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接受《中国图书商报》采访时表示:内容生产的创新,包括三方面,一个是作者问题。作者是内容生产创作的主体,是第一位的。二是出版者的创新。出版社要考虑在出版创新方面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来帮助作者进行内容创新。出版者担负有内容生产创新的责任。出版者有出版权、传播权和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些需求信息会对作者产生影响,有的会受到引导。因此,出版者在一定意义上是与作者协同进行内容创新,发现作者、发现文稿、策划选题并组织内容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三是我们要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创新。就要给读者做好服务和引导、推介,这样才能完成整个创新的过程。由此可见,出版者在内容创新中应当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数字出版冲击下,如果出版者只是一般的拷贝,那么在作者那里出版者就没有权威性和助推力,在读者那里没有了公信力和吸引力。特别是权威性,对作者而言是很重要的,而公信力对读者也是很重要的,这两点对图书市场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在出版链条上不被边缘化的必要保证。在这种转型期,出版社尤其需要对于内容的精准把握能力以及有效的推介能力,这将是出版业决胜的核心能力。
何奉芹: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合并。增强文化实力
何奉芹在中国青年网撰文: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合并,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和质量的要求。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合并,将两者职能职责重新梳理,科学划分,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无疑是大有裨益。
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合并,是多维体的结合,将推动建成现代传播体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传统的平面宣传、书籍出版受到网络多媒体的冲击,影响力大大削弱,然而在人们心中,虽然需要“快餐传媒”适应快速的生活节奏,也需要“慢拍媒体”释放压力。现代化的传播体系,不是单一的多媒体时代,也不会是低效率的平面模式,而是两者的结合。建立现代化传播体系本身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所需,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的合并就是为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所做的“粮草先行”举措之一。此外,应当看到,建设现代化传播体系,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也具有重要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文化宣传的不重视、文化品牌意识的淡薄等原因,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在两种文化的角逐中一度被西方文化占领上风,传统文化遭到质疑。如今两大部门合并,在传统文化宣扬和强化方面必然效益增强,长远来看,这对于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也是有所助益的。
关海山:“无用”之书也当读
文学评论家关海山在《山西日报》撰文:书的分类很多,但是在人们的内心里,总是直截了当地把书分为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什么是有用之书呢?比如,各类学生教材、教辅,考职称、考公务员的参考书等,可以让读者从思维意识到行为准则立竿见影地发生变化,这些书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反之,像历史类的、哲学类的、文学类的书,既不能让人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又不能让人们以此来挣钱得利,就属于“无用”之书。
但是,“无用”之书果真就无用吗?这些书并不能让人立刻掌握一种生活或工作的方法,但是,它们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这类书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不知不觉中,它可能让你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新的、更加通透的认识,它可能让你思考问题具有更加灵动的机变。
真正的无所求的长期阅读,将教化人们心态平和,让人们面对任何事情都可以理性地、多向度地去思考——这种看似无用的读书最大的好处便是,避免使人变成工具,而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蒋德均:网络不是文学的救星
宜宾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蒋德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尽管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性事件,但它只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审美属性。无论纸质媒介也好,电子媒介也罢,还是多媒体技术也好,它们都只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一种媒介或载体、一个平台或途径,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依然是创新与唯美。
当然,网络写作可以根据写作者写作意愿和美学追求,自由地加入音乐、绘画、游戏、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使文学艺术获得全新的活力与生机。然而,它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也使其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广遭人们诟病。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的到来,文学艺术的传播方式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但我们始终认为,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仍取决于它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