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60米,回望大冶铸金

2013-04-29 00:44艾思思
大武汉 2013年6期
关键词:考古队铜绿铜矿

艾思思

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代晚期,荆州辖域一座名为铜绿山的矿山,一次进入山体的坑采完成,工人们掩埋住洞口后离开,将铜斧、木铲等采矿工具遗留在矿道中。

公元197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4年,大冶县铜绿山矿区正在紧张作业之中。机器电铲挥舞着大手臂,一口就将山体啃下一块,操控电铲的矿工,在露出的山体中发现了十几枚铜斧。

掩埋在泥土中的铜斧,沉寂了3000多年后重见天日。这是历史创造的绝妙巧合,远古与现代,因一枚锈迹斑斑的铜斧,进行了一次穿越时光的握手。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此次黄石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一处位于大冶的工业遗产。青铜与大冶,犹如水与鱼的共生关系,相互依存了数千年。

因铜矿,大冶成

史前石器时代后期,青铜初现萌芽,古人已开始使用小件的青铜制品,将青铜锻造成刀斧从事生产。

夏朝时,青铜被广泛运用在祭祀与战争中,人类以青铜器的使用为标志,正式进入文明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铜矿带,位于中原的国家权力中心,开始南下寻找铜矿,大冶铜绿山,因其产量大、品位高,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每到秋季,漫山遍野的铜草花开的紫红;大雨过后,土石的缝隙中能隐约看见孔雀石,豆大一颗,随着阳光映射闪着绿色的光芒,煞是好看。“铜草花,铜草花,有铜的地方就有它。”时至今日,每到雨后,稍有些经验的矿工,都还能在铜绿山间捡到孔雀石。

从中原南下的商朝人,打开了铜绿山的资源之门。不仅开采铜矿石,并且就地冶炼,再将冶炼出的初铜运回中原。祭祀与战争,是一个封建王朝得以生存的必备活动,祭祀所用的礼器与战争所用的兵器,都需要大量的铜,在资源补给上,铜绿山功不可没。

北方先进的制造工艺与文化,因为铜矿传至荆楚,为了保证运铜通道的顺畅,铜绿山周围还建起了小型的城池,中原军队驻扎于此。

时间推移,此处因铜而兴盛,直至宋朝,“大冶”之名正式确定,一座城市的名字,仍然与“冶炼”分不开。

偶遇古人坑采

1973年,黄功扬还是愣头小伙一个,汉阳农村里出生,长大后离开武汉,在大冶一个铜矿里找了份差事,做了一名矿工。

“一铲子挖出了青铜器”,隔壁铜绿山发现了古代采矿遗迹的大事,他还是从工友们口中听说。当时的他没想到,几年之后,自己也成为了这件大事的亲历者,对于铜绿山的了解逐渐完整。而黄功扬的命运,也因为这座矿产丰富的山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的铜绿山海拔53.8米,而据查阅史料与科学测算的结果,原始山体的山顶海拔在91.9米。失去的38.1米,是露天采矿的结果,一铲子一铲子挖下去的。看不见的山体内部,纵横交错着数不清的矿道,这是俗称的“坑采”。现代技术下,坑采能够深入山体两、三百米,而古代技术有限,最多只能深入60米。于是,1973年的一次露天开采,在挖掘到60米的地方时,偶遇了古人坑采的痕迹,那些古老的作业工具被发现。

铜斧露面,挖掘停止,经过层层上报,惊动了当时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们,其中一位,便是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孔祥新。他们亲赴铜绿山,将铜斧、木铲等作业工具定下了时代: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又花了几天时间,在铜绿山周边走了一圈,惊讶地发现,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古代的铜炼渣,并在炼渣堆里刨出了做饭用的陶器、生产用的石器等碎片。

有了采矿工具与炼渣,铜绿山的考古研究价值得以确认:这是一座春秋时期采矿与冶炼的大型遗址。这一发现,引起了湖北省文物界的极大重视,1974年,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前往铜绿山开始了考古发掘。队长王劲,是当时全中国仅有的两位女性考古学家之一,她成为了进入铜绿山遗址发掘的第一人。

古人的智慧

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在铜绿山待了整整一年,成功发掘出了两个遗址点:一个是春秋时期,一个是战国至汉代。发掘成果包括矿道遗迹、采矿工具和12只炼铜炉。

考古队为时一年的发掘工作结束,随后是历时更久的古代采掘方法研究,全国最权威的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派出专家队伍,紧接着湖北省考古队离开的步伐,进入铜绿山。

也是在这一次的行动中,黄功扬参与进来。为了扩大考古队伍,湖北省博物馆开设了一个培训班,挑选其中的佼佼者加入铜绿山考古发掘的阵容中,黄功扬就是其中之一。从一名普通矿工到考古研究员,黄功扬说,因为铜绿山,他的一生都发生了改变。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3000年前的古人智慧让黄功扬甚为折服。将井口打在山坡上,利用水平高度差实现了自然通风;开采完毕的矿道即刻堵死,最大限度地保留住氧气;横向与竖向相互搭接的矿道,通过架设排水槽、用木桶逐层提升,顺利将地下水排出矿道……在挖掘出的12只炼炉中取出的高温耐火材料,竟然与现代高炉中的耐火材料成分大致相同。

保护比挖掘更难

引水用的木槽,挖土用的木铲、木锹,这些深埋千年的木头,被山中的泥土吸尽了水分,变成极优质的木柴,用它烧出的柴火,颜色通绿,火焰旺的不得了,比如今的煤气还好用,成为铜绿山周围村落人们的“抢手货”。村民们在一旁等着考古队的收获,挖出一批木头便蜂拥而抢,考古队苦劝无用,和村民发生了好几次冲突。

一边艰难的考古发掘,一边与村民斗智斗勇。湖北省电影制片厂被请来了,在村里架起放映机,播放关于考古的电影,通过影片给村民们宣传考古知识。黄石军分区甚至排出了一个排,开赴铜绿山维持秩序。

考古发掘研究结束,铜绿山的12个矿体中,有7个均发现了古代采矿遗迹。甄选之后,留下了保存最完好、历史最悠久的7号矿体遗址,在原地建起了一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馆藏有挖掘出土的青铜斧、采矿使用的木锹、木铲等珍贵文物,并在发掘出的采矿作业现场遗址之上,原地修建了保护性建筑。

12只完整出土的炼铜炉,均因为保管不善等原因相继破损毁坏,黄功扬从一堆炼炉残片中抢修出一只,如今安置在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展厅的进门处。

炼炉修复完成不久,遗址博物馆面临了更大的一场风波。铜绿山及周边的一众山脉,因丰富的铜矿资源闻名于世,历经数千年的开采,至今仍是中国最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遗址博物馆的建立,意味着其所在山体将不能进行铜矿开采,对于矿山所属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铜绿山遗址博物馆下面,至少埋了200个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国祥说。

有人提出了博物馆的迁移计划,将整个博物馆东移400米,从山顶搬到半山处,避开铜矿开采区。为了保证馆内古铜矿遗址的完好,有关人员甚至已前往俄罗斯考察搬迁技术。但是,搬走之后的古铜矿就不再是遗址,只能称为文物了。矿山所属公司将搬迁报告打到中央,湖北省人民政府为此召开的常务会议也报向中央,最终,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定夺,保下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最接近的一次申遗梦

1994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第一次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这本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情,一经申报即列入了国家预备名单。

自上世纪70年代遗址发掘后,铜绿山在世界考古界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它不仅打破了国际上流传甚久的“中国无铜说”,更以其完备的采、炼产业链条为世人所赞叹,“从没有过这么完整、规模如此巨大、采矿与冶炼并举的遗址。”

世界教科文组织专门派来了专家考察,对铜绿山遗址本身无一异议,只提出了一个建议:改善一下遗址博物馆的周边环境,修几条好路。要求不高,但实施起来却不太容易,当时的铜绿山与遗址博物馆,分属黄石与大冶两市管辖,一再磋商都未能成行。

几年后,受到周围开矿施工的影响,博物馆出现了地表开裂和沉降,被迫闭馆四年。“闭馆了,也就意味着被取消了预备名单资格。”尽管在2010年,博物馆经过大规模翻修后重新开馆,再次申遗却必须重新开始,而如今的申报门槛,比起10年前要严苛的多。

新一代大冶人:与铜无关的生活

“你去大冶街上看看,全是好车。”在黄石人眼中,大冶人很有钱。很长一段时间,大冶的铜矿支撑起了这座城市的经济,但是如今富裕的大冶年轻一代,与青铜的关系却不再紧密。

老一辈的大冶矿工,依然生活在矿业国企的体制之下,他们的子女,会得到一个顶替父辈名额进入矿山工作的机会,但是这样一份现成的工作,也不太有人愿意去了。辛苦劳累的开矿活儿,大部分交给了来大冶打工的外地人,在这其中,以江浙人居多。大冶本地人,寻思的是如何包下一个小矿,或是倒卖矿砂,这可比当矿工赚的多。

更有一批人,走南闯北做起了“包工头”,尽管大冶市区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已不多见,但是古城里出生的人们,似乎骨子里就有一份历史情结。“你看全国到处都在兴建的仿古建筑,好多都是大冶人盖的。”

猜你喜欢
考古队铜绿铜矿
汉字考古队之走!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氧化铜矿硫酸搅拌浸出工艺研究
撒哈拉沙漠上的墓碑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