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华和他的矮败小麦

2013-04-29 00:44贾志安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矮秆太谷中国农科院

贾志安

“仓廪实,天下安。”中国历代治国安邦,都讲求粮为根本。毛泽东曾提出过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答案是:吃饭问题最大!邓小平同志也说过,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大国伟业,重在粮食稳定。

矮败小麦,实际上为中国粮食增产装上了一个加速发动机。

1979~1989年,十年间的孜孜以求,十年间的苦苦追寻,十年间的精神砥砺,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刘秉华研究的矮败小麦不育系终于诞生了。

刘秉华的土地情缘

“我这大半生,可以说一直是与劳动和科研分不开的。上学后我就在农村参加劳动,大学毕业就被分到解放军农场劳动,而后又到农村驻村劳动,接着又考了中国农科院的研究生,之后就‘定在了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工作,而这一干就是34年,这34年里,我就做了一件事儿——小麦科研工作,而其中最令我魂牵梦绕的就是对矮败小麦的研究。”这是日前记者采访刘秉华的时候,他对自己人生的小结。

1944年,刘秉华出生在“花城”鄢陵县彭店乡新庄村。他的出生给父母带来的除了幸福和快乐,也增加了生活的艰辛。1960年前后,发生在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让刚上高中的刘秉华印象深刻,家家户户缺粮少米,有时候为了一口粮,亲情不再。一个周末,他回家拿干粮,刚到村口,就见同村徐姓的大爷脸肿得很厉害,走路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来都能把他刮倒。当时的刘秉华心中不无酸涩。高中毕业时,他考上了河南农业大学,选择了学农。最终,他又坚定地选择了在中原大地最常见的小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71年刘秉华被分配到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教生物学,教学的同时他在学校开辟了一块试验田。等到真正接触了实际,刘秉华才发现仅靠学校学习的理论还远远不够,于是他研读《遗传学》《育种学》等专业书籍,同时在自己的试验田里检验,那段充实的经历为他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刘秉华逐渐意识到技术只有服务于农业生产才会产生价值。于是他和另外一位技术员写一些指导生产的农业技术稿子,结果这些农业科普知识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服务更多的农民,他还向报刊投稿,《河南科技报》《河南农业科技》等报刊成了他服务农业的另一个阵地。渐渐的,刘秉华这个名字已经在农业技术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服输,终拿“矮败王国”的通行证

1979年,中国农科院恢复研究生招生的第一年,正在教书的刘秉华,考取了育种专家、爱国华侨邓景扬的研究生。也许是命中注定,他一下子就撞上了矮败小麦的祖宗——太谷核不育小麦。

太谷核不育小麦,这是一段绕不开的历史。1972年,山西省太谷县农民技术员高忠丽发现了一株特殊的小麦,这株小麦雄性败育彻底,花药黄白色、内无花粉粒;雌蕊发育正常,开花时颖壳张开角度大,柱头外露,渴盼着外来花粉的滋润。

高忠丽发现的这株小麦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如此彻底败育的小麦。这株麦子后来被鉴定为太谷核不育小麦,而鉴定人,就是刘秉华的导师邓景扬先生。1980年,邓先生在《作物学报》上刊发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认定太谷核不育小麦属显性不育,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他的下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要确定这个基因在小麦21对染色体的哪一对上。

正在读研的刘秉华接下了这一重担。

从321株,到3248株。失败,还是失败。

1989年5月的一天,简单吃了点午饭,刘秉华就又来到试验田一株一株地按照标记检查。突然,他手停下了,托在他手里的这株小麦,雄性特征完全失去,颖壳夸张地张开。

刘秉华欣喜若狂,在培育了8785株后,他终于选到了“又矮又败”的小麦。

又到了播种季节,刘秉华将那株小麦上的235粒种子精心撒向大地。来年,在235株中只分离出两种表现型,即矮秆不育株和非矮秆可育株,两种类型的株高区别非常明显。又一年,刘秉华继续给矮秆不育株授粉,结果又分离出一半矮秆不育株和一半高秆可育株,刘秉华放心了,现在,他可以踏实地说,他得到了稳定的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

李振声、庄巧生等8个国内顶尖小麦专家一致认为:“矮败小麦独特的资源属于国际首创,该项目研究创新性强,适用效果好,发展潜力大,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建基地在全国推广该技术。”

源于感动,他把基地建在了故乡

创制矮败小麦的目的,不是为了矮败小麦,而是以矮败小麦为母本的小麦后代,方法固然好,若没产出好的良种,那也不是好方法。

1989年之后的10年,刘秉华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消失了。他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只有好的方法而不能服务于实际生产,那将是不完美的方法,他必须拿出过硬的小麦品种来证明这种方法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切实服务于实际生产的。

1991年,刘秉华收到一封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乡大赵庄农民张清海的来信。信中张清海请求他能提供一些矮败种子,并教给他培养方法,刘秉华从字里行间,看到了那方土地上的朴实乡亲,他马上寄给这个农民20粒种子,并随信详嘱育种方法。从此,他多了一个新的试验场地——张清海家的责任田。从那时起,刘秉华踏上了回归故乡的路途,常常奔波于新乡与北京之间。

刘秉华的研究也受到了新乡当地领导的关注,新乡县政府拿出100万元,支持刘秉华的研究工作,并给他划拨了300多亩试验用地。

2006年5月28日,设在河南新乡的国家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在这里,刘秉华的矮败小麦事业开始高速发展。也是在这里,矮败小麦种子开始大规模走向全国。刘秉华的矮败小麦,在农科院引起了蝴蝶效应,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农科院的13个研究所都来到了河南,来到了新乡,玉米、大豆种植等等,都来了。

而新乡,也给了他们热情的迎接。刘继红县长拍板,一万亩良田划拨出来,万亩良种基地如今已然形成。

谈到未来的计划和目标,刘秉华说:“我们搞科研的宗旨就是要创新,目的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为了这个目标,我要继续做下去,不断完善成果,使它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当然,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这个成果推广到全世界,让全人类共享我们中国人的科研成果。”

猜你喜欢
矮秆太谷中国农科院
小麦矮秆突变体je0098的遗传分析与其矮秆基因定位
中国农科院加强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47份外引小麦种质中矮秆基因的检测及其降秆效应分析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甘蓝型油菜半矮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162 A的选育及应用
普通小麦品种陕农33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