者,禹有天下之号也。象神禹之八年治水也。”[5]
其二,“夏”从夏水名。
林惠祥先生1936年出版《中国民族史》一书谈及民国时确定中国民族名称时说:“华夏之名称,则原意久已不传,后人推测之辞甚多。夏……,因夏水得名:章太炎云:‘质之史书,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或谓之漾,或谓之沔,凡皆小别互名。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汉中)之际,因水以为族名,犹生姬水者之氏姬,生姜水者之氏姜也。夏本族名,非邦国之号,是故得言诸夏。”[6]
章太炎撰写的《中华民国解》认为:夏,以夏水(即汉水)而得名。因为夏族居住在夏水,所以成为族名。[7]同书还指出:“华”为国名,“夏”为族名,与“汉”字之名,三义互通。
其三,“夏”字是图腾,象蝉虫,象水虫,象蛙,象母猴、猕猴等灵长类……
“夏”字为爬虫图腾。殷墟《卜辞》中有多个疑似“夏”字的甲骨文字。 叶玉森先生认为象蝉虫,“并象蝉之緌首翼足形,蝉为夏虫,闻其声即知其夏,故先哲假蝉形以表之。”[8]
姜亮夫认为“夏”字象水虫,“夏民族的传说,是以禹为宗神,冀为生息地,禹冀亦即龙蛇龟黾一属的东西,因而也命其族为爬虫子孙,与汉家自命为龙种,作用全同。从他的文字系统上看来,这一定是种水中的怪虫。”[9]
这两说均认为,“夏”字是虫类,是大禹的图腾族徽。
陆思贤先生认为,在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半山、马厂类型的彩陶上,有圆头、直身,双手作举起姿势,两足作蹲踏跳跃姿态的“蛙纹”主体图案,这实是“夏”字的前身;而后甘肃、青海东部交界处出现大圆头、小身、无足,举起两只小胳膊的“简化蛙纹”,象征水生动物之子,系金文“子”字的前身。[10]
“夏”字金文似人,但内含兽形,从夊从页,犹如手足。李玄伯认为,夏族发源地岷山远古多猴,夏人又见猴性似人,“夏”字是母猴、猕猴等灵长类的象形图腾,即造象形“夏”字充当图腾。[11]
其四,“夏”字源自石室。
许同莘认为,今“夏”字有别于古“夏”字,“夏”字有“春夏”(季节)、“夷夏”(民族)两种用途,今二义写法一致,但追溯到上古早期的《卜辞》和金文中可以看到分歧,在远古时期应当是两个字。春夏之“夏”字在甲骨《卜辞》中形状似蝉,因华北平原的夏季蝉鸣不断,闻蝉鸣变知夏季已到。夷夏之“夏”字的金文、篆文体形似屋室。宋玉《招魂》:“各有突夏。”王逸注:“突,复屋也,夏,大屋也,一作夏。”《说文》说:“厦字,从广,夏声。”广者,“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12]这是把广屋比作山崖壁上适合人居住的壁穴,即石室。
其五,“夏”指西方。
在上古时期的人名表字中,多有“夏”“西”二字相配的现象,如郑国公孙夏字子西、陈国公子少西,字夏。清人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认为,“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中国古代名与字义相吻合,可知至迟在春秋时期,人们意识中的夏是在我国的西部,远古时“夏”“西”同义。[13]王国维、徐中舒、程憬、童书业等学者都认为:古代的大夏(在今阿富汗北)与夏朝是同一民族,大夏人是由东方西迁到阿富汗的,夏朝由大夏得名。
在以上关于“夏”字本义来源的若干种说法中,其实大多数都应该说是与“夏”的国号无关的。说“夏”字像中国人,训读为“大”;但中国人称为“华夏” “诸夏”,乃是后起之义,并不能说明“夏”字的本源。而且《说文解字》为东汉作品,在此之前许多字已有千余年历史,难以考证其造字初衷。《说文》中的释义可能是汉人的主观想象附会。说“夏”字像舞容,难道只有夏朝人会跳舞,其他朝代人不会跳舞?只有中原人会跳舞,周边的少数民族不会跳?说“夏”字像大禹治水,一个夏字,怎么就象征了大禹治水?单凭想象力把“臼”字看作治水工具很牵强,难以令人信服。说“夏”从夏水名,谓来自章太炎的《中华民国解》,而章太炎本人说得很明确:“华”为国名,“夏”为族名。又据蒙文通先生考证:汉水有夏水之名,是在春秋时期楚庄王之后,[14]而夏族和夏朝则更为古老。说“夏”字为图腾,源自石室,“夏”字象蛙,“夏”是母猴、猕猴等灵长类,是猜测和附会,缺乏足够的论据;因为现在所能看到的“夏”字,都是春秋以后的字型。说“夏”指西方,“夏”与西方“大夏”二者是否同族,在学术上还不能论定;即或真是同族,也不能说明就是“夏”的来源。再说若“夏”“西”远古通假,则不会局限于人名表字中,所用二例来说明问题属于想当然的推测。[15]
以上关于“夏”字本义来源的诸种说法,之所以说是与“夏”的国号无关,是因为夏史模糊,没有较早的文字记载来证实。“夏”字在夏代的历史文献资料中找不到,亦未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而始见于春秋时代的金文。“夏”字在它诞生的春秋战国时代并没有一个标准的“配置”,因为从金文到简书,“夏”字的写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果说还有一点“规律”的话,那就是它的组成就像是用人的手脚头颅等人体组织拼凑成的一个汉字。那么,“夏”字本义来源究竟是什么?
二、关于“夏”字的本义来源
华强先生在《甲骨文比较研究》[16]中对“夏”字的本义来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值得重视。
华强先生认为,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夏”字的初型,来源于夏桀,即是说,夏王朝是因夏桀而得名的。
《说文解字》里的“夏”,从字型看,很美,但许慎在这里描述的是小篆的“夏”字,是被修复、篡改得完美的。最初的“夏”不是这样。系统化的甲骨文字产生于盘庚之后的小辛朝,但甲骨文中没有“夏”字。今天所能见到的金文中的“夏”字,最早也最为学界接受的是秦景公(?~前537)时代所铸造的秦公簋中的那个“夏”字。它不仅恐怖,而且血腥。这个“夏”字表示的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左臂已经不知去向,他的右手撑着已经被砍掉了右脚的腿部,左腿自大腿以下也被砍掉了;身边还丢着两把刀。按照甲骨文的造字规律,刀上应该滴下几滴血。金文很少这么造字。
这个“夏”字就是夏桀被杀死时的惨状的记录。造字者使用这样一个符号作为夏桀的专用名词,在那个时代是通俗易懂的。所以这个“夏”字很自然地被引申用来称呼一个已经渐行渐远的时代——夏王朝。
《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淮南子·修务》: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荀子·解蔽》:“桀死于亭山。”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到,在春秋以后,“夏”和“桀”往往是指同一个人:夏桀。而“桀”只是谥号,夏的末代王名叫帝履癸,死后才被叫作“桀”的。
帝履癸死后为什么叫做“桀”呢?《康熙字典》“桀”条说:“集韵:巨列切。……磔也。……古人称桀黠者,其凶暴若磔也。又谥法:贼人多杀曰桀。”
关于夏桀的凶暴很少有历史文献可以证明,所以夏桀成为凶暴的代名词可能有冤屈之处。夏王朝其实是一个很少对外发动战争的王朝。之所以用这个“桀”字作为夏桀的谥号,极有可能就是根据夏桀的惨死之状作出的。而秦公簋的这个“夏”字其实就是对这样一个惨死者的白描。
长期以来,学界在研究“夏”字本义时很少重视到“桀”字在古汉语中有一个重要的义项——《辞源》释“桀”:“……2.古代分裂犯人肢体的酷刑。通磔。《说文》:‘桀,磔也。”这个义项的来源是什么?难道不是和秦公簋里的这个金文“夏”字如出一辙吗?“夏”,正是夏桀临终时被施以的一种酷刑,是一种“分裂犯人肢体的酷刑”。请重视《说文解字》的这个词条,它证明“桀”字在东汉时代还仅仅只有一个解释,其本义就是肢解这一酷刑。“桀”字的这一本义正是来自夏桀之死。不是夏桀太残暴,而是夏桀被残暴;不是夏桀肢解人,而是夏桀被肢解。这也许正是金文“夏”字要保留的历史真相!
由此可以证明,“夏”字作为夏王朝的名称是在它灭亡以后才给创造出来的。在此前口口相传的历史中,它只是简单地被称作“夏”或者“桀”。夏王朝是因夏桀而得名的,这一点会给今天的夏文化考古带来很多的新思路。
华强先生关于“夏”字的本义、来源的探讨是很有见地的。但是,这就犹如前述多种关于“夏”字本义来源的假说一样,用夏朝灭亡以后才被创造的“夏”字去探讨夏朝的国名,显然是有问题的。夏王朝的“夏”字可以认为是因夏桀而有的,但是夏王朝的得名却决不是因为夏桀。在历史文献中,不仅有夏桀,也有夏禹、夏启啊!
三、“夏”朝得名不在“夏”之本义而在语音
从“夏”字的本义来源探讨夏朝国名是不通的,那么,从“夏”字的语音方面去探讨又如何?
1938年,杨宽先生著《中国上古史导论》,在《说夏》一节中指出:“夏”就是“下”,古代二字通用,所以“夏后”就是“下后”。古代天神也称为“后”,如《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杜预注:“皇皇后帝,谓天也。”上古最尊贵的神是“帝”和“后”,就是“皇天”和“后土”。皇天在上,称为“上帝”;后土在下,称为“下后”,也可以写作“夏后”。夏族以大禹为宗祖神,而大禹为“后土”(土地神),所以夏族自认为是“下后”之族。后来在习惯上“下后”写作“夏后”,这就是“夏”作为族名和朝代名的由来。[17]
在关于“夏”朝得名的众多研究中,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最有启发性的,因为它注意到了“夏” “下”的语音是一致的。而这也反映了夏的传说与远古神话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但是,说“下后”也可以写作“夏后”,仍然是属于在用春秋以后的文字去推测啊!
夏朝显然是存在过的。我们读《尚书》,有汤伐夏的誓师之辞《汤誓》;在《周书》各篇中,周人曾不止一次地谈到要以夏朝的灭亡为戒鉴;《论语》也多次谈到 “夏礼”和“夏时”。这说明,夏朝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已经充分证明,在殷商之前,是确有“夏”这个朝代的。
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商朝为“殷”,但是,至今尚未从殷墟出土的卜辞中找到甲骨文“殷”字,只见殷人的自称“大邑商”。[18]如此看来,“殷”人的自称应当是“商”,这是因为其先祖契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将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称为“商”。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273年,所以,“殷”很可能是周人根据商朝最后的都城所在地而附上的他称。那么,“夏”是“夏”人的自称还是周人根据远古的流传以及夏人后裔所居地而附上的他称呢?司马迁引用的文献应当是周人所作。而周人之所以称其为“夏”,一定是有理由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远古流传的“夏”人自称以及夏人后裔对那个早已消失的朝代的称谓。不过,这里的“夏”应该是“xià”,即语音正确而字体不正确。
许多学者都认为大禹是出生在四川北川的羌人。众所周知,羌人是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它们的历史,除了在其他民族的史籍中有所记载外,更多的就是靠民族自己的口碑相传,而这样口碑相传的历史往往是上千年甚至数千年。我们知道,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的。语法是词汇组成的工具,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而语音是超时代的,可以口碑相传的。夏朝国号的传承,难道也是这样的方式?
我们现在能够掌握、认识的殷商文字中,没有夏文字。在殷商时代,夏人的自称已佚,亦不明殷人是否另外赋予夏族他称,在卜辞的记载中可能使用了别称称呼夏族。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19]孔子这句话中的意思是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整。这段话实际上说明了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制度能够沿袭,那么,关于“夏”的历史和文化,或者在当时还有文献资料,只是后来佚失了。无论是文献资料佚失了还是本来就没有文献资料,关于“夏”的历史和文化,更大的可能是口碑相传到春秋时代的,因此在春秋战国时代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中,才会有那么多的说法不一的矛盾。
无论是夏人的自称还是周人的附称,口碑相传的是“xià”而不是“夏”.我们现在也只能认为它就是在殷商之前,由大禹所建立的那个被称为“xià”的朝代了。直到春秋时代,金文产生, “xià”朝从此才有了语音和字形统一的“夏”。这个“夏”,从语音的角度而言,与“下”也就相通。此后,无论是先秦典籍中的“夏”及“有夏之居”的地名,[20]还是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夏朝建立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乃至唐人张守节在引《帝王纪》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21]这其中的“夏”,都是从远古口碑相传的语音和从金文开始又不断修饰过的字形的结合。
所以,“夏”作为国名,是从“有夏之居”的地名演变为“夏后”“夏伯”的部落名及封号,再成为国号的。古今不变的是其语音;而现在所看到的“夏”字,则是在夏朝灭亡以后才产生的。
注释:
[1]《辞海》(缩印本)“夏”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五下释“夏”字。
[3] 杨国勇:《夏族渊源地域考》,《夏史论丛》齐鲁书社1985年版;《黄炎华夏考》,《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4](南宋)戴侗:《六书故》释“夏”字。
[5](清)孔广居:《说文疑疑》释“夏”字。
[6]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7] 章太炎:《中华民国解》,《民报》第15号上,1907年7月5日。
[8] 叶玉森:《殷契钩沉·释夏》,《学衡》第24期,1923年。
[9] 姜亮夫:《夏殷民族考》,上海民族月刊社,1933年。
[10] 陆思贤:《龙凤传说与中华民族的起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甘肃、青海彩陶器上的蛙纹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11]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开明书店1948年版。
[1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九下释“厦”字,释“广”字。
[13](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黟县学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版。
[14] 蒙文通:《古史甄微》,巴蜀书社1999年版。
[15] 何光岳:《夏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6] 华强:《甲骨文比较研究》,三秦出版社2011年版。
[17] 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8] 商承祚:《殷契佚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33年版。
[19]《论语·为政》。
[20]《逸周书·度邑篇》。
[21](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作者: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绍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