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千万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之痛

2013-04-29 15:51:58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3年6期
关键词:户籍农民工城乡

5月9日,全国妇联发布报告称,截至2010年,中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 683万人。其中,有近205.7万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

9 683万儿童处于留守和流动状态,意味着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得不到父母的照顾,或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两点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深远的。有限的学术研究也表明,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留守儿童,其社会适应总体水平低,自尊低、孤独感强、抑郁高、社交焦虑高。心理失衡容易导致他们人格扭曲、道德堕落、行为失控或者有犯罪倾向。

“少年强,则中国强”。近亿儿童处于非正常的成长状态,他们的明天在哪里?中国的明天又在哪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你的梦、我的梦,那谁来给亿万留守及流动儿童一个多彩的“中国梦”?他们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和城市孩子一样,与父母朝夕相处,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些城市孩子习焉不察的权利,在他们眼中往往遥不可及。

留守及流动儿童现象,是城乡发展失衡以及城乡户籍二元制叠加累积的结果。资源过分集中出现在城市,导致城市成为“资源洼地”,其中也包括人力资源。年轻的农民们为了获得更丰厚的收入,不得不离乡别井,只身(或夫妻)来到城市,而将孩子抛在了农村;而眼中只有“人口红利”的城市显然没有做好全盘接纳他们的准备,以户籍为壁垒,筑起一道道“城墙”,将城市公共产品圈起来,拒绝外来人员染指。别说义务教育如坚冰一块,罕见松动,连异地高考也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难有真突破。

那么,是不是打破户籍壁垒,让农民工随意在城市入户,并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位,就可以彻底消除留守儿童现象呢?恐怕也没这么简单。农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收入较低微的工作,这种生活状态及收入水平,显然不足以保障他们的孩子在城市里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享受优质的教育。还有一个问题,许多新生代的农民工,哪怕将孩子送回乡下,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回到农村生活。因此,亿万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道综合题,需要多种力量发力,多层次介入,多角度求解。

农村,政府要加大投入,搞好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区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镇村设立专门机构及人员,负责对留守儿童进行临时监护;创设条件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进来,共同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城市,要逐步放松户籍限制,放开廉租房申请,开放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提供方便。从更宏深奥远的角度把切,还是要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中西部差距,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让广大农民不必将进城打工当作提高收入的唯一出路。

(来源:《广州日报》)

猜你喜欢
户籍农民工城乡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13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