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引热议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热议。以房养老,从金融角度看,是进行“倒按揭”,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综合评估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养老金,房主或者继续居住,或者租住其他更低廉的老年公寓。
叶檀:以房养老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在于房价、老年人退休成本、人均寿命评估问题、风险无法评估。在风险难以定价的背景下,在中国最适合的可能是市场化的以房养老模式。考虑到城市户籍老人在当地多有一套甚至一套以上住房,发展合规的房租市场,由市场给予老人租金报价,补贴养老金不足部分,租金上下随行就市。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核心是政府要加大公共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这是我国政府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的重要信号。但是,一些媒体与公众却并未关注其主体内容,甚至将其误解为政府是在推卸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这显然是极不准确的。
复旦大学石磊:“以房养老”在西方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如果在中国实行的话,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制度限制,一,我们有70年土地使用权的制度,而你这个房子本身从拥有使用权到开始“以房养老”已经折损很多时间了。二,现有房屋的将来要依靠房屋养老的人,未来的预期寿命可能还很长,但事实上,在还没有能够真正产生反向抵押功能的时候,房子和土地就已经到期了。
周天勇:如果不解决70年房屋产权的问题,“以房养老”都无法操作,就算可以调整为200年或500年也是同样的问题。总的来说,基本的养老制度还是得先建立比如说养老金制度。政府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社会保障资,居民按照年限交养老金,退休后,政府再支付基本的养老费用。
易宪容:21世纪以来的房地产价值上涨,让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有了通过“以房养老”的可能。以一套价值200万的房产为例,通过反向按揭,每月估计能领取1.5万的现金。在现在的一线城市,老人拥有价值200万房产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每月能够有1.5万现金流水的退休家庭却屈指可数。
刘蕴华:此次“以房养老”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很好地解决老有所养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使养老资金的来源变得更加多渠道化,有效地保证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和购房养老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真正实现了养老保险金“从养老中来,到养老中去”的新型循环机制。
上海自贸区正式设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促进作用。
李剑阁:上海自贸区承担着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行政精简化四项使命。在目前全球高达5.3万亿美元的日均外汇交易量中,人民币日成交额已扩大至1200亿美元,首次进入了全球十大交易最频繁货币的榜单。相信自贸区这一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将成为人民币可兑换的引擎与平台。
刘利刚: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一定要使中国国内金融改革加速。从一些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来看,建立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机制,比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才会产生。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在进行国内金融改革,同时进行资本账户改革的过程中,60%的国家都出现了一个国内金融的危机,因此,上海自贸区对中国金融稳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带来挑战。
沈明高:对于跟香港的关系,上海自贸区完全可以高调宣传自己的角色和未来要承担的作用,实现改革成功,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对香港来说是最大的红利。上海自贸区跟香港是有分工的,上海自贸区的特点是开放,是向外,而香港的未来增加竞争力是向内,因此上海自贸区不会取代香港,反而会使香港更具竞争力。
连平:自贸区建设可能带来的新机遇。第一个是贸易,因为自贸区的改革肯定会使得贸易更加便利化,带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出口加工等等这些方面的业务发展。第二个是航运,它会涉及到包括港口、物流等等这些方面行业的发展,会对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形成推动。第三个是金融,包括金融的改革,从金融业来看,银行的离岸业务会得到发展。
吴晓灵:上海自贸区对于中国的意义而言关键是两点:第一,是中国寻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道路,特别是在服务贸易领域和投资领域中要进一步地对外开放。第二,中国未来的改革不是寻求地方的政策突破,而是应该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
邵宇:开展离岸业务这仅仅是第一步,全球的金融中心的发展都是从典型的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分离开始,再就是离岸和在岸的渗透。比如海外居民的钱可以跨过自贸区边境,投到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这叫做单向渗透。双向渗透也就是居民的投资,不管是以公司的形式还是个人的形式,可以到自贸区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