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军 刘春生
釉下彩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外观漂亮,釉下彩山水装饰,更是令人赏心悦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釉下彩山水,作为陶瓷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它的历史,它的特点,它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我想也是不言而喻的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这美丽的釉上彩,慢慢体会它的独特吧。首先,说说它既普通又特殊的地方。
1、普通而又特殊的釉下彩
看到“普通而又特殊的釉下彩”这个小标题,大家肯定会觉得这句话矛盾。确实,这话是矛盾的,但是,釉下彩给我的感觉确实是普通中透着特殊。说它普通,是因为釉下彩和其他的装饰手法一样,同样是陶瓷的美的外衣,为陶瓷作品增色不少。釉下彩是一种普通的装饰手段,它的制作原理很简单,主要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烧成后,上面的图案就会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这样不仅使得它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而且晶莹透亮。虽然制作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它的特点却很特殊。
釉下彩主要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定有其独特之处吧。因为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气氛中与瓷器一次烧成的品种。所以它的突出优点在于不易磨损、永不褪色、无铅无毒、光滑平整、操作简单上了。不过,这只是它特殊的一个原因,还有别的特殊之处。釉下彩不同于其他装饰手段,它不是单一的一种,它的种类繁多。像我们通常看到的釉里红瓷、青花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瓷、三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在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的最成功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了。所以说,釉下彩很特殊,也不为过吧。而对于釉下彩山水装饰的历史,却稍有争议。
2、稍有争议的历史
要了解釉下彩山水装饰,先要了解它的历史。釉下彩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可是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而真正的釉下彩瓷应出现在唐代。据说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或写上诗句、文字,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的高温烧制。其后各地窑厂纷纷效仿,从此釉下彩广泛流行,屡屡创出惊世之作。当然,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被世人称为“国瓷”的青花瓷了。但是陶瓷考古界普遍认为青花瓷出现于宋代,也有学者认为还应更早,至少应上溯到晚唐。1983年扬州唐城遗址曾出土一批据认为是唐青花的标本,可惜实物太少,且缺乏完整器物。所以,对于釉下彩的历史,颇有争议,而对于釉下彩山水装饰更不用说了,但是不管这种装饰手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的出现,它的存在,它的应用,使得陶瓷作品更具特色,更显魅力了。说了釉下彩的普通与特殊和争议的历史,当然要说说釉下彩上的山水画装饰了。
3、与众不同的山水
釉下彩山水,作为重要的一种装饰手法,自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值得我们来研究和品味。
山水装饰在陶瓷艺术上的表现,是从它开始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地位时走出来的,逐渐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工艺种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也在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逐渐发展起来。而釉下彩装饰中的山水画甚为丰富,虽然迄今它仍在不停地发展前进,愈来愈多的具有特殊个性的艺人以自己创造性的天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断地使之丰富,使之完美。
笔者认为,釉下彩山水装饰能够形成今天如此丰富的瓷艺种类,必定有其突出之处吧。查阅众多资料,了解到釉下彩山水装饰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首先,在题材内容上,主要由以人物为主旨,山川为环境布景,到人物作点缀,山川为主题,最后到根本不出现人物的纯山水描绘。选材的不断改变和进步,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山水装饰,更加丰富了陶瓷作品,给我们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其次,从它现有的技法上看,由最初稚拙的简法写实,到如今精确的写实。每一步,每一点的改变,都在为釉下彩山水装饰的形成提供食粮,提供动力。也正因为有这些转变,山水装饰才更加动人,更加有吸引力。最后,就是从美学追求上来说了,由写实到写意,由“似”到似与不似之间等等。当然,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美的追求也在增强,对于山水画创作,自然要求也多。正因为有这些压力,才使得陶瓷工作者更有动力,更加努力,不断向前,创作出许多不一样的作品,供我们大家欣赏和收藏。
很多山水装饰,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美观,而是越来越深入人的内心。也就是说,自然山水越来越成为“人化的自然”,艺人以此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情怀。在釉下彩山水画中,有许多民间艺人创造性地描绘出古人在其它画种上从没有的纹样,如:带装饰性的树叶等等。艺人在继承前人的技法上,在吸收其它艺术的长处上,不断创新开拓,值得釉下彩山水装饰在当今陶瓷艺术领域更加丰富多彩。而在内容形式上,抒情角度上,发展山水瓷装饰尤为重要。每一件陶瓷作品都倾注了陶瓷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说,一件好的陶瓷作品,有了内涵才更具魅力。但是釉下彩山水画与其它工艺品以及中国画相比,却有其不同之处。在构图上,会根据不同的器型,选择不一样的绘画方式。在山水画的构图上,与陶瓷造型取得和谐一致,采用了强调宾主、虚实、呼应、开合等法则,符合了美的规律,也符合了人们的欣赏习惯。在选材上,就更加仔细了,大小,多少,都得考虑,相对于国画,较复杂一点。正因为复杂,更显其细腻和不同。所以,欣赏此类作品,能使人胸怀宽畅、通达,滋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自豪感,丰富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釉下彩山水画植根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跃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欣赏价值都是值得陶瓷研究者慢慢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