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体主义绘画透析的解构主义建筑

2013-04-29 00:44:03梁扬苏继会
中外建筑 2013年6期
关键词:分解重组相似性

梁扬 苏继会

摘要:通过阅读立体主义绘画代表人物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启发我们对解构主义建筑创作的思考,剖析解构主义建筑中真正被解构的元素,从而能够深入探讨解构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方法特征,对理解解构主义建筑的功能、形式、象征、创作的灵感带来积极意义。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立体主义画派;相似性;分解;重组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44-03

1 前言

当阅读毕加索创作的立体主义绘画时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解构主义建筑。立体主义绘画的破碎、解析、重组正是解构主义建筑的表现特质。两者创作手法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立体主义绘画通过抽象的二维画面向人们展现着多维空间世界,解构主义建筑则是直接将我们的多维空间抽象化表述。作为解构主义哲学在建筑学中的分支——解构主义建筑无疑成为当下最受瞩目的建筑现象之一。从198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解构主义建筑”的七人作品展,到现在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解构主义建筑争奇斗艳,解构主义建筑已经广为人熟知。它以奇异夸张的建筑形式——残缺、颠覆、散乱桀骜不驯的建筑性格冲击当代人的审美。人们很难用以往阅读理性建筑的方式去阅读解构主义建筑之美,建筑激起的内心震撼也仅仅是因外在惊奇形式所致。正如人们经历长久传统美学的熏陶下去接受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一样,很难完全的看懂画家在一幅画中所要传达给人们的旨意。而是要通过了解一幅画的创作背景来读懂立体主义绘画当中的表达画家的创作思想。通过艺术创作的相通性我们能从立体主义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解读解构主义建筑。正如勒·柯布西耶说他从毕加索立体主义的静物画中得到了关于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启发。

2 立体主义绘画

1908年立体主义绘画风格出现在法国,并逐渐成为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立体主义艺术家追求对画面创作的反规则、反秩序、反传统,他们打破了画面原有的理性构图思维,追求拆解、破碎、重构等新的绘画逻辑。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一个画面中会放置多个自己想要表达的角度,以此来表达事物最为完整的形象。他们打破西方传统绘画的透视法则所创造的三维空间错觉,以夸张的二维几何形体重新组织画面中的物体,使它们交错跌放,造成许多垂直与平行的直线及散乱的阴影效果。大面积夸张的使用同样色彩使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画面创造出一个多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毕加索作为立体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绘画诠释出所绘事物的不均衡性与解构性,相对于传统的绘画美学均衡和比例相宜,是一种全新突破的艺术风格,颠覆经典美学在人们心中存在已久的形式。《亚维农的少女》(图1)是毕加索第一件分析立体主义绘画的作品。画面中五个神态迥异的裸女打破了拉斐尔逼真人物写实派绘画风格,强烈的形式意味的构图,原本正常的人体五官被他移位、变形。画面中间的两个裸女正面脸部却表现出侧面的鼻子。右下角的裸女面部与手被肢解交错相交。背景用大面积色块填充使画面空间感对比强烈。画面中的几何碎块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但毕加索通过块面的虚实变化,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从而使画面具有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斜躺的少女》(图2)更是一副彻头彻尾人体立体主义绘画的解构,从人体头部到人体四肢躯干,完全被画家分解为夸张的几何元素。它是又一次对写实派人物绘画的完全颠覆和解构,他用浓重的轮廓线勾勒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强调椭圆形的乳房和曲折的四肢,用块状的结构组成扭曲的躯体;而五官则无法辨认,背景也只剩下简单的色块。人体被其抽象成简单,夸张的几何元素,但是从画面中不会感觉得到人物已经“死亡”,反而能更加清晰准确的捕捉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人物精神和称述的人物魅力。它是活灵活现展现在面前的一个人物肖像,能看懂她微笑的面部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

《格尔尼卡》(图3),这幅震撼世界画坛的作品,是毕加索在1937年4月26日,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后义愤填膺,源于自身具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暴行的一种声讨,终于以此事为题创作的。初识这幅绘画作品的人,会有一种完全的摸不着头脑感觉,或是被其独特地艺术感召力所吸引。然而当了解画家创作的背景后内心就会油然而生别样的震撼感。这幅作品实际上是一件地地道道的政治性作品,“整幅壁画倾诉着人类的痛苦、惊恐、疯狂与抗争,描绘了一部关于二十世纪惨绝人寰的战争综合图像。”然而,这又是一幅显示了其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与政治的真实。众所周知,我们在《格尔尼卡》中见不到破败的城镇,狂轰滥炸的飞机,也没有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形象,留存在画面中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形象符号。毕加索把一个悲惨的场景解构了,那些充满张力的可视形象表达了抗议,传播着令人悸动的人类情感,使我们不得不用眼睛去感受痛苦,不得不把目光滞留在折断的手臂上,破裂的脚掌上,马的舌头上,母亲的乳房以及被极度扭曲的肉体上。这些可视形象使作品向更为广阔的外沿伸展,使其表现的画面意义更加浓烈刺痛。

这是毕加索所立体主义绘画中表现出的解构主义哲学。将完整的人或场景打碎,使其变得夸张、抽象、叛逆,然而基于一个统一主题背景却不失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是不再具体,不再是人们惯用审美的方式,不再是绘画所表现的纪实性,反而让画面因突变而更富有动势,因夸大更具有浓烈精神世界的表现。因此,看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会很自然的想到我们的解构主义建筑,同样的表现方式,也许正是解构主义建筑中所要变现的要素。

3 解构主义建筑

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贾克-德里达提出了一个动摇整个传统人文科学基础的理论——解构主义,成为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并对哲学之外的领域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德里达出乎意料的全面攻击当时盛行的结构主义和柏拉图以来的欧洲理性主义思想传统。他的解构主义哲学的激烈和异端性质使它具有很大的;中击力和启发性,正如日常生活中,谆谆说教无人注意,猛烈的翻案文章却有轰动效应和连锁反应一样,解构哲学理论出台后,在西方文化界引起一阵解构哲学的热潮。文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美术学等等以致神学研究,都有在德里达的启示下进行各种各样的拆、解、消、反、否等大翻个式的研究,到处都有“坏孩子拆卸父亲的手表”。终于不可避免地这股风也吹进了建筑界,吹进建筑师创作的头脑中。

3.1 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哲学的出现似乎是恰到时机,此时的建筑界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国际式、现代主义垄断的设计风格,建筑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出现了统一的式样,建筑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柏拉图式的理性思考,方盒子式样的建筑到处可见,规则单调,充满了灰色乏味的建筑设计氛围。解构主义哲学似乎是给创作灵感行将枯竭的建筑师们注入一剂强有力的活力剂,让盖里、库哈斯、哈迪德、里伯斯金、蓝天组、屈米这样的建筑师迸发出另类的建筑设计激情。他们的建筑跳出现代主义建筑的束缚,大胆向着自己内心世界的建筑逻辑进行设计,不能用理性的逻辑思维去认知他们所创作的建筑,甚至不能用理性正常的建筑功能合理,空间组合来解读他们的作品,不知道这样的建筑到底是在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或者思想的表达。只会让领略空间的人们更为困惑,或者只会惊叹,而不解其真正的建筑精神含义。

3.2 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

正如解构主义哲学的思想一样,解构主义建筑充满了拆、解、消、反、否等建筑形态。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伯纳德·屈米定义的解构主义建筑时所说:“今天的文化环境提示我们有必要抛弃已经确立的意义及文脉史的原则。他总结出三项原则:拒绝综合观念,改向分解观念;拒绝传统使用和形式间的对立,改向两者的叠合或交叉;强调叠合及组合,是分解的力量能够炸毁建筑系统的界限,提出新的定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解构主义建筑来描述来分析它的特征:

3.2.1 解构主义建筑的散乱、残缺。1988年纽约解构建筑展使观众产生了这样的印象:“那些模型都像是在搬运途中被损坏的东西”。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是解构建筑作品集合在一起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形象或者形式的特征。但是不同的建筑师,厚此薄彼,他们的作品不一定面面俱到。解构建筑先行者彼得·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中心(图4)是比较全面集中的一个例子,散乱,残缺方面做的都很明确精到。建筑整体是统一的但是建筑形体完全被拆解成不同几何元素的构成,各自不同功能体块之间桀骜不逊的彰显着自己的个性,但却整合在一起凸显着艺术中心完整的风格。

著名的蓝天组设计事务所在维也纳一座老建筑物上添加的会议室(图5),以其动势和奇绝为特色,那堆新房子似乎要从屋顶上滑下来,更是与原有周边的老建筑格格不入,凸显自己的个性,这就是解构建筑在整体环境中的残缺,对文脉史的改变,不能束缚的个性。

3.2.2 解构主义建筑的突变、动势。另外一些建筑的解构看上去没有那么的散乱残缺,但是却充满了突变和动势。例如解构大师的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6),建筑造型奇美,他把建筑结构的传统的形式给解放了。原本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中的稳定、几何理性变得充满动势,扭曲夸大建筑曲线造型彰显着建筑柔美的一面。同样的以这种方式解构建筑结构形式的还有著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她在中国设计的广州歌剧院则是中国成功的解构主义建筑代表,圆润砾石的建筑形体,将建筑的结构拆解成建筑师自己所追求任何的建筑形式。突变与不稳定,追求建筑创作的自由形态是她创作的核心,可以大胆地理解为是对建筑结构的“解放”(图7)

颠倒-打碎-重组的是解构主义哲学的逻辑循环,建筑中的“解构主义”是语言的创新、尝试与探索,它不是保守的而是反传统的、激进的,是凭建筑师的直觉经验而未。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把直线横平竖直的古典建筑原则在这儿用到了非线性的表述。设计过程中的零散性与偶然性,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因此,解构是反传统和约定俗成的,它是一种新思想、新方法的起点。

4 立体主义绘画与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手法的同异性

分析上述两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能够看到两者的相同性,都是对传统理性、经典美学的一种颠覆、重组。追求反传统、反规则的不均衡美。但是立体主义绘画创作中将画面中的二维对象事物进行自由的颠到、打碎、重组。它变幻的是人们对于所描述事物的一种抽象后非理性的感知,也许是作者在某个特定的生活阶段人生经历在作品中的抒发而已,存在二维平面空间,更多是给观者传达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但是作为建筑存在的实体空间,它的解构创作却充满了强烈的博弈性,什么样的解构创作才能使建筑空间的真正本质没有丢失。

建筑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是人们能够亲身的感知可以参与活动的实物,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艺术属性。它可以利用立体主义绘画创作的手法解构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历史、风俗、整体等,使一切都失去其原有的地位,对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体系进行拆解再整合,重新评估各个构成元素的价值。所有的建筑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许颠覆了建筑原本的定义,但它却更适合在此出现,更适合以这种形式出现。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构建筑是建筑颠覆建筑的本质,而目的却是为了更好的解放建筑,这才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本质。

正如同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他可以解构画面中的整体,突出或者变异某些对象事物的重要元素,使其夸大或者变形,或者移位或者颠倒,但是在构成整体的时候这些元素的依然表现的是其本质的模样,例如《斜躺的少女》中,把人体的解构成重要的几个表现元素,少女的头,胸,胳膊手,这些主题元素只是被夸大变形,而身体其它的部位被缩小或者是忽略,但是能够表现人体特征主要元素是必不可少的,试想一下,他如果把少女的身体解构成一个大椭圆,或者被解构的元素随意在画面中摆放,还会有人读懂那是斜躺的少女吗。

由此类推,建筑的物质性是不能被解构的,多种多样的材料就不能颠倒乱用。房屋的结构体系,要遵从物理的力学的规律,不能随意的拆解。拉力和压力不能错位、不能移位、不能颠倒,因为人命攸关。而在功能方面有些要求的硬指标,如精密实验室,医院手术室,就不能随意的拆解,变形,错位。然而,另外的一些部分功能要求的有很大的弹性和灵活性,甚至有些功能部分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如博物馆展览空间、剧院等。正因为,一座建筑物既有严格要求的部分,又有许多功能要求富有弹性的部分,建筑设计才不会变成机械的设计,才能给建筑师留出施展才华的空间。只有在这建筑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才能去放大、拆解建筑的某部分,才能在诸多功能满足要求而不相上下的方案中,使建筑设计具有了艺术的创造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创作手法给了我们一种思考解构主义建筑的方式,两者的形式美感特征和变革是相似的,都是打破正统现代主义设计的原则和形式,强调非理性的审美意识,却又不是漫无目的、随心而欲,而是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高度整体性却又突出张扬不拘个性和差异性。它们一起引领强烈不均衡美的视觉冲击艺术走向未来,但是却又在两者的对比与理解中看到它们因为存在的本质性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可以透过立体主义绘画看到解构主义建筑本质性,一种所为解构建筑,并非把建筑物真正的拆解掉。对于一个正常使用的房屋,建筑设计者不可能去拆解结构,水电设备等,不可能把最基本的、最实用功能给拆解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构主义哲学给建筑师提供更多创作灵感,拓宽建筑师的视野,解放建筑师的思想,使建筑师能从建筑内在本质去思考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建筑的解构实质变为对传统理性建筑全面的解放。

猜你喜欢
分解重组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分解
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
旅游学刊(2016年9期)2016-12-06 19:56:32
大宗商品期货风险的分解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