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雾霾污染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3-04-29 11:58:02刘子溪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雾霾能源污染

刘子溪

摘要:2013年1月以来,我国多数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遭受重度空气污染。雾霾污染是一个环境问题的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深度关注的经济问题。文章主要探讨雾霾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雾霾污染;能源;PM2.5;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122-02

自今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尤其是京津冀等地区,珠三角也一度出现PM2.5大范围超标的现象。“霾橙色预警”、“重度污染”等罕有状况在2013伊始频频发生,这样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浓度水平高的雾霾污染成为2013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为一个工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是否会重新上演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英国的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却有7个在中国。报告以悬浮颗粒物为例介绍,在中国最显著的大气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PM10),超过1/3的监测城市悬浮颗粒物浓度超过Ⅱ级标准,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超标的城市比例高得多。这个不争的事实不禁引人深思。

就此次发生在我国的严重雾霾污染情况,各地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多样且有效的措施,比如北京、济南等地区采取限驶停驶等应急措施;西安市实施扩大无标车、黄标车禁行区域;武汉市要求建筑工地采取措施减少扬尘污染,严格监管企业烟尘排放;郑州市要求对城区主干道进行冲洗,每天增加两次洒水降尘;成都地区禁止周边新改扩建燃煤火电厂等高污染项目;北京地区研究实施“首都蓝天计划”;国家环保部门表示在113个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并指出将通过推进提高车用燃油品质等措施综合治理PM2.5。关于追究产生雾霾的根源,社会公众各抒己见,而产生雾霾的原因绝非一个两个,更非短期所致。我们在思考这是一个环境问题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同时是一个值得深度关注的经济问题,透过“雾霾”看经济,反思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寻求解决“雾霾”经济的新方法才是长久之计。

1 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发展使用新能源

能源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我国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格局中一直占比过高,我国的发展过于依靠石油、煤炭等,且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成为能源安全一大软肋。目前,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火电装机占总装机的72%左右,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2%左右,每年消耗电煤16亿吨左右。目前,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东部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有数据显示,东中部地区PM2.5严重超标,高于安全值5~8倍。而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煤炭的直接燃烧是雾霾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因此,改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现况是燃眉之急。

2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以电力资源为例,我国电力就地平衡的发展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是说,哪里缺电,就在哪里建电厂,因此,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格局。时至今日,我国京津冀鲁地区仅火电机组装机就达1.3亿千瓦,长三角地区火电装机1.4亿千瓦,换算到单位面积的装机容量,华北地区是西北地区的13倍,长三角地区是西北地区的26倍。这种能源分配比例严重不均的现象,不仅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更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这同时也为雾霾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催化剂,所以,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根据我国特定的国情,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较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第一产业如林木业对我国森林资源过度占用,往往为牟求金山银山而不惜破坏绿水青山,滥砍乱伐现象普遍存在;第二产业如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污染气体,严重影响我国各地区的空气质量。所以我们需要在继续加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第一、第二产业的局面得到缓解,从而有效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4 严格规范工业项目审批和督查,推进节能减排

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0年下降10%、10%、7%和5%。其中,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PM2.5纳入考核目标,而且在三区的PM2.5浓度要下降6%。所以应加强燃煤、石化等大气类重点污染企业现场检查,确保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减少夜间土方作业施工审批量,没有湿法作业的出土、内部倒土、拆迁工地停止施工,取缔重度污染企业,进一步强化污染减排目标的考核和监督检查,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同时技术创新也是治理雾霾的重要突破口,探究新技术,比如提高油品质量,应用高效脱硫、除尘设备等,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开发推广节能减排产品,从而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提高环境质量。

5 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交通

至2012年末,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万辆,增长18.3%。民用轿车保有量5989万辆,增长20.7%,其中私人轿车5308万辆,增长22.8%。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我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必须大力发展公交系统,适当提高私家车使用成本,生产和进口耗油少、排量小的汽车,努力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基础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信息引导,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蔓延的雾霾在刺激人们呼吸系统的同时,也刺激了雾霾治理产业的资本市场热度。30多个城市PM2.5的严重超标,引发资本市场闻风而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关注度飙升,二级市场PM2.5概念股票价格井喷。而这种驾驭在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并不是社会公众所希望的。其实在良性的政策与制度引导与积极的产业发展局势之下,资本寻求的是对雾霾治理行业真实推动下的长期利益。我们应当结合上述几点措施学习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举措,制定指导性的政策方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

(责任编辑:赵秀娟)

猜你喜欢
雾霾能源污染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18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从雾霾中突围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都市丽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49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15
雾霾下的清晰
节能与环保(2015年2期)2015-02-02 01: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