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依旧笑春风

2013-04-29 11:36:26独木舟
萤火 2013年6期
关键词:背篓缅怀丽江

独木舟,国内知名青春文学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深海里的星星》《月亮说它忘记了》 等作品 。新作《我亦飘零久》正在热卖,已在《花火》连载。

新浪微博:@独木舟葛婉仪

时隔三年之后,我又来到了丽江。

比起三年前的声势浩大的两箱行李,这次我很随意也很简单,总共也就带了三四身换洗的衣服,两本厚重的书,其他一些零散的东西装在一个洗漱包里,加上一贯必带的笔记本和相机,总共,就这么多。

去往机场的时候,晨光熹微,北京刚刚显出它的轮廓。

我一路上都很沉默,比起二十出头时出行难以掩饰的兴奋和雀跃,如今,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开、迁徙、搬离之后,我终于有了一张所谓的成年人应该有的淡然面孔。

我唯一感到担忧的是寄养在朋友家中的那十几盆多肉植物。

飞机在丽江落地时,我给阿牛哥打电话说,我到了。

他的普通话仍然带着很浓重的口音,与我当初刚刚认识他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

坐在去往古城的车上,往昔的一幕幕从记忆深处争先涌出,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忘了,或者说,我一直在强迫自己忘记。

忘记曾经走过的每一条石板路,大同小异的店铺;忘记鲜艳的植物,蓝天白云;忘记某一个路口和曾经坐在那个路口等我的人。

直到我的双脚真的踏在这片土地上,这时我才明白,其实我一直都以自己的骨血供养着这些回忆。

几年前我在厦门跟一位台湾大叔聊天,他跟我讲,人一生的精力十分有限,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尽量不要走重复的路,不要把时间过多地用在曾经去过的地方。

我很虚心地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活成了一头饮弹的动物一路奔跑,从不回头。

三年后我所看到的丽江,与三年前有什么不同吗?

这几年,关于这里的电视剧和旅行书籍层出不穷,丽江更红了,来来往往的游客也更多了。三年前,我从大石桥上过去只能侧着身,而现在,我远远地看一眼就会转头回旅馆。

当初只有新城有一家KFC,现在连必胜客都开起来了。

有几家旅馆起过火,老板不知所终。我在七拐八绕的古城里转着转着就看到了一片燃烧过后的废墟,焦黑的木头,烟熏过的墙壁,厚重的灰尘。

我想了想,摁下了快门。

我回旅馆跟阿牛哥聊天,问他,现在每天都这么多人吗?

他一边沏茶一边点头,是,现在已经没有淡季旺季之分了,每天都是旺季。

在这个地方,这么多南来北往的人之中,不乏养眼的同性或者异性。

吸引很容易,但真正的钟情乃至厮守,能有几人?

谁会在一千天之后重新来到一切故事开始的起点,谁有这样的勇气去缅怀一段与生命等重的情感。

我有。

只有真正失去过的人,才知道失去是什么意思。

某一种理想的生活陡然毁灭,在相当长久的时间里,只有朽木和焦土作为它曾经存在的依据可供追寻和缅怀,就像我拍下的那座大火之后的旅馆。

曾经最喜欢的那个地方,再去一次,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幻灭。

可我真的非常,非常,想念这里。

不是电视剧里的丽江,不是旅行书籍里的丽江,不是各种香艳传说的背景丽江,不是男男女女拿着酒瓶在暧昧的灯光中眼神来往如织的丽江。

我想念的是,在我二十二岁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途旅行。

我想念的是背着小背篓,跟在阿牛哥身后,嘻嘻哈哈地去市场买菜。

我想念的是八月的夏季夜晚,有人弹着吉他唱《加州旅馆》。深夜里,所有店铺都已经打烊,我却能吃到一碗只对熟人出售的热牛肉面。

每个古镇的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重要的是,你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三年后,当初一起合伙开旅馆的人已经走得只剩阿牛哥,其他的都已经回故乡,结婚,生子,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当初愣头愣脑的阿牛哥,现在俨然一副老板的模样。我们聊起当初的那些人那些事情,彼此都有些唏嘘和伤感。

某天下午,我说,阿牛哥,再带我去市场买一次菜吧。

后来我把那张背着背篓的照片传到了微博上,我说,老熟人应该都记得,以前我也有过一张同样角度的照片。

不同的是,背上的背篓换了。

生活在肉眼看不见的缝隙里顽强生长,没有因为谁不在了就改变它的模样。我知道生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只是——有些人,已经彻底从我的人生中消失了。

猜你喜欢
背篓缅怀丽江
黄牛背篓
小小说月刊(2021年9期)2021-09-23 18:23:22
丽江三朵节
云南画报(2021年4期)2021-07-22 06:17:16
白嘴角马的背篓
丽江的荒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背篓 外一首
背篓人家
叫一声丽江
民族音乐(2018年1期)2018-04-18 03:24:29
绽放的丽江
民族音乐(2017年6期)2017-04-19 02:18:21
深切的缅怀
全球化(2015年9期)2015-02-28 12:40:13
缅怀先烈 传承文明 亲近自然
中国火炬(2014年5期)2014-07-24 14: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