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野象谷“大象守灵”

2013-04-29 13:42:00
自然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观象台野象周身

2000年6月的一天,我跟驴友小铁一起,来到云南省景洪市北部47公里处的勐养镇野象谷。在这个目前拥有300头亚洲象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区,野象的神秘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我们住在大树旅馆,欣赏着三岔河的秀丽风光,等待着野象的出现。在观象台上,一头名叫“卢卡布”的野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卢卡布是一头大约50岁的野象,有一对十分对称、极易识别的象牙,左耳廓边缘还有一排小洞眼。但不知什么原因,它看起来极度衰弱,总是徘徊在水源附近,不敢轻易走远。

此时,西双版纳正逢旱季,炎热的气候使本看起来衰竭不堪的卢卡布更加气息奄奄。难道它生病了么?不少游客都感到纳闷,不知卢卡布还能苟延残喘多久。

第二天清晨,小铁跑来告诉我,说卢卡布倒下了。当我奔上观象台,只见卢卡布被其他神情庄重的野象缓缓围拢起来。它们遍嗅卢卡布周身每一个空间,长鼻子则依依不舍地在卢卡布脖颈上方荡来荡去。那里有一个被象牙抵伤的创口,这伤口或许是处于绝望中的卢卡布因没有遵守象群间森严的饮水次序而招来的惩罚,或许是在争夺宝贵的饮水时被另一只公象无意中抵伤,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它的伤口加上其本身的衰竭,终干要了它的命。在它因体力不支而倒卧尘埃后约4小时,卢卡布终于一命呜呼了。

尽管如此,其余的大象仍在继续嗅着、推搡着这头已倒下的公象。它们的行动相当有秩序,并能及时腾出空间让别的大象插进来“瞻养遗容”。大象们总是三三两两地前来致哀。较为年轻的公象走近卢卡布后,用鼻子缓缓拂扫其周身,但它的鼻子并不直接接触遗体的大部分体表,在它们潮润的鼻子与卢卡布的皮肤之间总是保持着两三厘米的距离。使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悼仪始终是在静寂中进行的,没有任何一头大象发出平时那种低吼,也没有任何皮肤或沙粒间的刮擦声打破午后的宁静。

三天后,象群中的多数成员在确定卢卡布已死亡之后,一头一头地离开了它,直到卢卡布的尸体被公园管理员抬走。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回想起当年那次“大象守灵”的场景。人类为逝者守灵,这是人类亲情的自然流露,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那么动物呢?动物“非我族类”,难道也会有那么真挚、高雅的感情行为?其实,卢卡布的故事,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重庆市万州区 吕传彬

【编者点评】 据说大象也是知恩图报的动物。而另一方面,当无故收到伤害时,它们的复仇心也很强,甚至有“子报父仇”的记载。人类作为地球的管家,真该善待这些可爱的生灵们。

猜你喜欢
观象台野象周身
营救小野象
偶感
天津诗人(2023年2期)2023-03-23 14:33:22
漫散时刻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发展历程
蜜蜂保护农作物免受野象破坏
Linear Analyses of Langmuir and EM Waves in Relativistic Hot Plasmas∗
蒋丙然与青岛观象台中国现代科学精神的复兴
旅游世界(2018年6期)2018-07-12 16:33:58
张作霖遭遇“阴阳历书”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与贡献研究(1898—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