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天冬 董猛
摘 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得到迅速地发展与普及。它不仅顺应了现代人的快捷生活的需要,还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及生产力。本文简要阐述目前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技术热点;发展
1 我国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技术
1.1 3G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早已成为当前无线通信产业中的热点。目前,全世界正积极应用此项技术。
首先,从技术来讲,3G已发展为比较成熟的主流技术。由于CDMA2000技术具有的平滑演进特性,因而比较容易进入3G。对于TD-SCDMA,尽管还需在技术层面加以提升,不过由于它在国内得到较好的应用,拥有庞大的市场受众,因而也得到广泛的应用。WCDMA由于以前版本频繁更新,而极大制约了商用发展。目前,通过改良后,基本确定了主体标准而稳固了自身的商用规模。
其次,当前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运营商都把战略目光转向了3G网络的部署及建设上。我国的3G移动通信技术也以跳跃式地方式得到实现。目前,国内把三大制式交给几大电信运营商,使他们在市场上形成共同竞争的局面。因此,3G技术的商业应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全面铺开。一些运营商在3G方面拥有的用户数量形成急速增长的趋势。国内在CDMA2000与WCDMA两块发展更为迅速,已基本覆盖全国范围。
1.2 推广应用3.5GHz技术
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MMDS,有很多优点,该技术在国内得到顺利地推广。因此,MMDS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也成为当前业界内的焦点。
1.3 宽带无线技术WiMAX
此项技术又称为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具有高带宽、覆盖远等优势,正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新宠。它的技术标准是IEEE802.16。从发展趋势来看,它不能取代3G技术。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自身的特性决定。它无法如公众移动特性一样,实现广域漫游、终端便携、安全性等。二是相关标准还不完善。三是尽管具备较强的数据传输能力,但缺乏对于实时话音业务的有力支撑,从而影响了在公众移动通信方面的推广应用。
1.4 无线载波通信技术UWB
作为一种时域通信技术,UWB通过超短周期脉冲,将信号以0或1的形式发送出去,而未采用载波方式,从而不同于当前的无线通信技术。脉冲调制形成的信号属于超宽带信号,谱密度极低。信号的中心频率保持在650MHz-5GHz左右,平均功率是亚毫瓦量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拥有多个可利用信道。因此,相比CDMA系统,该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如成本低、功耗低、速率高等。从发展趋势来看,该技术由于高速、窄覆盖,比较适合构建家庭的高速信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蓝牙有所冲击,不过不会对目前的主流技术形成真正的威胁。也可以说,它是对当前的移动技术与WLAN技术的有力补充。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2.1 不同通信技术相互补充与融合
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尤其是在覆盖范围、使用领域、传输速率、技术水平等方面。在具体的运用中,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把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构成一体化的无线通信网络,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服务水平与服务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捷。
⑴3G技术不断趋于完善。当前,3G技术正成为无线通信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随着该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用用户也会日益增多。我国必须立足实际,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动3G技术的发展。
⑵无线通信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有效结合。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无线通信技术的覆盖范围,并极大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基本应用于固定环境中的高速接入。要实现两种技术的融合,开发商应充分结合二者的技术特性以及应用范围,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目的。
⑶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NGN的有机融合。就NGN技术的发展趋势而言,固定网络会朝着信息化、高宽带化的信息通信方向发展。因此,基于这一发展背景,无线通信技术的相关传输方式便会得到广泛地应用,从而促进NGN技术的发展。实现系统化的技术整合,促进固定无线通信技术一体化的形成,充分发挥出不同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作用。不过,这个发展趋势要经历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技术、资金、人力方面的投入。
2.2 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其它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进而形成很多新技术,扩充了相关的服务内容。这样,拓展了更多的用户群体,也打开了更多的市场,延伸了无线通信技术的产业链,使该技术向着产业化、商业化的方向发展。
2.3 获得政府的有力支持
为了加快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步伐,提高科技含量,政府应为该技术的经销商与开发商提供更多的无线频率资源,并帮助有关企业构建合理的商业发展策略与市场规划,建设无线通信网络,从而实现对不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并且,政府还应充分起到市场调控的作用,强化对这块市场的宏观调控,从而确保无线通信技术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申林川,翟壮.析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无线互联科技,2013,(3).
[2]姚蔚.无线通信技术动态发展的前景和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