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农业委员会
2012年,在省农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延边州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积极贯彻执行省农委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扎实有效、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实现全年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零出现,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显著提高,为今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创新局面。总结一年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个到位,四个保障”。
1.“一个到位”就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位
要站在产业发展、社会影响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作,这是由延边州所处的区位环境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延边州山多农耕地少,大宗农产品,特别是蔬菜70%~80%全靠外进,外进农产品不仅安全风险管控难度系数大,而且运输成本很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带来双重影响;延边州外向度比较高,不仅常年居住和往来一些外国客人,每年有一定数量品种较大的农产品出口,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就会带来国际影响;农业是延边的基础性产业,是农民的致富产业,目前,农产品的收入仍然占到农民收入的将近一半。如果农产品质量出问题,不仅影响到农民收入,对产业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基于上述认识,延边州农委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同时,针对延边州行政区划的特点,制定了州里抓节点、县里抓域面的总体思路,形成点面结合,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领导层级上无漏洞,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工作无缝对接。
2.关于“四个保障”
2.1高度重视组织保障,建设三个队伍 即州直专业处与执法支队、县市专业科和执法大队、乡镇监管服务站。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任务,多年来全州各级农业部门不断充实、完善州县乡三级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 2012年州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新增公益岗位1名,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新招聘专业人员2人,新成立州农业执法大队。县(市)农业部门在加强执法大队和监管科室建设的同时,又按照省农委部署,全面完成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任务。
2.2高度重视措施保障,建起三道防线 即抓源头,治本;抓基地,堵漏;抓平台,打现。通过在全州农业生产源头上广泛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在生产企业、合作社等生产基地上发展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通过治理农资经营平台,打击违法活动等方式,筑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先后完成了敦化市大豆、珲春市出口蔬菜等5个国家级,大豆、蔬菜、苹果梨、水稻等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任务,2012年有效使用“三品”认证标志的产品数量达到245个,其中:有机食品5个、绿色食品26个、无公害农产品214个。全年新申报“三品”认证95个,其中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19个、无公害农产品75个。绿色食品基地已达到30万亩。2012年围绕风险较大的蔬菜品种的生产,以禁限用高毒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蔬菜生产环节的用药指导,强化农药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实施检打联动工作措施,全州各县(市)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219人次,共检查生产基地93个,检查经营单位1411次,印发宣传资料6.98万份,办案数134起,罚没款23.53万元,查获违规农资11550公斤,挽回经济损失372万元,受理涉农纠纷案件34件,协议赔偿数额55.2万元。
2.3高度重视协调保障,抓好三项配合 积极做好与省农委、州食安办和农业质检部门的配合工作。在省农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全面开展制度建设、专项整治、舆论宣传等活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按照省农委“关于开展2012年秋季蔬菜水果质量安全专项检测工作”部署,及时组织人员、车辆和检测设备深入到农户,在田间地头直接进行现场检测,先后对和龙市、龙井市、延吉市3个县(市)进行了秋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共采集样品1500个,合格率100%。在省农委布置的全年例行监测中,蔬菜合格率98%,水果合格率100%,食用菌合格率100%。
2.4高度重视舆论保障,做好三项宣传 充分利用媒体、农民培训、安全月活动等方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为做好宣传工作,州农委充分利用“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农业信息平台、《吉林农业》杂志等宣传媒体和农业科技下乡、农民冬春培训等活动普及农产品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同时积极组织参加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在宣传月期间,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31次,参加人数2383余人;广播电视等媒体报道8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材料12200份;举办宣传咨询10次,参加人数3460余人;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讲座共8次,参加人数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