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自抵达黄石,铁的字眼就从未远离视线。
一幕以铁为背景的历史剧自春秋战国“开采鼓铸”而上演,布景和主角时时切换。三国时有“铁官”、“马头”,唐乾符五年换做黄巢以铁铸造兵器,宋时设立“磁湖铁务”衙门督治。到了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兴国治”,铁山成为官铁主要冶炼之地。
铁山渐渐成为固定布景。至1890年剧至高潮,张之洞致电李鸿章,决定开办大冶铁矿。短暂官办后,由于经费所囿,1908年,李鸿章的金兰之交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正式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此后经年,穿行于官商之间,长袖善舞的盛宣怀将铁的舞台不断扩大,黄石的城市根基被铁牢牢固定。
属于铁山的当代史
离开黄石市中心,进入铁山,矿冶城市的本色愈来愈显著。路两边偶有褐红裸露山体,铁山区的宣传语一路伴随,“铁的意志,山的高度”。
这是一个与其他城区气质迥然的地方。路两边的矿冶企业连成整片,外墙的涂鸦张扬奔放,钢铁工人的朋克形象被刻意放大。一路的站台,变身黑色蒸汽机车,十足工业文艺范儿。
因矿物运输弥漫了一路的薄灰走到大冶铁矿矿区,突然消散了。说是矿区,其实已是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一部分。因而通往天坑(大冶铁矿露天采场)的路面宽敞整洁,还做了统一绿化。
汉冶萍史研究专家马景源的儿子在前面带路。上山坡度不减,马景源在1958年穿着胶鞋要走40多分钟的路,轮到同在这儿工作的儿子,丢下轿车换上专业山地车,几乎与我们同时到达。
此前见到过有人用移轴拍摄的天坑。但站在实地,人还是愣住了。我们与摄影记者反复选点,但无论怎样,都无法把444米的垂直落差表现得那么完美。
而我能直接面对的,仅仅是一个东露天采场,也就是铁矿资源最盛的狮子山。我忍不住去数如梯田般规则的工作面,大约22层。
这22层,自上向下,拉出了1954-2003的一条时间纵线。如果用实景还原,每一层,都有不同年代的矿工,星星点点密布其上,与山公试比高。
所以天坑的天字用得并不得当,因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均是人的力量。马景源是在1956年从华中钢铁公司(曾经的汉冶萍,1954年成立武钢)的矿业学校毕业后直接分到矿山。他当时工作的位置,就是我数到的第一层,276米。
马景源指向西边的铁门坎方向,“古人散采的位置应该在那边。”
铁山以南,从得道湾至土桥一线,古代遗留有炉渣。1971年、1972年间,仅在铁门坎一处,就回采古代炉渣16.48万吨。
他到铁矿时,矿上已经有1000多人,他们住在日据时期修建的木地板平房里。“以前的矿物大楼就是日本人的单身宿舍。说是单身,但大都是携家带口。1946年统一遣返时有家日本人从黄石港一上船就生下一个孩子,1983年她和父母回矿上探望,嚎啕大哭。”
从住处到矿山,马景源走40多分钟,上山还要爬一个45度角的好汉坡。1958年大跃进,他和其他矿工一样,卷起行李直接住在山上的草棚里,一住三年,每周下来一次带点补给。
因为苏联专家的到来,矿区又有了一些红房子,叫专家招待所。“苏联人怕冬天和他们那儿一样冷,房子修得密不透风,后来有同事搬进去住过,夏天热死。”
虽有专家,但没有专业的地质队,大多时候马景源要靠肉眼选矿。“铁矿比较丰富的区域矿石颜色发红,8-9月份铜草花开得茂盛的地下就藏着好铜。”
“这座山含铁量65%,(含铁量最高时为70%),含铜量是1-2%,还有少量黄金、白银和钴,是一座多金属矿山。那时候一年产100多公斤黄金,也不算少。”
马景源家挨着湖南地界,口音很重。说出这一串数字时,他不用再拿着笔在纸上翻译了,倒背如流。
矿上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大多数人都改了各自的口音,但不是黄石话,也不是大冶话,是“特殊的普通话。”因为环境相对封闭,铁矿的生活自成一格,在运动频繁的文革期间,铁矿不仅没停产,还在1971年创下了年产量新高,505.7万吨。
活做得好,矿上人工资就高,一个月拿50多元,比地方上高出一大截。但这没给矿上男人们带来啥好处,还是找不到对象。
当时的男女比例失衡到什么程度?中国青年报上登了篇稿子,讲郑州的女人和黄石的男人都愁嫁,因为郑州有十三家纺织厂,而在黄石,仅仅一个大冶铁矿就养着7000多个男人。
“铁山上当时企业很少,大冶铁矿周围都是农村。矿上男人嫌农村土气,水土也不好,女人没水色,和当地人结婚的很少。”
为解决这个问题,黄石一时间多了很多棉织厂,外地女工大量涌入。也有机灵的,托同学从外地介绍,马景源的老婆就是从柳州铁路工厂挖来的。
虽然大冶铁矿在石灰窑有个办事处,但大冶铁矿与社会建立真正的联系,要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最显著的表现是什么呢?以前矿上的东西比社会丰富,到1983年的周末工人们都赶去铁山的市集。
已经搬出铁山的马景源每天照旧坐11路车,来矿里上班,从1980年起,他的大部分精力用来编撰汉冶萍志。“眼睛疲劳时,随便在哪儿走,都跟公园似的。”
马景源或许还没适应,这个已经被公园化了的矿山。就连他曾经不愿多看的另一座山头,也被种上刺槐,原意是复垦,结局却是每年4月繁花满山,不少年轻人跟过节似的赶来拍照。
与企业共存的遗址
大冶铁矿通向外界的最便捷路线是铁山通向石灰窑的铁路专线。
这条铁路的一支通向码头,另一支直接通向大冶铁厂(新冶钢前身)。
大冶铁厂的创办时间比汉冶萍的成立时间晚8年,1916年汉冶萍公司董事会授“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大冶钢铁厂之章”给大冶新厂,大冶钢铁厂正式定名。
这个印章的原物就保存在新冶钢的档案室里。“曾经有汉冶萍的其他企业来跟我们争论过汉冶萍遗址的所在,章子在哪儿,厂就在哪儿。”新冶钢带领我们参观的人早已不是当年负责人的头脑,用历史提升企业价值,小心维护着点点滴滴。
印章旁边,还有一张制于1919年的西总门设计图纸。
1919年的汉冶萍,由于向日商借债次数太多,实际上已由日商控制。
所以图中的西总门是典型的日式建筑,铁拱门上有汉冶萍三个字,左右突出搭配着两个值班室,当时只有日本本国的公职人员才能出入,而中国人要走另一个工匠门。
几年前,时任领导不顾工人反对,强行拆除,继任者从档案馆翻出这张羊皮纸设计图,按原貌扩大两倍复原。
这座门把遗存在厂区内的遗址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与厂区行政楼邻近的建筑群。四栋日式清水楼、毛泽东曾在上世纪50年代两次光临的欧式楼和现在已做厂区活动中心和展览室的苏式建筑。一个老蒸汽车头静静停在边上,它是1974年4月由交通部唐山机车出产的上游牌火车头,在厂里服役结束后,保存下来。
这些建筑的风格,暗示着汉冶萍曾经历的跌宕岁月。
历史走到今天,这些建筑的外墙已被金银花和爬山虎层层叠叠爬满。在外表整齐划一的车间和厂房之中,他们突兀的容颜似在暗示,过往不容忘记。
另一部分,是汉冶萍广场。
远远望去,残破的高炉遗址像极了倒下的庙堂。它于1913年筹建,1917年,两座美国固定式的450吨化铁炉同时动工,1922年,一号化铁炉举火开炼。次年,二号炉开炼。
这两座高炉因设备之新,在全世界引发轰动。可惜的是,焦炭停止供应,2年零2个月后,炉火熄灭。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拆迁汉冶萍公司所属厂矿设备运往重庆建新厂,因为高炉太过庞大无法拆除,被爆破队炸毁。
长满了青草、绿树,锈迹斑斑的高炉遗址吸引过厂里的一对新人来此处拍婚纱,“没想到拍出来很漂亮。”
巧合的是,网页上已有黄石旅行社在做汉冶萍遗址的组团游广告。
“出于生产安全和游客安全的考虑,只接受有组织的游览活动,不向散客开放。”这条名为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的线路,还包括栈桥、水塔和江边的一座瞭望塔。
在瞭望塔的红砖上,镂刻着汉冶萍公司的徽标。这样的砖,也出现在曾经的西总门及汉冶萍的其他建筑上,这个如同密码的徽标代表黄石的铁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