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装备制造企业战略视域下的人才队伍建设

2013-04-29 17:43王华
理论观察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战略

王华

[摘 要]人才是立企之基、兴企之本、强企之道,优质高效的人才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当今,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越来越被更多的企业认可和关注。在国家经济稳步发展,铁路运输行业备受瞩目的时期,铁路装备制造企业梳理清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行业发展、企业战略给人才队伍建设带来的新需求和新挑战,制定适宜的对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关键词]装备制造企业;战略;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076 — 02

当今,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人才的竞争,谁占领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已成为企业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多年来,以齐轨道装备公司为代表的铁路装备制造企业,愈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人才培养、使用、管理、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为企业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并且已经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大显身手,人才兴企的作用不断显现,人才强企的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铁路行业高速发展,带动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行业内相关企业都在实施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均跃跃欲试打造世界级企业。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人才资源紧张的现象充分暴露,人才的结构性短缺、素质能力的不适应充分体现,距离世界级企业人才需求仍存较大差距。

随着铁道部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部门的职能回归,必然使企业走上市场的最前台,在一个开放式的市场环境中推进企业发展无疑充满了诸多的变数。因此,培养和造就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是企业不断深化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力资源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以人才的优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铁路装备制造企业战略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跻身铁路货车制造业世界级企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齐轨道装备公司等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高端铁路货车产品研发和输出为重点,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良性互动,密贴用户需求,实施个性化货车设计,企业已经巩固了澳大利亚传统市场地位,还成功打入哈萨克斯坦、蒙古、新西兰等新兴市场,与世界知名矿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世界铁路货车领域的重要供应商。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反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同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成本管理水平、技术服务以及商务运行模式等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企业探索从传统的国际贸易向国际化经营运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现阶段,随着国际化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展,企业国际化人才紧缺,特别是懂商务、通技术、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匮乏。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延续,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难度和风险不断加大。打造世界级企业需要世界级的人才队伍,因此,在“走出去”的同时,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二)领航国内铁路货车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从铁路货车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经过几十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具备较好的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能力,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品牌产品,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比如转向架、重载车钩、车体等技术已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进入“十二五”以来,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再次掀起了大项目建设浪潮,各企业产能大幅提升,整体工艺制造装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未来几年情况看,通过国内铁路货车研发平台、疲劳与振动试验台等项目建设,必将使产品设计、模拟仿真分析、试验研究的平台和手段更加先进,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然而,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不仅缺乏模拟仿真分析、试验研究相关人才,而且现有研发人才队伍也面临结构优化、素质能力提升的问题。同时,研发、工艺等方面专家的能力、水平均需提升,结构、梯次均需优化。因此,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货车研发队伍,引领国内铁路货车行业发展,对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搭建人才培养工作平台

1.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企业应弱化传统的干部、工人管理方式,深化员工岗位管理,推行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管人员、技能操作人员三大系列人才队伍同步发展的管理模式,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拓展员工发展空间,明确员工发展方向,促进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步。

2.落实人才培养管理职责。企业应建立自上而下、开放式、全员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明确人才培养职责。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专家、高技能人才,均赋予其相应的人才培养责任,形成“上至最高管理层,下至中间管理层、普通职工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人才培养工作全员化。

3.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管人员、生产技能操作人员三大系列人才队伍采用不同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

4.明确人才培养工作流程。确定人才发展规划和员工能力提升计划的制订、实施、效果评估,以及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与总结等工作流程。

(二)完善员工培训工作体系

1.加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一是建设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分期分批开办高技能人才任职资格培训班和能力提升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技能水平。二是结合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组建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政策鼓动、项目带动、课题任务推动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攻坚克难、优化生产、技艺传承、技术交流等方面作用,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2.加强培训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建设。一是整合企业内外部优势教学资源,分系列、分层次、分岗位设置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二是注重加强内部隐性知识的挖掘与传承,建立内部讲师体系,逐步建立内部讲师培养选拔机制,健全管理、考评机制,将内训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针对各类培训课程,建立完善外部讲师师资库,满足企业培训发展需要。

3.加强培训载体建设。引入网络课堂管理方法,明确网络课堂日常学习、学分管理及考核要求,按季度、年度评选优秀学员,有效提升学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规范网络课堂管理,满足员工个性化学习需求,解决工学矛盾,提升员工学习效果。

4.建立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评价机制。制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考评指标,明确考评内容、考评标准、考评方式及考评程序,同时将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能力评价和绩效评价,作为领导干部培养、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完善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1.建立健全以考核评价为基础,与岗位责任、风险和工作业绩相挂钩,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一是对中层管理人员应实施年薪制度、风险工资制度等,通过健全薪酬制度、强化业绩考核,使领导干部的薪酬水平与经营业绩、岗位责任及风险紧密挂钩。二是对一般技管人员应实施岗位工资、绩效津贴等,实现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三是对生产操作人员,应实施计件工资、生产奖、技能津贴等,提高广大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广大职工能干事、多干事、干好事。

2.创新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无形激励机制。一是通过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打破干部与工人的身份壁垒,疏通人才成长晋升网,辅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同时针对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职务津贴、技能津贴、延期绩效奖励等薪酬待遇。二是对各类人才在带薪学习、培训、休假、出国进修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激励办法,形成有效激励效应。

(四)加强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

1.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效率,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人力资源信息,打造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为科学规划、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支持。

2.通过信息化手段引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通过流程优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将业务人员从冗繁的行政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用于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3.通过信息化手段引入,搭建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系统,整合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将员工基本信息、成果信息、专利信息、荣誉信息、能力评价信息、绩效评价信息、培养与培训信息等均纳入员工个人档案,对员工信息实施高效、准确管理。权限用户可随时查询和维护员工信息,确保员工个人信息数据更新及时、准确、完整,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4.通过信息化手段引入,规范成果管理工作。明确项目立项、成果鉴定、积累等工作流程,实现成果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提升企业知识管理水平。

5.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引入,运用先进数据分析工具。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模型,对企业人才总量、结构、能力、需求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数据分析,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五)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1.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营造重视人才、支持人才、依靠人才、服务人才的文化氛围,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真正把人才成长与公司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构建健康、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

2.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通过职业理想、职业作风、职业道德教育等方式,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促进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提升,增强各类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秉承以员工为本,融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于一体,倡导“我与企业共成长”、“成才无止境”等人才发展观念,同时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植入企业文化中,使之成为公司企业文化之精髓,形成强大精神动力。

(六)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加强人才考评机制建设,建立以岗位责任为基础,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细化人才评价标准,量化人才评价指标,用能力和绩效评价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人才潜能。按照国家相关工作要求,推进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建设,整合企业既有考评资源,建立领导干部、专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绩效考评体系,确定各岗位KPI及各类人员能力评价要素,定期组织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作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合理使用的重要依据。一是确定评价方式。采取个人评价、领导评价、民主测评和绩效指标(KPI)考核等多维度考评方式。二是明确评价内容。整合企业既有考核评价资源,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三是确定评价职能分配。为保证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坚持分级实施原则,个人对工作业绩进行自评价,上级领导确认,用前公示;上级领导对工作绩效和素质能力进行考核评价;职工对职业素养进行民主评价。

〔责任编辑:郭梅东〕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建设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精益管理理念下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公共图书馆联盟与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