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珺
摘 要: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化学教材的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生活;实验;自主
高效课堂一直都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在素质教育下,我们的高效课堂不再单单指课堂效率的高低,而且,还包括效益的高低。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化学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教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甲状腺肿大患者、佝偻病患者、龋齿患者、氟骨病患者的图片,学生在电视或者实际生活中都见过这种病人,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几种患者都是因为缺少什么化学元素导致的,进而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平衡营养、合理膳食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更是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以往教学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局限,教师往往忽视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真正价值,导致化学课堂沉闷、缺少活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使学生在实验直观形象的展示中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而,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也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如,在教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为了让学生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化学实验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形象的展示中理解中和反应。首先,取一个干净的烧杯,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并加入酚酞,此时溶液遇碱变为红色,接着,慢慢用滴管滴入HCl溶液,随着HCl的不断注入,烧杯中的颜色逐渐变暗,最终,烧杯中的颜色变为无色,此时,烧杯中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另一种情况是HCl过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HCl+NaOH■NaCl+H2O通过简单的一个实验,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中和反应的产物及过程,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是,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搭建自主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产量,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菜大棚补充CO2,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88gCO2,它至少需要10%的稀盐酸多少克?
这是一道简单的化学计算题,在讲解的时候,我将讲解的权利交给了学生,首先,选中几个学生,让他们将自己的解题过程展示给大家,接着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对比中既可以掌握本题的解题过程,又可以完善解题步骤,最后,我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明确本题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思路,进而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上述之外,教师还要完善评价体系,转变以往的终结性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在教师多元化、层次化的评价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重拾学习信心,从而为高效的化学课堂的实现做好外围工作,以保证化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总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封洁.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21).
[2]黄胜.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5).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马场总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