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敏 韩红英
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青海省湟中县山区具有代表性的44所中小学体育师资配备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结构不合理,兼职教师比例较高;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机会少,体育教学目标偏离,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要性认识不清,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贫困山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广泛持久开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师资 山区中小学 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16-03
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过程中,城市大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而对于农村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的实证研究更少。学校体育教师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具体落实者和实践者,西部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环境、交通、经济、教育资源等限制,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一直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因此,如何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对于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个案,通过对山区学校在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体育教师配备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山区学校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政策建议,并为西部其他贫困地区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围绕山区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师资配备保证问题,确定经济发展较落后的湟中县44所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山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 青海山区中小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
2.1 体育师资力量
被调查的44所山区中小学共有34644名学生,体育教师共236位,其中体育专业学科教师88人,占总人数的37.29%,非体育专业的兼职教师148人,占总人数的62.29%。44所中小学,有4所初级中学和8所小学只有1名专职体育教师,还有12所小学和3所初级中学没有专职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配置情况不容乐观,有27.3%的学校体育教师在1人以下,而34%的中小学无一名专职体育。
2.2 性别、年龄结构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年龄构成的比例状况。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是否合理,更凸现每所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状况,年轻教师具有旺盛精力与老教师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匹配,老中青教师结构是否合理,从体育专业技术的教学到教学理论的升华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4所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男教师78.67%,女教师占21.33%。调查表明:25岁以下的专职体育教师占6.82%,26-35岁的专职体育教师占46.59%,36-45岁的专职体育教师占43.19%,46-55岁的专职教师占3.41%。这些数据反映了该地区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年教师较少。这样的队伍结构有利于体育教师活力的显现,但也隐存问题,由于中青年体育教师过于集中,今后在职称评定、队伍管理、人员流动等方面可能会因某年龄段人员过于集中而带来一些结构性问题。
2.3 学历结构
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是指教师中具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的人数比例,代表一个人曾经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和知识的标准之一。同时,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中小学的教师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高中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的学历。调查表明,随着体育教师在职函授和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工作力度的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还有近70%的为专科及以下学历,因此,青海山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亟待提高。
2.4 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现状
被调查的14所中小学中,体育课教学中没有教学大纲的占21.42%(大部分是小学),有教学大纲的学校占78.58%。在有教学大纲的学校中,体育教师完全按照体育课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的占21.34%,部分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的占64.35%,完全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的占14.31%。另外,兼职体育教师除一周3-4节体育课外,其他课程的工作量一般在9-12节以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也是导致教师应付上体育课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至于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准备体育课教学,上课中随意性较大的现象尤为突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体育课教学大纲在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中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5 教师的教案情况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指教学前预先拟定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个好的体育课时计划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保证。尽管每个学校通过定期检查教师教案、组织开展各学科中青年教学竞赛等手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同时,在教学评估时也将教师教案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参考。但是,调查结果显示,30.16%的教师每节课都写教案,有62.70%的教师上课偶尔写教案,7.14%的教师上课从不写教案,体育教师教案设计和教学研究上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对于编写教案还没有被引起重视,缺乏责任感,影响教学质量。
2.6 课外体育活动总体实施情况
被调查的学校中,课外体育活动总体实施情况较差,35.71%的学校没有开展课外体育活动,64.29%的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主要以学生自己玩为主,其中缺乏教师指导,影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占26.43%。
3 制约贫困山区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的主要因素
(1)根据调查分析,近年来,青海山区体育教师队伍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和趋势:年龄结构中年化;性别以男性为主;高学历教师较少;高级教师较少且主要来自于高龄教师;工作量大、开展情况不理想;学术水平较低;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精力投入少。
(2)专兼职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机会少,体育教学目标偏离,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要性认识不清。青海农村学校体育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但由于专兼职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机会少,体育教师在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体育活动开展的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重竞技体育的学校体育观普遍存在,“达标”、“技能”、“名次”等对竞技体育的吹捧抹杀了个性教学,与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的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宗旨相背。尽管一直在倡导“健康第一”、“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但贯彻和落实到实践中,尚有一定的距离,不仅无法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甚至连正常的体育课也受场地器材、师资配备等的影响而难以开展。
4 建议
(1)加强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规划实施“新世纪园丁培育工程”,实行教师支教、轮岗和交流制度。以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体育教师教育培训,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建立教师队伍激励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建设的管理机制和导向机制,发挥教师职称评审的杠杆作用,促进优秀教师队伍由城镇向农村、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的合理流动,充实边远贫困山区学校的师资力量;落实支教制度,有针对性地选派城镇骨干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鼓励教师到边远贫困山区学校任教;规模较大、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到相对落后的学校支教,加大城乡教师轮校代教、交流任教的力度,促进薄弱学校师资不断优化。
(2)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课程改革,丰富教学内容。结合贫困山区中小学体育现状,相关部门组织人力大力开发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利用地方性资源而设计成地方性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即对藏族的锅庄舞、回族的四门拳、角力、花样跳皮筋等民间体育项目的收集、编排,它不仅打破长久以来我国课程统一性过强且多样性与选择性较差所导致的地方性课程长期处于相对薄弱或缺失的状态,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理论的完善有所支撑,能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改善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及活动内容,同时对民族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以青年教师为主,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层次;继续强化教师学历培训,对学历未达标的教师应采取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委培等形式促其学历达标。在教师职称晋升上,各级教育和人事部门应根据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特点适当放宽晋升政策,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加强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考核。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积极参与新课标的研究与应用,努力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