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在兰田村揭牌 农业部决定在原有11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再增加几个培训基地,福建省泉州市兰田村是其中之一。从2007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选择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村,采取“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培训模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近2万名各类带头人。
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今年培训1万人 重庆市农委近日印发《重庆市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方案》,2013年在全市较大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培训任务1万人以上。培训机构可以是试点区县的农广校或其他具有职业农民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提倡通过竞争机制由区县农委确定。
阳光工程创业师资培训班在东西湖区举办 由农业部科教司委托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2013年第一期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创业师资培训班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开班。来自北京、天津、山西等16个省(市、区)和新疆兵团的60名阳光工程创业培训教师参加了为期10天的培训。
中央农广校搭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远程教育平台 中央农广校利用覆盖全国的卫星远程教育和“农广在线”互联网络平台开办农科讲堂,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30多期,参加直播培训和在线学习人数超过百万。被列入农业部网站的《农科讲堂》栏目,近日获得2012年度中央国家机关网站特色栏目荣誉称号。
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范研讨会在京召开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京组织召开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范研讨会。会议研究了《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范》及相关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
四川省校开展基层骨干农技人员岗位培训 四川省校近日承办两期阿坝州基层骨干农技人员农技推广岗位培训。2013年四川省农广校系统除省农广校外,共有31个县(市、区)分校被任命为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承担当地骨干农技人员培训任务。其他分校也积极承担各市的普通农技人员农技推广岗位培训任务。
教师培训将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型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围绕培训模式改革和培训质量提升两项核心任务,提出指导性意见。
国家开放大学聚焦“六网”建设 建立新型学习模式 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筹备建设的国家开放大学,一年来按照“需求引领、应用切入、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思路,聚焦“六网”建设重点(网络核心课程、网络教师团队、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测评、网络学分银行、网络孔子学院),搭建远程教育技术支撑平台,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取得积极进展。
“2+2+1”职教人才模式启动 甘肃中职生读研不是梦 甘肃省决定全面启动“2+2+1”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人才培养路径,今后中职生考研将不再是梦。
上海5%中职生可获奖学金 优秀学生高考最多可加20分 2013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职校本市奖学金评审启动,5%中职生可获奖学金。获得上海市奖学金的学生可同时享受免费教育和国家助学金政策。优秀中职生报考高校,可享受高考成绩加6分到20分不等的政策。
福建明年实行高职入学考试 对中职校和普通高中设不同考试课程 从2014年起,福建省整合“高职单考单招”、“高职自主招生”、“中职推免”等,设立“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并于今年12月底前后组织第一次考试。
袁隆平称3年内或将培育出亩产逾1千公斤超级稻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透露,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有可能提前至三年内完成,将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的超级稻新品种。目前我国杂交水稻有2亿5千万亩,每亩产量在500公斤左右。
我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 农业部近日公布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等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