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兰
广州市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指导思想是:要让学生有情可抒,表达真正有个性的见解与感悟。反对华而不实、虚情假意、生搬硬套的文章。那么如何才能点燃学生的深情,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呢?朱自清说过:“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因此笔者认为首先从源头抓起,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使他们有情可抒。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写出动人的文章,可常常事与愿违。学生总向老师抱怨:不是不想写,而是想不出写什么,总觉得什么事都是不值一提的。其实学生不明白,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淡如水的,细微的感情也十分珍贵,关键是能否抓住动人的瞬间。笔者认为原因是方方面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因素。
1.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文章的人文情感内核,忽略了学生情商的培养和提升。
2.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过多,使他们养成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很少从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也未能深切体会家人的体贴与关爱,有的甚至觉得长辈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不懂珍惜。没有感恩之心,又怎能写出拳拳深情?
3.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暴力等不良信息充斥电视、网络等媒体,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高,易受其冲击。
二、对策
针对以上几种不良现象,我们可以从各方面实施相应的对策。语文是感性的,语文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对情商提升的优势。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课本的资源、课外的经典阅读、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应的写作练习等,都可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点燃学生的写作深情。
第一,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巧妙进行情商教育。
初中学生的性格还没定型,可塑性较强,所以我们在上课过程中应注重从各方面加强思想熏陶,使学生有更多体验情感的机会。三年的语文课本融汇了各种题材的文章,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有表现亲情的;有表达理想信念的……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厚的感情,能陶冶人的情操,笔者把课文进行分类整理如下:
1.爱国话题:
(1)七年级:《最后一课》、《木兰诗》、《邓稼先》。
(2)八年级:《藤野先生》、《山坡羊潼关怀古》、《岳阳楼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九年级:《渔家傲秋思》、《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亲情话题:
(1)七年级:《散步》一家三代人之间的爱;《爸爸的花儿落了》父爱;《风筝》手足情深。
(2)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心地善良、热心助人;《背影》父爱;《藤野先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我的母亲》克己谦让、宽容善良;《再塑生命》对老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3)九年级:《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父爱;《我的叔叔于勒》亲情的可贵和人生的价值取向。
3.理想信念话题:
(1)七年级:《紫藤萝瀑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音乐巨人贝多芬》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被厄运吓倒,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丑小鸭》保持梦想,不断努力,终会成功;《登上地球之巅》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英雄》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牺牲精神。
(2)八年级:《送东阳马生序》克服求学中的困难,勤奋学习;《水调歌头》超然豁达的乐观情怀;《行路难》终能实现理想的信念。
(3)九年级:《热爱生命》面临生死考验而顽强生存;《谈生命》遇到困境,要勇敢面对;《人生》珍爱生命的表现是奋斗、劳作;《愚公移山》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愚公精神。
课文是我们教学中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上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懂得爱国、爱家、爱生活,由此也就酝酿了写作的情感。
第二,课外经典美文的延伸阅读,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情商的提高。
好的文章常常在不经意间震撼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价值观,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因此我们可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例如:
1.阅读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名人传记,了解他们的生平和贡献。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要取得杰出的成就,就必须让受教育者接收伟大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人的身上均有值得学习的过人之处,学生可以从名人的成功经历得到启发,名人的崇高品格可以使学生受到震撼。
2.阅读经典名著和杂志。
“名人名著是不尽的教育资源。”(居里夫人)阅读大量的经典名著和《读者》、《青年文摘》、《世界博览》等杂志,不但可以增长见闻,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这类作品富含哲理,给人启迪,读得多了,学生的心智也随之成长,语文素养得以提高,学生写起作文来也会有深度有见地。
3.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
每年中考以后,我们可以精选各地区的优秀作文让学生阅读,例如2005年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爱的力量》,2008年常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你在我心里》等等。此类文章的作者与学生年龄相仿,所写的内容也接近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实际,容易使学生产生同理心,因此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很自然就从别人的经历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从而触动写作灵感,言之有情。
第三,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众所周知,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影响终其一生,而平凡如我们的教师,不奢望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染学生。
1.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感化学生的情感。
列宁说:一个人早期在思想上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其成长影响极大,所以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热爱、理解和尊重学生,以自己完善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感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感化学生的情感。我班有一名学生,学习能力较低,连基本的拼音也未过关,不少同学在言谈之中对他流露出鄙弃之情,我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指导这位后进生,使孩子们从中读懂关爱,一段时间后,他们也对那位同学主动伸出援手。只要学生心中有情,何惧其笔下无情。
2.师生的密切沟通有助于释放学生的真情实感。
当今教育倡导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余时间我们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上Q、发邮件、发微博等等,QQ签名、微博、微信等内容常常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当他们成功喜悦时,我们由衷祝贺;当他们迷茫苦恼时,我们耐心鼓励。彼此的情感交流增多了,他们会更乐于向老师倾情诉说心里话,养成习惯自然会在写作中也表达真情实感了。
第四,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使课内的情商教育效果得以延伸巩固。
有些学生在学校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而在家长的眼中却是另一种角色。因为在至亲的面前,孩子是家庭的宠儿,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从家人的角度去想问题,也未能深切体会家人的体贴与关爱。此时,我们要做好疏导工作,主动和家长联系,共商教育良方。在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在阅读课我常常会精选一些感人的文章、视频让学生阅读和观看,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特别推荐学生去阅读《青铜葵花》等作品,这些作品的情感真挚深沉,字里行间充盈着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牵引着孩子对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第五,抓住时机进行相应的训练,升华情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学会了做人,同时学作文,就会把感情、见解诉诸笔端。这种情感的碰撞更真实,也更感人。教师要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写作训练。
1.关注生活,感悟真情。
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用心体味,平凡生活总有动情之处,因此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真情,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真诚地体验生活,启发学生去感悟触动心灵的细节,教师也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感悟真情。开学初,我和班干部对全班同学的个人档案进行整理,把他们的生日进行排列:从九月份开始至次年的八月,每逢哪个月有哪些同学生日,我们就用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祝贺。例如,写一句鼓励的话,送一件小礼物等等,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每逢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我也会提醒学生为师长做一两件小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感激之情。只有关注生活,感悟真情,学生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2.指导方法,抒写真情。
学生关注了身边的人和事,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细节中感悟了真情,如果能掌握抒情的技巧,更能激发写作的热情。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片断训练,指导学生运用直抒胸臆、叙事抒情、借景抒情等不同的方式来抒情。在校运会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在叙事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比赛中的鼓励,赛后的搀扶、擦药油,失败后的安慰等。学生们通过细致的观察,真实地记录了细节,以一个个生活的剪影,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生活,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切,培养和提升情商,不愁学生写不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兴观.情商成就未来:有感于中小学生的启蒙教育[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