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琉球正使育鲲·副使费锡章奏
嘉庆十四年二月十三日
10扣 纵:21.6公分,横:9.8公分
册封琉球国,使臣往来海上,常有风涛之险,向来船中都要供奉神明,俾得保佑顺利往返。在“为圣泽怀柔普百神效顺惟虔恭恳恩赐御书以彰灵应事”奏折里,可以得知封舟过海所供奉的神明有三:天后妈祖、尚书、公。其中头号船供奉天后与公,二号船供奉尚书。天后众所周知,在此不赘述;尚书与公,在历史上也是真有其人。
尚书:姓名陈文龙,福建兴化人。宋咸淳五年廷对第一,官参知政事,宋史有传。明代永乐年间,以救护海舟,封水部尚书。
公:姓名卜偃,福建口村人。唐代末年的书生,因晨起恍惚,见二竖投蛇歇于井,阻止汲者,自饮井水,以救一乡,因而成神。五代时,即以灵异著名,亦海舟所最敬者。
由此可知,天后妈祖、尚书与公,不只在历史上都真有其人,而且都是福建人。
自1372年(明洪武五年)琉球中山王察度遣使来华,正式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以来,中国与琉球已保持了500多年的宗藩关系。起初,琉球每岁一贡,贡船两只。后来,明政府觉得接待起来太麻烦,便让他们隔年一贡。明亡清兴,琉球又跟清王朝接续了这种宗藩关系。在与藩属国的关系上,中国一直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因此,琉球每每朝贡后,都能带着数倍于贡品的礼物满载而归。在这种朝贡体制中,琉球是实际的受益方。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闽人三十六姓”进入琉球。他们不但给琉球带去了生产技术,还带去了中华文明。后来“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很多都成为琉球国的股肱之臣。由于受益良多,500年来琉球对中国的朝贡从不怠慢。就连负责接待琉球使节的闽浙总督何都称,琉球“岁修职贡,较诸国最为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