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
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国家的文明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普通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学、小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我记得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李慎之先生,他是1923年生人,在民国受的教育,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学,而是小学和初中,其中印象最深的课,不是数学,不是语文,而是公民课。他说当时读的那套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公民教科书》,他推算那个时代和他读过同一套教科书的人大概有几百万。所以,他就有一个感想:这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受过小学、中学教育的人,到了五十年代初,也就是建国初期的时候,正好是社会的主力,而那个时候社会风气相对较好,因为这些人小时候受过公民教育。
我理解的现代教育实际上是三大板块,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但在我们当代的教育当中,其实只剩下了单一的科学教育,既没有我们古老的有2000年传统的人文教育,也没有曾在民国有过几十年历史的公民教育。所以我们常会觉得我们的教育在追求“快”,为什么?因为“科学”是讲究效率的,人文教育是“慢”的,是讲生命的。
这就回到我们教育的核心: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最终价值是什么?我粗浅的理解是,我们的教育,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学校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学校只担负一个责任,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文明社会的正常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就是应该以人为本,而且应该以普通人为本,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根本不需要设定一个目标,教出多少出类拔萃的人。
如果教育的每个阶段的独立性不解决,每个人都会累死在这条“跑道”上
现在来理解民国的教育,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有战乱,有动荡,但是它的教育是相对成功的。我在看民国教育的史料时,特别想到几点。
首先,在那个时代,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自成体系、自成脉络的,具有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小学就是小学,中学就是中学。
而我们今天教育体系的设置是按照升学的体制来的一一小学是为了升初中而存在的,初中是为了升高中而存在的,高中是为了升大学而存在的。所以,中学、小学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它只是这个“升学”流水线上的环节。决定一个老师、一个校长、一所学校地位的,是看你为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了多少高分的学生,这是唯一的一个指标。如果教育的每个阶段的独立性不解决,每个人都会累死在这条“跑道”上。你不就在那里跑嘛,从小学一直到跑到高中,因为所有的目标都特别的确定,每个老师和学生都为此而着急。这样,就把教育过程中的乐趣,那些美好的东西,全都消解掉了。要还原教育本身,其实就是在接受教育或获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最美好的东西,获得精神上的最大快乐,而不是在那里“跑步”。
其次,教育是人的教育,把人当人。不是说我们现在不把人当人,而是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把人当成工具。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教学生成为一个人而存在的。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它的目的只有一个:提升人类。今天在转型期的中国,我们看到很多事情都是按照本能设计的,但教育是与本能为敌的,教育是要提升人,要把人变成一个有能力驾驭自己本能、超越自己本能的高级族类。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将人类一代一代积累的最好的文明成果告诉你,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让我们更加靠近文明。但是现在你到街上一看,满大街的广告,或其他的东西都是把人放回本能的状态,它们都是迎合人的需要产生的,而不是让你高于自己的本能。整个社会的一切仿佛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性这五方面展开,它们不是向上提升人,而是使人向下沉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怀念民国不是怀旧,而是一种寻找。经济学喜欢讲一个词,叫“路径依赖”,教育也要讲“路径依赖”。今天的教育,可能更多地强调外面的资源、横向的资源,而往往会忽略本土的资源、纵向的资源。
往前追溯,我们有两大传统,一是孔夫子以来的人文教育,二是晚清以来的新式教育传统。从路径依赖来说,往往只有本土资源更有可以转化成一种动力,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当我们回望民国的时候,是要寻找一种可以依赖的本土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课堂里面学的东西的竞争,而是在原先“无用”的地方、“无意”的地方展开的
我对那个时代的教育总结出几组关键词:知识、方法、视野;兴趣、健康、能力;个性、气质、精神。
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的目标,然后才是知识和方法。在这方面,民国时代的学校基本上都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今天我们缺的不是知识,因为知识获得的途径真是太多太多了,“获取”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你自己怎么去看待、怎么去判断这些知识,并形成你自己独立的看法。由此,我们就能看到当前教育的局限在哪里:当教育把老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占得太满,都占满之后,留下给他们装备自己、真正提升自己的余地就没有了。这是第一组关键词:知识、方法、视野,下面是另一组:兴趣、健康、能力。
如果学校能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兴趣之所在,也让老师有机会把自己的兴趣转化成动力,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变得丰富、健康。中国最著名的植物学家之一吴征镒,还在扬州中学读中学时就发现自己的天分在这一方面,后来就不断在这个方面追求。科学史家、《爱因斯坦文集》编译者许良英,之所以后来会研究爱因斯坦,也起源于少年时代读到爱因斯坦的一本书《我的世界观》。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人成年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课堂里面学的东西的竞争,不是作业里、考试里那些东西的竞争,因为这些东西大家都差不多。人与人的真正竞争是在不一样的地方展开的,我看的书你没看过,那我就跟你不一样,真正的竞争是在原先“无用”的地方、“无意”的地方。
比如著名律师张思之,他回忆自己人生中印象最深的竟然是一堂课:当时他在抗战中的重庆读高中,有一位老师姓傅。他记得那一堂课是讲李清照的词一一《声声慢》,老师仅就其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词就讲了一节课!少年的他没有想到,汉语竟然有这样打动人心的力量,竟然有这样的穿透力。那堂课给了他一辈子的精神滋养。所以,他一方面可以站在法庭上辩论,另一方面他在辩词中追求汉语的美感。最后一组关键词是:个性、气质、精神。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关键,不就是这些东西吗?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展开,在教育中没有能塑造人的个性,也不能让人的气质得到展现,更不能培养他们健全的精神,那种教育基本上就是失败的。
今天,我们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有可能做得更好的,中学可能难度更大。毕竟小学还是可以让小学生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无用的事情,恰恰是最有用的。这个“有用”不是说直接拿来的那个“用”,而是在你以后的人生中的某些时刻,那条神秘的线索会被激活,几十年前的东西,就被扯出来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西。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真实存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也难用一种物质的、可以量化的方式去表达,就好像《圣经》里的一句话:“你必点燃我的灯。”教育就是要点燃孩子心中那盏灯。作为一名教师,哪怕只有一个学生的“灯”被你点燃,你也是可以骄傲的,何况你有可能点燃更多人的“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者其实就是“燃灯者”,你的伟大的工作就是擦亮火柴,因为讲台下面那些眼睛,就是那些还没有被点亮的灯。
(摘编自傅国涌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