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闰年》中的三重美

2013-04-29 13:38李澍
博览群书·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符号

李澍

摘 要:图克尔执导的影片《闰年》以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唯美而曲折的爱情故事。该片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它塑造了一个主动追求爱情和勇于抉择的女性,并传递了人类无功利的爱情观。

关键词:闰年;女性主义;自为的存在;符号

图克尔执导的电影《闰年》讲述了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安娜(艾米.亚当斯饰)为了嫁给一个心仪已久的成功男人杰里米(亚当.斯科特饰),决定只身前往柏林并在2月29日这天向杰里米求婚,但飞机事故和恶劣的天气让安娜停在了爱尔兰。在那里,她邂逅了温情而憨厚的旅店老板德克兰,并逐渐体会到爱情的真谛,最终二人走向婚姻殿堂。优秀的电影绝对不能仅限于视觉美,更体现在内涵美上。电影《闰年》即蕴藏着三重美:一个乐观的新时代女性;一次大胆而自由的抉择;一次平淡的精神洗礼。

一、女性之美

女性之美的核心即新时代女性在情感上变被动为主动。法国哲学家波伏娃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1],换句话说,由于经济的不独立,以往的女性总是“畏手畏脚”并且处于被动地位。而《闰年》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却打破了传统女人面对爱情消极、冷淡的戏剧形象,颠覆了女性被动的情感处境。她面对男友主动、大胆地喊出了自己的爱意,反倒是男友杰里米面对爱情踟蹰不前。这种女性主动向男性示爱的“盛况”在艺术作品中屡见不鲜:在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招娣倾心于教书的父亲并多次主动示爱:送公饭,吃饺子和造“偶遇”。女性的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首先,它预示着一个更平等的世界即将到来,男性抑或是女性都将成为平等的主体登上舞台,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男性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其次,女性的主动可以加强情感上的互动,从而让两性都体验恋爱的趣味。封建中国的专制婚姻大多一夫多妻,丈夫承担经济基础并扮演主动角色,妻子无疑成为被动的陪衬,由此导致了无数家庭的灾难命运,《大红灯笼高高挂》即展现了封建中国女性的卑微存在。

究其实质,女性由被動变为主动是女性经济实力的提高的必然结果。波伏娃认为改变女人的这种被动命运要从法律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入手,当然,女性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亦是有效的手段。该片中的女主角安娜是一名优秀的布景师,她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经营自己的爱情,并不惜花费重金从波士顿飞到都柏林去寻找男友杰里米。据说,闰年的2月29日,女性可以向男性求婚。安娜在得知此情后,毅然踏上了“寻夫之旅”。女性之美即在于女性的主动之美。

二、抉择之美

闰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安娜放弃了男友杰里米,毅然选择了德克兰。我们在女主人公安娜身上看到了意识、自我存在和自由。抉择之美即在于我们能够有意识的做出自己的选择。法国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前者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也是隐蔽在黑暗中的东西,它的存在是偶然的并且无法被认识。后者是人类的主观意识,具有活动性和自由性,属于本源的东西。《闰年》中的安娜本来打算去找自己的男友杰里米,但旅途中偶然邂逅的德克兰却是一个比杰里米更真诚、善良和有责任感的男人。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有一大批人是自在的存在着,他们听凭摆布甚至不敢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而安娜却是自为的存在,她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自由的选择。可以说,电影《闰年》就是陆地版的《泰坦尼克号》。两者都在歌颂无功利、自由和纯洁的爱情。无论是罗斯抑或安娜都在努力追寻自由而纯洁的爱情,她们都是自为的存在,亦诠释了抉择之美。

三、“形上”之美

首先,旅店老板德克兰在远离喧嚣的爱尔兰,和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美国不接壤。

其次,影片中的德克兰不知道路易威登提箱,显示出了十足的“愚昧”和“落伍”。

再次,丁格尔地区的老年人在科技(科学——理性)发达的今天依然相信古老的神话或风俗(传统——信仰)。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类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他还认为符号具有指称功能并且富有一定的涵义。《闰年》中朴素、诚恳和含羞的旅店小老板德克兰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人类的童年,其特点是主客尚未分离,人与自然尚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境地。主客分立后的西方,物质急速膨胀,近代资本主义对金钱的渴望达到了极致。该片中的杰里米是心脏科医生,依靠其出色的技术(科技——理性)赢得财富和社会地位,当然,他亦是一个符号,象征着财富和物质。《闰年》和《泰坦尼克号》相似,主要人物都是两男一女,爱情故事,遭遇困难,女性做出选择,最后女性(安娜、罗斯)选择了“弱势”的男性。在《泰坦尼克号》中这个“弱势”是杰克,而在《闰年》中是德克兰。两部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本有可能选择“强势”的男性(财富)作为男友,但结果却是她们对“弱势”一方无比青睐,展示了人类对纯洁和跨越等级爱情的不懈追求。启蒙运动以后,理性的力量逐渐加强,社会由生产性转变为消费性,西方社会物质发展到达极致,但人类也从此失去了“童年”。 换言之,符号学视域下的《闰年》,更像是导演精心布置的一道烛光晚餐,呼唤的是自由与和谐,摒弃的是等级与物质。

参考文献:

[1]西蒙.德.波伏娃著《第二性》2011 上海译文出版社.

[2]卡西尔著《人论》2011 西苑出版社.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符号的由来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变符号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倍图的全符号点控制数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pqr阶Cayley图的符号星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