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拌机铺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2013-04-29 11:49:01陈开阳任晓梅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6期

陈开阳 任晓梅

摘要:文章结合市政工程中厂拌机铺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实际,指出了厂拌机铺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优点,并根据工程实践,总结出该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摊铺基层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接缝处理、养护等,从而为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厂拌机铺;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069-02

二灰碎石路面基层属半刚性路面,近年来在道路路面结构中应用较多,由于其料源丰富,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及较好的抗冻性,虽然早期强度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度增长快,后期的整体强度高,是理想的路面基层结构类型。

为了使这种施工工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本文作者结合山东地区相关工程,就二灰碎石路面的工艺原理和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中摸索出了一套较成熟的施工经验,经过几个工程的施工实践和不断总结提高,形成这套施工技术。

1 厂拌机铺法与路拌法费用对比

20cm厚1000m2基层厂拌机铺法与路拌法费用对比

如下:

厂拌机铺法:人工费385元,材料费16041.15元,机械费4318元,合计20744.15。

路拌法:人工费1415,材料费16041.15,机械费5923,合计23379.15。

由此可见,厂拌机铺法比路拌法费用为20744.15/23379.15=88.73%。厂拌机铺二灰碎石跟其他方法相比,机械化程度高,拌和均匀,拌和速度及摊铺速度快,经济合理,对环境影响小,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2 厂拌机铺法施工的操作要点

2.1 混合料的拌和

2.1.1 拌和前,先调试拌和设备,并对拌和机的电子计量系统进行计量鉴定,按试验目标配合比,计算出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混合料级配、含水量及结合料剂量,如有误差则个别调整后再试拌,每天开始生产时,提前检测各集料含水量。

2.1.2 混合料拌和时应按配合比拌和控制好混合料的比例,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期取样检查各料包的投料数量。

2.1.3 拌好的混合料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高温作业时,中午比早晚的含水量高2%左右。

2.1.4 混合料的检测分别在拌和站和现场抽检。

2.2 混合料的运输

2.2.1 每天开工前,检验运输车辆完好情况,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数量一定要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要求,并略有富余。

2.2.2 混合料运输必须满足拌和机产量和摊铺速度的综合要求,保证现场布料能得到有效控制。

2.2.3 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采用覆盖措施,避免混合料水分损失过多。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以最短时间排除,否则作为废料

处理。

2.3 混合料的摊铺

2.3.1 准备下承层:下承层须经质检合格,并清理表面的浮料、泥块等污染物,凡强度不合格的应进行返工处理,确保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摊铺前,下承层表面应适当洒水湿润。

2.3.2 测量放样与导向控制线设置:用全站仪放出道路中线、基层边线,按桩号选定检测断面及观测点位置。高程控制一般采用导轨法调平,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算出测量数据,在要铺筑路段两侧0.3m处打好导线控制支架,支架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曲线上为5m,钢丝绳拉应力不小于800N。

2.3.3 模板设置:根据松铺厚度在铺筑路段两侧培筑顶宽30cm的土坎,并用地膜将两侧包裹,以防止混合料水分散失。也可以采用木模或者槽钢代替。

2.3.4 摊铺机螺旋布料器的高度,使其2/3埋入混合料中。采用2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2台摊铺机相隔距离为5~10m,摊铺速度为2~3m/min,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并配有专人修整接缝平整度。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集料“窝”,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2.3.5 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安排专人控制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关系,确保基层的高程和厚度满足要求。

2.3.6 基层混合料分两层摊铺时,两层间摊铺时间间隔宜小于3d或大于7d。即两层连续施工或下层完成养生7d后,方可摊铺上层混合料。因故当天未摊铺完的混合料须集中堆放,并加以覆盖。堆放时间当气温在5℃~20℃时不宜超过24h,气温超过20℃时不宜超过12h。

2.4 混合料碾压

2.4.1 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2.4.2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

(+1%~+2%)时,立即用轻型压路机进行初压1~2遍,再用18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复压3~4遍,最后用30t胶轮压路机复压2遍。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前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2.4.3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2.5 接缝处理

2.5.1 纵缝施工:应尽量避免纵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在前一幅摊铺时,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模板的高度与二灰碎石压实度厚度相同。养护结束后,在摊铺另一幅之前,在断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后接续铺压新混合料。

2.5.2 横缝施工:横缝必须垂直相接,即两工作段隔夜摊铺或因故中断超过24h,应将上次铺筑段尾端标高和平整度不合要求的部分挖除,并将接触面挖成与道路中线垂直的断面,在断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后接续铺压新混

合料。

2.6 养护及交通管制

2.6.1 一般二灰碎石基层碾压完成后的24h内开始养护,每天洒水的次数视气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用泡水养护法。采用泡水养护法时,养生期应为14d。

2.6.2 在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3 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混合料按配合比生产、提高拌和物均匀性外,其碎石级配和偏大粒料应得到有效控制。

(2)混合料到现场摊铺前和碾压中均要求其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对发现的粗细料离析,应及时进行翻拌均匀。

(3)保证现场机械的良好工况,注意及时按不同情况调整摊铺机摊铺宽度,消除路面区域机摊重叠,减少人工摊铺作业。严格遵守机械碾压规定,除达到各自碾压遍数外,应注重基层横坡、平整度,且无明显轮迹的要求,并进行阶段性高程的测控。

(4)保持现场和二灰碎石生产厂工作联系,安排拌和、摊铺、碾压过程的均衡作业,做到当日基层压实成活,排除夜间施工活动,保持基层保湿养护,坚持养护期交通管制。

4 结语

采用集中厂拌二灰碎石混合料,实施现场混合料机械摊铺成形,机械配套碾压成活的全面系列化生产工艺作业,实现了市政道路基层的机械化施工。

采用厂拌机铺法能够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保护环境。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该施工方法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S].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S].交

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2005.

作者简介:陈开阳(1979—),男,山东青岛人,交运集团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施工技术。

(责任编辑:秦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