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
摘 要: 直观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叙述了直观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分别举例介绍了三种重要的直观教学方法,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直观教学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言语直观 初中生物教学
我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一个年头。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从一名“在校学生”逐渐转变为一名“在职教师”,顺利地完成了初二生物的教学任务,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做了一定的课后反思工作。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年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关于直观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一定的教学内容作用于学生,使其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活动。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是将新的信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经过重组,建构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知识直观”是学生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直观教学也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1]可见,直观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并接受新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但其抽象逻辑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能否在课堂上运用好“直观性原则”,将显著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直观教学的方式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2—3]。实物直观是指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获得的感性认识与实际事物联系密切,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但是,实物直观往往很难直接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学习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模象直观能够很好地避免实物直观存在的这个问题。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模拟形象(即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拟形象并非事物的原始面貌,而是经过一定加工后的事物面貌,能够鲜明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忽略其非本质属性,使得原本比较“朦胧”的事物变得清晰而易于接受。初中生物课程学习的是生命世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要求学生既能掌握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又能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处理好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关系,只有将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相结合,才能较好地使学生掌握生物规律的普遍性和生命世界的多样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在初中生物相关章节教学中的结合运用。
图1 心脏结构示意图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哺乳动物心脏的结构及出入心脏的血管和血流的情况。这个内容对于理解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重要,但知识比较抽象,初学时不易准确掌握。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运用模象直观法,将比较复杂的心脏及其周边血管的结构简化为一幅平面图(如左图所示),图中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心脏及周边血管的主要结构特点:左右心不相通,心房与同侧心室相通,血液在瓣膜的控制下由心房单向流入同侧心室。对于出入心脏的血管,可用红粉笔画出动脉血管,用蓝粉笔画出静脉血管,而用红色箭头和蓝色箭头分别表示血管中血液的性质(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及血流的方向。结合这张平面图,进行全身血液循环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一相对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心脏及其周边血管的主要结构要点,又能顺利完成“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这一难点的突破。但是,平面图毕竟只是对心脏具体结构的一种简化和抽象,没有哪个真实的心脏是像平面图上画的那样的。当学生通过模象直观认识了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后,教师应通过实物直观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心脏结构。例如观察和解剖猪的心脏。若条件不允许,则可以让学生观察心脏的结构模型。只有将模象与实物相结合,才能真正完善学生对心脏结构的认识。
又如,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第21章,涉及有关遗传规律的内容。尽管初中阶段涉及的遗传规律比较简单,但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仍然比较抽象,特别是初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尚未学习有关概率的知识,因此对于遗传概率的计算尤其显得不知如何下手。因此,笔者在进行有关遗传规律的教学时,采取了一些简单的直观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就地取材,用红绿两支粉笔,分别代表成对存在的等位基因。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既可以模拟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存在的等位基因彼此分开,又可以模拟受精之后基因发生重组的所有可能,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模拟遗传概率的简单计算。这样的直观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彼此分离,以及受精时带有不同等位基因的配子自由组合这一抽象问题具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有关遗传概率的计算。类似的直观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于“人类性别决定”的教学,使学生对性别决定的实质有比较直观而准确的认识。
初中生物课程中有一些内容,不太容易甚至根本不可能运用“实物直观”进行教学,例如有关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内容。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是生物学学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无法通过直接的观察、再现来进行直观教学,因此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当重视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做过的重要实验,例如巴斯德鹅颈管实验、米勒实验等,以及探究生物进化历程时发现的重要进化证据,如重要的化石等。将这些重要的实验或证据以图片、视频等模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掌握这些知识。
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设计,课都是由教师来上的,因此,教师言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正如一部好书,不仅需要知识丰富,论证严密,更需要通俗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多少内容,更在于学生在一节课里接受了多少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用直观、易于接受的而又不失科学、严谨的语言进行教学。“言语直观”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思考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难点,还要思考如何用生动、直观的语言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更认真、细致,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呈现生动、直观、易于接受的教学过程。
以上便是我对直观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陈琦,刘儒得.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