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士木
一、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阅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海省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 气象部门从2001年开始持续对青海湖面积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发现以2005年为转折点,青海湖水体面积进入增长期,2012年7月19日的卫星资料监测显示,青海湖面积达近12年来的最大值。
材料三 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和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1)描述青海省降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可以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比较三区年平均气温的大小,并分析主导影响因素。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三个方面的内容:区域降水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区域地形的判定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1)题,读等值线图,看分布特征,比较大小。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从柴达木盆地的位置和面积推测。第(3)题,从自然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因素(生态保护)两方面分析流入青海湖的水量增加。
【参考答案】(1)降水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区域内降水差异较大(东南700mm左右,西北100mm以下)。原因: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南部的降水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越往西部水汽越来越少。
(2)Ⅱ区平均气温高于Ⅰ区和Ⅲ区。Ⅱ温度区大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较低,降水较少,因此气温在三区中最高。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水量增加,导致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加;人类活动:政府支持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的实施。
【押题星级】★★★★☆
【押题依据】主要有两点理由: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是高考的考频高点之一;结合具体区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能是2013年高考重要主题。
二、巴西的生产布局和迁都问题
阅读巴西国土利用图回答问题。
(1)概述巴西综合性工业中心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
(2)b城市现为巴西的首都,是1956年从a城市迁移来的,简述b城市被选址为首都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中心分布特点及原因、首都区位、土地利用的潜力以及在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考查了同学们读图析图、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巴西综合性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原因可从交通、人口、开发历史等方面分析。第(2)问,原因可从海拔较高,适合人口居住以及国土管理和开发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1)分布特点:巴西综合性工业中心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悠久。
(2)b城市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首都建设于此便于国土管理和中西部的开发。
【押题星级】★★★★★
【押题依据】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国家,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六个国家之一。2014年世界杯、2016年夏季奥运会都将在巴西举行,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区域。本题围绕巴西重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设问,考查同学们读图析图、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是高考的要求所在。
三、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读我国长江以南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地形特征。
(2)下图为该区域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3)该地大力保护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和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是什么?
【解析】第(1)题,从等高线分布和数值以及河流形态可以判断出地形。第(2)题,图中表示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过程,显示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高效化。围绕人工制造沼气,使用沼气产生的综合意义回答。第(3)题,抓住森林的环境功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的环境效益,减少河流泥沙量,改善季风气候区河流不稳定径流量。
【参考答案】(1)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和河谷为主。(2)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河流含沙量减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押题星级】★★★★★
【押题依据】中共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预测2013年高考地理可能在该主题上命制试题。本题以长江以南某区域为背景设问,考查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切合时代主题。
四、辽中南工业区及其转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中南工业区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由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重工业基地。它是我国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现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材料二
(1)据以上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建立初期的有利区位。
材料三 阜新曾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但今天的阜新却成了一座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它的转型重点之一是走一条由“黑”到“绿”的经济之路一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如今,阜新已经初步形成家禽、生猪、食用菌、奶牛、肉羊、獭兔肉兔、牧草花卉、杂粮等10多条产业链和农业园区,吸引到了国内60多家大型企业。
(2)简要分析阜新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3)除阜新之外,抚顺、盘锦也是我国公布的辽宁省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请归纳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解析】第(1)题,据图和材料可以得出,辽中南工业区建立初期的有利区位主要在资源、交通、市场、技术力量和国家政策等方面有优势。第(2)题,在材料二中找出阜新的地理位置,结合材料三依据其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资源、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摆脱资源枯竭困扰等,可参照教材中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措施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①煤(抚顺、本溪)、铁资源(鞍山)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铁路、海运);③以辽河为水源;④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⑤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入。
(2)阜新土地资源丰富;气候、土壤、光照条件非常适合粮食、花卉、食用菌的种植;此外,东北天气干燥寒冷,疫情不易传播,也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3)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强技术革新,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保护和治理好生态环境;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押题星级】
★★★★☆
【押题依据】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怎么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辽中南工业区发展条件产生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措施有相应改变。本题实质是考查根据区域变化的情况发展经济的措施,要求突破惯性思维分析问题。
五、我国高铁建设再度进入提速期
据新华社报道,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高铁建设再度进入提速期。读我国“四纵四横”铁路规划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其原因是什么?说明高铁建设对我国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2)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占全线长度的80%。试分析其原因。
(3)我国已有多条南北向铁路干线,请简要分析修建“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高速客运专线的意义。
【解析】第(1)题,要注意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包括供水和交通。高铁建设对城市化的影响要从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两方面说明。第(2)题,要结合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点分析影响。第(3)题,从人才流动、社会经济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1)原因:河流具有供水功能和运输功能。高铁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可能在地域空间上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增多)。
(2)沿线跨大江大河多;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避免多占用耕地。
(3)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问,提高效率;提高运力,缓解原有交通线路的压力;促进人才流动;加强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押题星级】
★★★★☆
【押题依据】
城市区位比较,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高铁推动我国经济格局进行深刻调整,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带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本题结合时事热点考查城市、交通区位和交通建设的意义,符合高考命题方向。
六、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问题
下图为庐山三叠泉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地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分析三叠泉景观形成的原因。
(2)说出观赏三叠泉景观的最佳时间和角度。
【解析】第(1)题,瀑布的成因从流水的侵蚀作用分析,特殊的“三叠”景观要从流水不断向源头侵蚀解释。第(2)题,庐山夏季水量大,在适当的距离仰视瀑布壮观。
【参考答案】
(1)山谷汇集水流形成沟谷,流水不断向源头侵蚀,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由于岩石硬度不同,侵蚀出现差异。
(2)夏季;适当的距离仰视。
【押题星级】★★★★★
【押题依据】
最近几年高考旅游试题侧重于旅游区位条件评价和旅游资源保护,预计2013年可能考查旅游景观的成因和观赏;2013年1月9日,江西庐山、湖南张家界和黑龙江五大连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年会的评估中,因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有所不足,被给予了黄牌警告。
七、我国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针对我国北方强降水形势趋强,于2012年7月21日10时将暴雨预警升级为黄色。随后发布了未来几天一系列天气预报信息。
材料二
(1)该期间到陕西南部、四川中西部、京津地区旅行或到山区郊游要注意哪些问题?
(2)根据暴雨预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第(1)题,旅行、山区郊游要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第(2)题,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主要是采取措施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围绕暴雨、强对流天气可能产生的灾害有针对性地回答。
【参考答案】(1)要密切关注天气信息,注意防雨防雷,避免到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活动。
(2)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的应急工作;切断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押题星级】
★★★★
【押题依据】
我国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国家。近几年暴雨围困城市,尤其是2012年夏季“看海”的景象在多座城市上演,吞噬了很多人的生命。“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成为近几年的防灾减灾日主题。
八、我国西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及其治理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为治理某种土壤存在的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治理措施。即将平地改造为梯田,然后达到对某种地理环境问题的治理目的。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治理措施主要是为了治理哪种环境问题?
(2)结合材料说明治理该种环境问题的原理。
【解析】由于大水漫灌,水分蒸发旺盛,容易引起土壤盐碱化问题,因此可将平地改为梯田,这样既灌溉农田,也便于排水,减少土壤盐碱化程度。
【参考答案】
(1)土壤盐碱化。
(2)将平地改为梯田,增加坡度,既灌溉了农田,也便于排水,使得土壤中的盐随水流走,从而避免了只灌不排这种不合理的灌溉方式,达到治理土壤盐碱化的目的。
【押题星级】
★★★★
【押题依据】
工程措施治理环境问题本是个常见的话题,多是考查记忆为主。本题材料(文字材料、图像材料)反映的信息丰富,所考查的环境问题与区域地理特征结合十分紧密,地理学科性和生产实践性比较强,可能会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