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陆文江
日前,针对吉林长春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爆炸、吉煤集团八宝煤业公司瓦斯爆炸这两起特大事故,国务院依法依规作出了严肃处理:35人移送司法,其他73名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吉林两位副省长和一位副省级干部受到处分。处理力度之大、问责范围之广、牵涉层级之高,在近年来是不多见的。
仔细分析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调查结果,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突出对管理原因、管理责任的分析与反思,条分缕析、浓墨重彩地铺陈开来,而对电线短路、采空区漏风等直接原因则一笔带过。这种详略笔法,既来自于事实本身,更体现了深刻反思、直面问题的决心。这与严肃的处理结果,在理念上也息息相通。
在继续追查事故的同时,国务院也要求各地吸取教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那么,这次事故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安全生产管理极其混乱”,或许还只是浅表原因。更值得反思的,是工厂对劳工权益的极端漠视。这场大火事故,以最惨烈的方式,揭示了那些工人们平素过着怎样缺乏安全和尊严的生活。
事故之后,很多媒体还原了工人们的日常境遇:上班就锁门,没有任何保险,没有安全培训,有的是经常罚钱……工厂多数大门上锁,是造成死伤惨重的重要原因。至于锁门原因,有人说是防止员工老上厕所,有人说是因为怕员工偷东西。不管具体原因是什么,这种“锁门作业”反映的是T r对劳工尊严和权益的漠视。
在这些工厂老板眼里,工人不过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只要流水线能正常运作,他们的安全和尊严,就能被无情地忽视。而今的大火事故再度警示,如此工作环境潜藏的危险,到底大到了何种程度。
相比于经济发展速度,中国产业工人权益保障的提升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吉林德惠大火,应该烧醒这个社会的良知,成为改善中国劳工权益的一个契机。
一百多年前,纽约三角内衣厂一场大火,女工们像布娃娃一样从着火的楼上跳下,然后,摔死在路边。这个悲惨的事件直接带来了消防制度和劳工权益的改善。还记得。在上海静安大火的时候,人们曾经频频提起这个故事。在今天,吉林德崽大火,120名产业工人被烧死,舆论又再次提起了这个故事。不知道,今天的道歉和检讨,乃至通过事后的追责、反思等,能否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不再让公众有这样追索的机会。
习近平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次国务院对吉林两起事故的大规模问责,用动真格的行动画出了这条“生命红线”,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各地正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治理隐患。但愿有关方面能引以为戒,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查出问题实行“零容忍”,从而把严厉问责的警示效应不断放大。
面对这一场火灾,道歉和检讨是必须的。把目光再放远一点,突击整治只是治标,让安全生产成为一种常态方保无虞。这既需要完善从日常监管到应急处置再到事后问责的一整套机制,更需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把确保生命安全作为一切发展的铁定前提,用权利法则去制衡利益逻辑,实现发展方式向敬畏生命、维护权利的转型。只有这样,安全生产的基础才是坚实的,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才是有质量和价值的。(来源:综合2013年6月7日《新京报》和2013年7月8日《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