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珍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指标。课改专家、华师大崔允郭教授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在学习上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目前的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造成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为有效教学提供支持。下面我就对在平时教学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的几种有效性缺失的现象加以分析和思考。
【现象一】教学理念跟不上,备课不完善,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1.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滞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2. 教学目标设计不完整,基本表现为注重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设计,缺少情感目标的设计,缺少对学情和教学策略的分析。3.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准,缺少对重难点知识教学落实的方法及过程。
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习或理解不深刻,总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另外,对教材的实质内容理解不透,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课堂教学连贯性及课时教学衔接性较弱。
对策: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指导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在进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设计完整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2.重点和难点的定位。3.学情的分析。4.教学策略的分析。5.教学过程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媒体的使用和课堂活动的设计等。现行的新目标英语教材给教师处理教材和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也对教师把握教材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现象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操练、实践的全方位英语学习的交互环境。但从目前多媒体与农村英语教学的整合情况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师课件制作、多媒体使用能力有限,对课件持“拿来主义”态度和滥用多媒体等等。2.农村中学多媒体硬件设施滞后。3.许多教师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依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旧教学模式。
分析: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教育信息化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许多教师倍感压力。有的教师会及时充电,不断学习;有的教师则因循守旧。许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没把握好“适合、适度”的原则,课件设计一味追求媒体效果,忽视媒体的辅助地位,忽视了媒体在课堂中使用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对策: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是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其次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熟练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操作和实用型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 Flash等),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避免对课件的“拿来主义”;再次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避免滥用媒体。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能否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尝试,积累经验。多媒体如果使用得当,能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与学的渠道,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象三】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或对子活动,随意性过强,对给学生讨论的问题缺乏设计,合作活动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小组中往往是个别学生唱独角戏,小组汇报时往往只代表个人的观点,合作学习浅尝辄止,功效低。
分析:问题的根本不是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而是教师误以为“合作”就是“对子或小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本应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却往往变成无为的旁观者。活动中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看不到学生之间任何思维的碰撞,看不到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大家各自为政,处于分离的状态,徒具合作学习的外壳,却没有合作学习的实质,结果这样的合作学习常常是流于形式而无实效。
对策:课堂组织形式最终是为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出于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性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合作不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的合作不充分;角色落实不到位;教师的评价不全面等。因此,教师除了要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应努力提高自身及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加强合作学习的氛围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另外,我们还应该像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晓堂教授讲的那样,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同时,还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和机会进行独立的学习,独立地完成任务。
【现象四】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每当学生参与并完成了一个课堂活动后,教师就让全班学生齐鼓掌或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如“OK”“Very good”等,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教师经常不假思索地随意表扬,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随意应付,使评价失去了应有的效度和作用,最终“有效评价”变成“夸奖鼓励”。
分析:尽管教师使用了“OK”“Very good”之类的评价语,但只要细心聆听就会发现,教师们使用的评价语非常单一,没有针对每位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具体有效的激励、适当的总结与纠错。另外,台下的学生是否在听、听到了什么、听懂了多少都无从知晓。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主体效能发挥从何谈起?没有了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馈,课堂教学也只能是低效或无效的。
对策: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表扬,而是指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注重评价语的多样性,并认识到其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避免评价流于形式,评价语单一。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用语。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也可诱导学生自己纠错,多用期待性评价。这样既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不能逐条列举,在此仅抛砖引玉,望各位同仁归纳分析,并尽量避免,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脚踏实地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教学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