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栋
喊歌是军人独有的一个词汇,是军营中一道魅力无限的风景线。无论是新曲还是老歌,无论是抒情曲还是进行曲,新兵老兵一律能将歌曲喊出韵味,喊得震天惊地,喊得气势磅礴,青春血脉中涌动着军人精气神。每当战士们喊歌响起,一定会是掌声如潮,令人肃然起敬、赞不绝口,平淡的日子被战士们喊出了精彩,喊出了滋味。当过兵的人,多年以后,或许军旅中的许多往事都如烟而逝,相信曾经无数次喊歌、拉歌的岁月,一定会铭记心间。
当兵的唱歌,说是唱倒不如说是一律扯着嗓门喊,节奏不是节奏,旋律不是旋律。往往初到军营的人见此场景,经常会被惊出了一身汗,当兵的人真是什么歌都敢唱,从头至尾,全是一个调子喊下来,即使有委婉的地方也是一喊而过。静心细细品味,战士们喊歌却是那么铿锵有力,如鼓似雷,更是激情饱满。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刚步入军营,对唱歌不是唱而是扯着嗓子喊,感到喊出的歌曲一点艺术性也没有,对此颇有些不理解。
自己第一次喊歌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是自己入伍后的第二个周末。那天晚上,全团在大礼堂组织看电影,我们新兵营刚坐下,旁边的一个老兵连就开始拉我们歌儿。我们新兵营在一名新兵班长的指挥下,《说句心里话》歌曲刚起了头儿,旁边拉我们唱歌那个老兵连的老兵们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用一首《打靶归来》歌曲,瞬间压倒了我们整个新兵营。老兵连的歌儿唱得声如惊雷,相比之下我们新兵歌曲却显得有气无力,大家的声音像用棉花堵在嗓子眼里似的。周围其他连队的老兵们见状,齐声吼道:“要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不——像——样!”“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老兵们一阵高过一阵的拉歌调子,让我们新兵们全都蔫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士气早已荡然无存。团里一名首长目睹此情此景,一个箭步跃上舞台,指着我们新兵营怒吼道:“800多人的新兵营,竟然唱不过一个老兵连,歌拉得无还手之力,这哪儿像是部队?你们新兵干部骨干是怎么带的新兵?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拉歌场上没有温驯的绵羊,个个要吼声如虎,输掉士气是军人最大的窝囊,更是军人最大的耻辱!”那天晚上,我们全体新兵羞愧无比。整场电影演的什么内容,自己已不记得了,满脑子想的全是喊歌的事儿。这是自己第一次对喊歌有了由衷的认识和体会。
电影散场后,我们新兵营独自留在大礼堂。新兵营长带着新兵连长、指导员和班长,让我们单练唱歌,直到我们嗓子喊得嘶哑了,才算勉强过关。
为了尽快改掉我们新兵唱歌“娘娘腔”,唱不响、唱不出士气的问题,新兵班长们一有空就组织我们喊歌,凡是能用上的零星时间都见缝插针用上了。我们全体新兵也毫不示弱,发誓一定要唱出个样子来,站着唱,走着唱,饭前唱、训练间隙唱、政治教育前唱、晚上就寝前唱,从一个人独唱,到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一个营合唱,人人逐个过筛子,慢慢地我们把每首军歌唱得韵味十足,气壮山河,尖声细语的嗓音变得粗犷洪亮起来。每天,所有的训练疲劳和想家的念头,都在喊歌声中被驱走,当兵的日子被喊得天天阳光灿烂,意气风发。当我们再次走进大礼堂,向老兵连发起挑战时,我们如雷的歌声终于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团首长听了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诚然,唱一次歌,等于上一堂政治教育课,磨砺一次士气。也正像新兵班长告诉我的那样,人越少越要使劲唱,唱歌输在人数少上不丢人,怕就怕输在士气,这是最大的可耻。
拉歌、喊歌是军旅生活的主旋律,是每个当过兵的人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我和每一个穿过国防绿的人一样,在喊歌中自己度过了难忘的新兵连生活。多年来,我始终对喊歌有着朴素的情怀,无法忘怀在基层连队时喊歌、拉歌那段岁月,那番苦的、累的、酸的、咸的、甜的滋味,是无法用文字描述表达出来的。只要有集会,我总会带头响起拉歌调子,和战士们深情地喊起歌,此起彼伏,起如海潮,停如刀斩,如雷的掌声激励着如雷的歌声不时回响,让我为喊歌的魅力所倾倒。
这些年来,军营随着先进文化的尽染熏陶,把一首好军歌唱响、音唱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单位文化建设的标准,喊歌逐渐成为历史符号,退出军营舞台,沉寂军人生活。
喊歌作为展示官兵士气的窗口,这个与众不同的词汇,一直灼烫着我和其他有过当兵经历的人。在我军旅生涯20余年时间里,至今拾起记忆的碎片,自己一生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喊歌”阵势,也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幕心碎悲壮的“喊歌”场面。
2003年10月,某集团军机关和其所属部分部队撤编,当时我所在某师的下属两个团也在这次撤编范围之内。为了圆满完成这次撤编任务,集团军首长让我所在的师政治部承担了整个撤编大会筹备任务,由即将撤编的“渡江先锋突击团”受领了大合唱演出任务。
这是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必须当好这个代表队,把撤编部队官兵精神面貌真实地用歌声反映出来,从上至下各级煞费苦心。组织千人大合唱,以史无前例的演唱形式告别军旗,告别军旅,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前所未闻。千人大合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官兵演唱,不只是大嗓门,还要独唱领唱、齐唱合唱,用3首歌组成多乐章,朗诵穿插其中,依托室外场地搭建舞台,配以不断变换的队形和手势动作,这样的演出风格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摆在了官兵们面前。
每天,我陪师首长顶着晨曦到现场,披着星辰回机关,一遍遍、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调整方案、变换人员。大合唱以班、连为单位组织分训合练,一天到晚地唱,官兵们嗓子都唱冒烟了,说不出话来,有的急得嘴上起了泡。卫生队送来了金嗓子药,炊事班端上来胖大海热汤,天天如此,保障官兵们排练合唱。一个团,只选一千人,战士们知道这是军旅最后的喊歌,坐在替补席上的滋味总让人有股酸酸的味道。战士们坐不住了,找完了连长,找营长,找完了营长,找团领导,找完团领导,还是不放心又找师首长,谁也不想错过这次上场的机会。看到官兵们为了上场争得脸红脖子粗,师、团领导反复研究决定,把大合唱方阵四周第一排的干部全部撤下来,将合唱团主角全部调整为战士,把最后一次露脸的机会让给战士。消息一宣布,整个大合唱彩排现场沸腾了,暗地里憋足了劲儿的战士们,陡然把士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以排山倒海之势,响彻云霄,激情豪迈。彩排现场始终热火朝天,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人人用心唱,人人用心喊。
正式撤编命令下达那天,千人大合唱作为压轴戏最后亮相登场。大合唱由《铁军丰碑耸苍穹》《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和《听党指挥》3首歌曲组成。“赣闽起兵赴国难,百战华东铸奇功。抗美援朝灭敌寇,珍宝岛上显英雄。驻守北疆谱新曲,遍地英华唱大风。壮志凌云待日月,铁军丰碑耸苍穹。”这首《铁军丰碑耸苍穹》歌曲是集团军首长自己创作的,千人大合唱一上场,如狂飙疾雨,蓦地揭开了悲壮告别的篇章。3首歌曲,每个音符都曾历经战火锤炼,每一个节拍都经过硝烟的熏烤,每一句歌词、每一个音符都被战士们千次万次深情地呼喊过,熔铸了浑厚、清脆和刚毅,传递着军人的威武阳刚之气,将战士们青春绽放的馨香,挥洒成金戈铁马之声。嘹亮的歌声体现着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部队虽然撤编了,但传统本色不能丢,优良作风不能扔,战士们喊得豪气如虹、惊涛拍岸,唱得荡气回肠、热血沸腾。
主席台上,我和许多将校军官感到一种悲壮的情感在心中涌动,泪水潸然而下,却没有一个人用手去擦拭。撤编大会结束了,参加千人大合唱的战士们仍不愿从台上撤下。正当师首长强行下达“带回”的命令时,一阵倾盆大雨突然从天而降。雨中,队伍依旧没撤,队形依旧没乱,战士们任凭雨水哗哗地浇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我和所有的与会人员站在雨中,听到了喊歌声在雨中又响起,歌声与雨声混合在一起,绘成一幅威武雄壮的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画卷……千人大合唱,慷慨悲壮,感天动地,成为了一首千古绝唱。多年后,许多人回忆起来此事,都说是战士们喊歌感动了老天爷,部队撤得太悲壮了。的确,那一年那一幕那一唱,一直深深印刻在我心底,经常使我思绪叠起,余音绕耳,却久久不敢触及提起。
事后,我和机关的同事按师首长指示要求起草了一份电文,下发所属各部队,用这样的文字评价:少有的千人大合唱,出现在军旅辉煌的最后告别舞台,唱出了华东劲旅的雄风和气魄,展示出新一代北疆雄师的时代风采,将阅兵大会推向高潮,给与会人员留下了终生难以泯灭的记忆,使心灵受到强烈的洗礼和震撼。千人大合唱一堂生动的献身使命教育课,听为唱,实为喊,似冲锋的号角、奋战的鼓声,喊出了战士们对祖国永远忠诚之爱,唱出军旗永跟党旗走的坚定信心!
歌以咏志,慨当以慷。歌声是鼓舞士气、培育战斗精神的最生动、最活跃的载体。歌声是战斗力,会唱歌的部队,就是会打仗的部队。逝去的喊歌岁月,让激昂的战歌更加嘹亮,喊出了步伐一致,喊出了意志坚定,喊出了青春绚丽,喊出了战无不胜。时代在变,歌曲在变,唱响军旅歌曲音符和节拍的特殊气质却始终没有变,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仍成为我们每个当兵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由衷地感谢军营,感谢那段喊歌、拉歌的岁月,教我学会积累人生前行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