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楼梦》成为经典的时间要素在于其文本自身的永恒魅力,而其成为经典的空间要素则在于视觉化传播的广延度。图像、影视和网络传播是《红楼梦》视觉化传播所包含的三个极其重要的层面。视觉化传播一方面使《红楼梦》呈现出广泛而多样的精彩面貌,另一方面,视觉快感也导致深度的消失和意蕴的弱化。在视觉化传播风行的年代,文本的传播和接受不可忽略。
关键词:《红楼梦》 视觉化传播 经典生成
《红楼梦》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对社会的揭示深度、科学预见以及浑然天成的艺术成就都让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成为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经典。惯以为,《红楼梦》之为经典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其文本自身的永恒性,而这种永恒便是一种对时间的超越——超时间性,即历代读者可以超越时间、身份、地位等外在因素而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持久的艺术魅力。但《红楼梦》之为经典的空间要素却常常被忽略,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红楼梦》家喻户晓的背后还存在着什么样的传播策略和技巧?这种策略和技巧也许是无意识的,但它在客观上却又促成了《红楼梦》的普及和流传。显而易见,《红楼梦》成为经典的时间要素正在于其文本自身的永恒魅力,而单纯的文字文本传播便实现了这种可能,这已为多数研究者所论及;而其成为经典的空间要素则在于作品如何让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对《红楼梦》而言,便在于《红楼梦》视觉化传播的广延度。时间体现了深度,而空间则表明了广度,这种时空的综合可能是《红楼梦》最终成为经典的根由所在,一个再完美的艺术作品如果缺乏广泛地传播而少有人去发现与接受,“它只不过是以它在某处的无生命的在场表明它作为物的存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死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的视觉化传播便是让其“活”起来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缘由。
一、视觉化传播诸层面
所谓的视觉化传播是与传统的文字文本传播相对应的一个说法,单纯的文本传播指的是以文字为主导的传播方式,接受者需要透过文字的能指符号去领会和理解其所指意义,其间必不可免地渗透着读者的想象和领悟。而视觉化传播则指的是以更直接的、非文字的直观形象来指称和传播意义,它不仅包括活跃在各个时代的图像传播,也包括现代的影视传播,今天的多媒体网络传播也囊括其中。它们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动态的,但共同点在于它们改变了传统的文字传播,而以一种更为生动和直观的视觉形象来塑造一个景观的时代。纵观《红楼梦》历代的传播方式,视觉化传播都是其重要的一环,它同样包含三个最关键的层面,即从一开始的图像,发展到影视改编,再到今天的网络传播,《红楼梦》也是传播学上的一个颇有意义的成功案例,在今天视觉文化充斥的时代语境下,显得尤其如此。先看图像对《红楼梦》的传播意义。应该说,图像传播是伴随着《红楼梦》诞生伊始便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方式,虽然在当时文字仍然是主要的,媒介本身并没有变化,但在中国文化中对图像始终是念念不忘的,从一开始的象形文字便可得到证实,能指与所指是直接对应的,直到后来观念的诞生,才在能指与所指之间架设了一个抽象的符号,但这种直观思维是一以贯之的,对图像的依赖也从未间歇过。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1938年的《世界图像的时代》颇有哲理地说道:“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可见,图像传播并非视觉文化时代语境下独一无二的产品,而是贯穿于整个传播史的,它并没有受到媒介变迁的严格限制。《红楼梦》中的图像传播便是最富有代表性的例子,今天学界对中国古典小说语图互文的研究热潮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图像的关注。《红楼梦》的图像品种繁多,异彩纷呈,其中插图和连环画最为耀眼,前者主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后者主要以表现情节为主。较早对其进行关注的当属小说研究名家阿英,他在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之际发表了《漫谈<红楼梦>的插图和画册》一文,开启了《红楼梦》图像研究的先河。在该文中,阿英历数了《红楼梦》图像的不同版本,如最早的程伟元的两回刻本、荆石山民的《红楼梦散套》、改琦的《红楼梦图咏》、王素的《红楼梦图》以及王希廉评本《红楼梦》插图等等,并分析了各个版本不同的艺术特征。“尽管这些《红楼梦》的插图,大部分是属于‘绣像之类,从体现《红楼梦》小说所规定的人物性格特征方面看,却是经过了探索,并在某种程度上作了刻画的。后来发展的‘情节插图,也不但能适当的反映《红楼梦》文学作品的内容,还承继了民族的、传统的单回小说插图风格和结构。这些插图,都一直为读者所喜爱。”“在《红楼梦》故事情节插图的基础上,再向前发展一步,就产生了早期的连环图画……我所见到较早、卷帙浩繁的连环图画,是李鞠侪的《石头记》画册。”连环画也是《红楼梦》图像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种连环画琳琅满目,有不少论者都有所注意,如张鸿声教授所言:“两百年来,在关于《红楼梦》的绘画作品中,连环画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红楼梦》连环画自清末出现,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至20世纪下半叶,可能是影响最广、成绩最大的《红楼梦》绘画品种。其对《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起了巨大作用。直到《红楼梦》电视剧出现之前,是最重要的受众载体。”可见,连环画在《红楼梦》的传播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从文本本身来看,图像与文本之间能够相互生发,从而唤起更多的“言下之意”,插图主要塑造和丰富形象,连环画则主要充当叙事功能,两者作用不同,但对形象、意蕴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非单一的独立存在,语图的结合也给《红楼梦》带来了更大的艺术魅力,读来兴趣盎然。当然,有的图像也兼具了丰富形象和叙事的双重功能,如下图:
图中既有黛玉的形象,又有黛玉的行动,神情与形貌、意图与动作尽显纸上,再加之寂静的活动背景,凝神想象《红楼梦》文本,“黛玉葬花”的哀怨、无奈、寂美、生命意识等情绪淋漓尽现,读者不禁流连忘返。显然,图像增添和扩充了《红楼梦》的艺术元素,附加了更多的艺术内涵。从传播学角度看,图像的直观性代替了文字的抽象性,图像简单可见,接受从“阅读”走向“观看”,大大降低了受众接受的门槛,尤其是对文化水平不高的受众而言,图像的传播便更易普及和流传;此外,图像也更具有生动性,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红楼梦》不断地向大众渗透和辐射,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艺术场,读者群不断壮大并连绵不断。
《红楼梦》视觉化传播的第二个层面便是影视改编,如果说图像传播还是侧重于静态的话,那么改编则侧重于动态。相比于图像,影视更重视情节故事,如何叙述是第一位的。《红楼梦》的影视改编也是自从电影、电视诞生以来常被导演们关注的重头戏,“据不完全统计,自1924年迄今,根据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20多部(包括香港和台湾)。这些改编后的红楼影视又分为两类:一是在红楼戏曲基础上拍摄的戏曲影视片,二是直接根据原著改编成的故事片”。其中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王扶林导演,周蕾、刘耕路、周岭编剧的36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了,其“忠于原著”的基本原则、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形象都已成经典,虽然结尾过于仓促,但作品还是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收获了观众的较大认同。比较而言,2010年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则波折较多、争议不断,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改编虽各有千秋、成败难免,但影视传播的受众仍然是最多的,占据着《红楼梦》传播的强势地位,故而“有研究者指出,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所有的读者加起来,都没有电视剧《红楼梦》的观众多。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又使小说《红楼梦》的读者群扩大”⑥。影视传播与文本传播又变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影视传播的这种强势地位?本质上说这与媒介的变迁是不无关联的。如果说,图像传播只是改变了文字传播的内容本身,即文字走向图像,但共同点在于它们仍然都是印刷媒介的结果。而影视传播则改变了承载内容的媒介,即传播由印刷媒介走向了电子媒介,从媒介本体论的角度看,媒介不仅仅是一种承载的工具,而切切实实地影响了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接受等各个环节,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就是信息本身,这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心智变化。从具体的层面来看,影视媒介有许多共同之处,如“(1)画面传播,一看即懂……(2)声像并茂,视听兼容……(3)形象生动,优美感人……(4)传播的范围广阔,人数众多”。可见,媒介本身的特征便决定了《红楼梦》的影视传播是最为广泛的,它对受众文化水平的要求、视听上的“震惊”享受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而文字则是趋于精英化的传播,是“小众”的。可以说,影视传播对《红楼梦》接受群体在空间上的大幅度拓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视觉化传播中效应最强的一种方式。
《红楼梦》视觉化传播的第三个层面即为具有前沿色彩的网络传播,在数字化时代语境下不可忽略。所谓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它以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将文字、图像、动画、音乐、视频等多种数据组合在一起,显然也是视觉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Google上搜索关键词“红楼梦”,共找到约22,900,000条结果,其中相关图片约5,210,000条,相关视频约36,300条,相关新闻约1,690条(此结果于2011年8月9日搜索)。“据不完全统计,关于《红楼梦》的专题网站就有80余个,较有影响的包括红楼梦网(http://www.honglm.net)、红楼艺苑网(http://www.openow.net)、夜看红楼网(http://redred.51.net)、悼红轩网(http://www.reddream.net)等,借助于互联网,人们还可以轻松地阅读原著并欣赏红楼影视、红楼戏剧、红楼说唱、红楼音乐、红楼绘画等。不妨说,《红楼梦》的网络传播,使人们最终完全实现了对《红楼梦》的全方位的、直接的、迅捷的接受。”随着网络的普及,《红楼梦》的网络传播也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网络传播因综合了文字、图像、视频等数据元素,所以既具有其他传播形式的某些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突显在三个方面,即方便快捷、交互操作和多媒体性。方便快捷是网络传播最突出的一个优势,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主动地去选择和接受所需信息,传播过程中也少有物质的损耗。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了主动权。在浩如烟海的《红楼梦》信息中,受众可即时快速地获取信息,而少有种种外在因素的束缚和限制;其次,交互操作也伴随着网络传播的始终,由于网络数字媒介的“可写性”,参与操作变得自然而然。交互一方面有传统的交流之义,更重要的是网络传播还有互动的一面,也就是受众可以参与和操作、甚至操控着传播的进程。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即时的双向沟通。荷兰著名的学者穆尔曾经指出:“互动性是指受众积极参与对艺术品或者表现方式加以掌控的可能性。直至今天,我们所谓的文化并未让受众享有多少互动性。虽然把解释空间和反应空间给予了受众,但是却没有赋予其互动空间。毫无疑问,有一些人会认为解释就是互动,当然,这也对,但这并非是在此处所侧重探讨的意义上的互动。就这种讨论的意图而言,互动性意味着能够以一种富于意义的方式干预表现方式本身,而不是对它作出不同的解读。”显然,“解读”只是一种简单的交流,而参与和“掌控”才是真正的互动性,这也正是网络传播的应有之义。受众完全可以在论坛上自由地发表对《红楼梦》的看法,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甚至是改写《红楼梦》文本,进行再度创作,网络传播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广泛参与的平台。此外,最显而易见的,网络传播还具有多媒体性。网络传播改变了单纯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模式,而是将这些模式整合在一起,发挥着多媒体的功能,前所未有地、全方位地传播信息,受众也可以轻松地领略到更生动、更多样、更千姿百态的《红楼梦》形式。
二、经典如何生成?
可见,图像、影视和网络传播是《红楼梦》视觉化传播所包含的三个极其重要的层面,那么,这种视觉化传播有什么优劣之处?其对《红楼梦》经典的形成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应该说,无论是图像、影视还是网络传播,相对于文字文本传播而言,它们的一个共同优势在于视觉因素占据了绝对地位,传播从时间走向空间,从“意义传播”走向“形象传播”,形成了一种感性主义的传播形态,“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这种感性主义的传播形态促使受众从“读”走向了“看”,视觉形象生动而直观,接受的难度降低,观看的兴趣也大为改观,尤其是在快节奏的今天,这种视觉化传播极大地迎合了人们的需求,从而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强有力地推动了《红楼梦》的普及和流传,《红楼梦》接受的空间拓展与此紧密相连,如果没有视觉化传播,《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就不可能呈现出今天广泛而多样的精彩面貌。
问题在于空间拓展并非《红楼梦》经典形成的唯一要素,时间深度更是文本保持永恒的绝对条件,如此,矛盾的是,视觉化传播是典型的空间化道路,视觉快感导致深度的消失,深度走向平面,整体走向碎片,“面对形象化和图形化的信息结构,人们不再需要做复杂曲折的抽象理性思考。形象和象征结构的信息体系,将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直接地显现出来,使人们‘一看就懂”,对于《红楼梦》而言,这种“一看就懂”的视觉形象恰恰与文本的深度韵味是背道而驰的,文本缺少了传统的想象和反思空间,主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而无需太多的感受和思考,诱人的是形式表面,而非内容意蕴。结果是《红楼梦》只剩下视觉的外壳而弱化内在的意蕴,其必然会在时间的淘洗中逐渐走向消亡。因此,一部经典文本的生成,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空间拓展对文本接受的关键意义,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超时间性、时间深度仍是经典生成的绝对条件。当下,随着各种媒体的高度发达,《红楼梦》实现了以各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接受,但在视觉文化传播的大时代语境之下,《红楼梦》的接受也多以视觉形象的方式进行,越来越多的受众忽略了文本本身,读者少了,观看者占据了绝对位置,《红楼梦》经典沦为了形态各异的视觉快餐和故事画卷,但《红楼梦》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却并不是这些。
一部文学经典的生成,必须同时满足于两个条件,即时间传播和空间传播的综合并行。在视觉化传播风行的年代,不可忽略文本的传播和接受,观看的同时,阅读仍是我们这个时代面对文学的最大任务。
作者:邱丽梅,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