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当代短篇小说的创作规律

2013-04-29 00:44李新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短篇小说规律创作

摘要:本文论述了短篇小说的文体特征和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状况,在短篇小说的创作规律上进行分析和论述。综述现当代短篇小说的创作规律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一是人物越典型便越好:二是情节越集中便越好:三是结构越讲究艺术便越好;四是场景与人物性格关系越合乎逻辑便越好;五是语言风格越有个性色彩便越好。

关键词:现当代 短篇小说 创作 规律

小说,是指作者运用典型化的方法,通过叙述性的语言展开故事情节、描绘生活环境、塑造人物形象,以表现主题的文学体裁。探寻小说这种文体名称的由来可以上溯到唐宋时期,当时被称为“市井小道之说”的传奇小说以其细致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时代背景即环境描写深入人心,发展到现在相比较于诗歌、散文、戏剧文体而言,小说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体。

一、短篇小说文体及其创作特征

短篇小说是区别于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体裁更为短小的小说文体,尤其讲究写作技巧。关于短篇小说的特征,鲁迅曾经指出:“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比如身人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确实如鲁迅所言,短篇小说虽然“细小”,但能“以此推及全体”。很显然,在鲁迅看来,截取生活片断,以小见大,举一反三,这就是短篇小说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发展状况综述

自鲁迅之后,一大批作家涌现出来,其中在短篇小说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学巨匠比比皆是。发展至今,短篇小说创作经历了几个较为蓬勃的创作时期,其中抗战初期涌现出来一个高潮,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和丘东平的《一个连长底战斗遭遇》并列为当时最有名气的三个短篇小说,萧红的《小城三月》也以清丽的笔触描画出了一个故土歌谣一样引人入胜的故事,同一时期的冰心、老舍等人的作品也独树一帜;20世纪40年代,更多风格的短篇小说展示出成熟的艺术成就,比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琉璃瓦》等作品构筑出一派都市洋场风范,刘呐鸥、施蛰存为代表的现代派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海派风格短篇小说,沈从文、废名、萧乾等京派作家的短篇小说纯朴静谧、乡土气息浓厚,赵树理等人“山药蛋派”风格的小说、孙犁于风云变幻之秋创作的白洋淀系列“诗歌体”(也有称“散文体”)小说也都自成风格,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代文学创作各个不同阶段中,短篇小说也称得上是异彩纷呈,尤其是当今网络电子媒体的加入,各种文学期刊也不遗余力的推出有创作潜力的文学新人,短篇小说创作上涌现出前所未有的创作热潮。很多作家作品也已经成为了经典之作,比如徐坤的《厨房》、杨绛的《洗澡》等。

三、综述现当代短篇小说创作规律

1.人物越典型便越好 在人物刻画方面,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为集中。鲁迅先生曾经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短篇小说创作上的特征:人物的典型性、情节的集中性、结构的艺术性、叙事的逻辑性、语言的风格化,并且身体力行、“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出来一批短篇小说,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石,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多种源头,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成为一代文豪。

从鲁迅的短篇小说作品看,他一般都是集中笔墨描写一两个主要人物。从鲁迅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发现在人物创造上,短篇小说因其短,不能贪多求全,而要尽可能集中。一般说来,限于篇幅,一篇短篇小说只能集中笔墨写好一两个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只能作为主要人物的陪衬而存在。对于主要人物的刻画,也不能面面俱到,而且一般也不要求写出人物的性格发展来,强调的是人物的典型性格特点。

2.情节越集中便越好 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小说作品的基础。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必须经过集中概括和加工提炼才能成为富有典型意义的情节,这就是小说情节的典型化。一般说来,短篇小说通常以一个主要事件作为作品的主干,不像长篇小说那样头绪纷繁地描写生活事件。有的短篇小说通篇写的就是一件事。例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其情节的单一是显而易见的。追求情节的集中性就意味着作家要精心选择素材、认真取舍素材进行艺术构思、精心提炼作品主题,然后依照生活逻辑与艺术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加工社会生活,从而营造短篇小说作品情节的集中性。比如茅盾的《春蚕》,以1932年前后的江南农村为背景,描述老通宝一家因为养蚕丰收而破产的故事,揭露了洋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种情节上的集中在主题的展示上事半功倍、鞭辟入里。

当代女作家方方的小说常常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一无生存技能、二无文化的底层女性。在她的小说《出门寻死》中的何汉晴是一个下岗女工,她文化不多,但热情善良、勤快能干,然而家里从来没人说她好,公婆小姑常常挤对她,丈夫儿子对她很冷漠,何汉晴觉得“活得累人,心里烦”。一天早晨她由于生活琐事遭到家人围攻,何汉晴再也无法忍气吞声,决定出门寻死。而一家人知道后对她的冷嘲热讽,更促使她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我非死一盘给你们看看”。小说就这样将何汉晴推到了生死抉择的矛盾漩涡中,读者追随着作家的笔触看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却又总是阻迟着那个读者想要知道的结局的到来,情节的集中反而使得读者阅读上的愉悦感大增。

3.结构越讲究艺术便越好 毛泽东曾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革命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在文学创作中,艺术构思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艺术构思成熟与否,巧妙与否,往往决定着一篇作品的成败。张爱玲曾经说过,一个作家就像是生长在一个园子里面的一棵树,这个园子里面的草长莺飞全部尽收眼底,然后把园子里面它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一切娓娓道来而已。一个不熟悉生活、不了解生活、不占有生活的作家,当然就无法孕育出好的文艺作品来。

鲁迅说,他的小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摘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比如他的作品《药》,正是起自他“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即辛亥革命时秋瑾烈士牺牲的事件,但他没有全用这一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从而设计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康大叔卖人血馒头,小栓吃人血馒头等一系列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既表现了华老栓等人的愚昧落后,对革命的无知,又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致命弱点,从而使作品的思想和立意得以升华,成为一篇向封建势力讨伐的战斗檄文。鲁迅的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相当巧妙,无不体现着他文学大师的深刻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风格。他每一篇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都是在了解生活、占有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

4.场景与人物性格关系越合乎逻辑便越好 一般说来,短篇小说的场景是越集中越好。鲁迅的短篇小说有不少的作品通篇只有一个场景,如《风波》。另外场景不管多少,与人物性格关系越合乎逻辑便越好。比如当代作家刘庆邦的《神木》,写矿井,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盲井》,就体现出了所写的人物与场景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展开的过程中人们恍然大悟、唏嘘不已。

茅盾的《林家铺子》也是这样,通篇围绕着林家铺子写出了一个黑暗社会林老板作为一个小商人破产前夕的痛苦和挣扎,林老板的精明能干、自私懦弱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中一览无余,他被逼得半夜带上女儿阿秀弃店出逃,令人同情。林家铺子的倒闭可以看成是中国城乡经济破产的缩影,真的是杰出之作。

5.语言风格越有个性色彩便越好 总之,一篇好的短篇小说,不但要有好的内容,而且要有好的表现形式,完美作品的要求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语言作为最能够体现作家创作风格的小说元素越有个性色彩便越好。

老舍先生的城市贫民系列小说描绘的场景常常是老北平那些别具风格的小茶馆儿、大杂院儿、胡同儿和庙会,虽说前期创作的更多的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作品往往是长篇小说,但是他在短篇小说语言上的奉献却是不容忽视的。《断魂枪》讲了一个传奇色彩的故事,全文不过五千余字,但充满了一种古老文化兴衰嬗变的悲凉感。老舍先生自己谈到这篇小说时也颇为满意:“拿这么一个小小的事,联系上三个人,所以全篇是从从容容的,不多不少正合适。”小说写“五虎断魂枪”的传人“神枪沙子龙”:“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文字典雅、质朴、苍凉,字数不多,却入木三分,很有力道。

张爱玲的作品语言华丽雅致、圆融光润、意象丰富、不动声色,这些是极具有艺术价值的。她的短篇小说里面除了人物刻画非常立体,语言也鲜活得像赋予了景物以生命似的。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冷金成,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老舍,我怎样写短篇小说[J],宇宙风,1936(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严歌苓小说创作研究),课题编号为2013-GH-571

作者:李新宇,文学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秘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短篇小说规律创作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怎样写短篇小说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一墙之隔》创作谈
巧解规律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