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志
陶瓷花鸟绘画艺术与其他绘画艺术一样,讲究的就是美,以美来体现它的价值所在。艺术的美是创作者意境的迸发,它是无穷无尽的。笔者的这篇文章是试对陶瓷花鸟画的意境做一个浅述。
先师们有个共同的观点,要学好陶瓷绘画,必须先学好中国画。可见中国画对陶瓷艺术的影响及价值所在。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我国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国之瑰宝。而陶瓷绘画艺术也正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说明了陶瓷艺术已很好地融入了中国画之精髓。
作为陶瓷艺术家,他们对艺术创作有着一定的修养和责任感,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鸟的神态,而是画家内心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花鸟画的产生与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所以很多花鸟画都是以简练的笔力来构成。反映了道家朴实自然的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玄学兴盛的时期,玄学的代表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名士为了躲避政治上的倾轧选择归隐,他们隐居山林,吟诗作赋,山水诗于是大盛,花鸟、山水画也应运而生。这都与道家思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密不可分。当然,花鸟画的发展也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但总的看来主要的还是道家思想。
因种种思想的融摄,花鸟画日渐成熟,“意”与“境”主导着花鸟画的创作,成了中国古代画论的中心范畴,也就是指绘画作品中出现的那种感情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详细来说,就是指一幅画气韵生动与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深邃境界。花鸟画追求意境、抒发主观情感的倾向,主导着花鸟画的艺术发展。意境包括的内容很丰富。王维在山水赋中说:“意在笔先”,这句话很简单的道出了落笔之前必有“意”这个道理。总而言之,“意旨”是画的灵魂。而“意”既指“意象”,又指“意境”。唐诗里的许多诗境并且是画境。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画常常是对象的特征和画家的体会相融合的真实表现。感情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意中有意,味中有味”,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幅情意深厚、表现力强的绘画作品,对欣赏者的确具有深厚而长期的吸引力。
最早提出“意境”一词的是唐诗人王昌龄,在他的《诗格》里提出“诗有三境”,即: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物境一: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指入于诗(山水诗)的那种令人心醉神往的山水美景;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指入于诗的那种切身体会到的“娱乐愁怨”的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以上的论述很明确地指出了“意境”是绘画艺术之魂,是画家经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经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就是作品成功与否的最主要原因。珠山八友之作品,除了在表现技法方面有独到之处外,耐人寻味的意境更是作品不朽的理由。程意亭1939年所作《荷塘水鸟》瓷板画,整体大度的气势与局部工细的描绘相得益彰。密不透风的荷花茎叶与空旷虚无的水塘,灵巧生动的水鸟与静中寓动的花叶所形成的强烈反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过这幅作品的人,无不拍手称绝。作品使人们自然地联想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联想到鸟声伴随着荷塘的水流声,组成了动人的交响曲,以虚写实,画中表现了深邃的意境。
当绘画者进入创作意境时,笔力多为概括、简练。这种概括的取舍,使画面所表达的内涵反而越多越有想象力。以少胜多,这就是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景少而意寡则不可,景少意深则味浓。概括是舍弃不需要的细节,大量去掉繁琐细节,关键在画者胸中画意要浓,随兴抒意,意不在形迹,落笔工中求写,直中含曲,经意而没有经意,变幻多端,从一些传播至今杰出的陶瓷花鸟画中可寻览“意境”笔力的功用。笔力虽简,形象效果却极为丰富。这是画者在复杂现象中单纯简练地提炼了造型法则,如花鸟的勾描、渲染、枝叶草虫的皴法、点簇等,表现情况愈单纯,简练效果愈佳。由小见大,以少胜多。景物中的某些局部亦可大胆省略,这样留下的空白不是无画,而是有画,是更为主要的画。画留有空白,仅有数帆,感觉却如天水一色。浩淼无际,意境深远,给观者带来无穷的想像。如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刘雨岑的陶瓷花鸟画作品,寥寥数笔,境大意深,每一笔画中均具有最丰富的内涵。
在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中,花鸟绘画形成了本身固有的根基,陶瓷花鸟是陶瓷艺术的精粹,这门艺术非常精粹,它本身便是一种文化,它又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这是文化与艺术的撞击,撞出了灵魂的火花,这种灵魂实际就是“意境”在发酵。如刘雨芩先生的花鸟,就能哲出这个道理,他的粉彩花鸟灵动性特点显著,精细之中不刻板,笔情墨趣颇足,又能较好地把握粉彩料色的肌理变化,用以表现禽鸟茸毛的质感。 “意”是画家情感、抱负的主观创意,“境”是生活物象的客观反映,意境是由这两种方面的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
电话:13177639111 1397989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