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香 陈万宝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能善用、活用课本插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插图,理解词义
低年级儿童理解词义非常困难,如果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最易收效,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描述实物的插图:长春版一年级下册汉字家园(一)中“木、本、末、朱”的教学,它是利用一组象形图片:木字上加一笔来识字的。教学“本”时,可让学生看图,比较它与草木之根,引申事物的根源;再与“末”比较,发现这一笔加在树梢上,师说明“末”是梢、尖端,与“本”字正好相反……像“刀、刃、皿、血”等等,表示事物名称类的词语的插图,都起到了实物教具的作用,如果教师能结合插图解释词义,不但使学生对词义迎刃而解,还加深了印象。
二、利用插图,引入新课
一堂新课的引入非常关键,如果引入得很精彩、很贴切,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新课中来。在教学《天鹅》一课时,我先出示文中插图,问:这是什么?学生答:是天鹅。师问:你在哪见过?学生有的说在电视上、有的说在图片上。师又问:你眼中的天鹅是什么样的?学生有的说很大,有的说很白,还有的说很美。接下去就是一阵沉默。师说:你们对天鹅只是一些简单的、表面的认识而已,你们想不想知道科学家眼中的天鹅是什么样的?学生齐呼:想知道!我接着说:“那好,我们就打开书,去领略一下科学家眼中天鹅的风采吧!”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认真地读起来。还有许多插图可以用来直接导入,如,藏羚羊跪拜图、长城图等等。如果教师能用深情的语言导入,可使学生快速入境。
三、结合插图,讲授新课
在讲解新课时,教师能有机地结合插图进行讲授,可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配有五幅插图,与文章五个小节的内容完全相符。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不能在学习课文初始就理解了多种植物的样子与特点。教师能密切结合插图讲解学生理解的就会轻松、明白。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宋金是诚实的孩子,教学时,重点让学生观察小宋金的表情,启发学生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四、运用插图,拓展想象
有些文章的插图,堪称高效插图,它不但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还为我们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实现了插图的最大价值。如,陆游的《诉衷情》一课。此词通过比照自己当年的豪情壮志和今日的落魄潦倒,抒发了国仇未报、壮志未酬的情怀。文中有一幅陆游老年在自家篱门前举目远眺图,教学中我是这样利用这幅图引导学生想象的:让学生看插图,我深情描述:这就是老年的陆游。他隐居深山多年,如今已老态龙钟,体弱多病了,再也无力上战场杀敌报国了,他每天只能站在自家篱门前,举目远眺祖国边疆。想到自己报国无门,金兵屡屡进犯,百姓颠沛流离,他此时一定是老泪纵横了,那滴滴的泪是为谁流的呢?让学生充分的想象后再回答,学生有的说是由于自己报国无门,流下了遗憾无奈的泪;有的说:他看到由于战乱百姓无家可归,所以他流下了同情的泪、痛苦的泪;有的说:他看到皇帝昏庸无能,朝廷又奸臣当道,他流下了失望的泪、气愤的泪。课本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插图,可以有效地用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五、借助插图,突破难点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组成部分,因为古诗反映的事物或事件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有些词句教师费尽口舌,学生对诗的意境还是不知所云。如果教学时,教师能充分地运用书上的插图,可使学生豁然开朗,进而理解诗的意境。例如,《春晓》一课诗的背景图与诗的意境完全相符,教学时,老师可先让学生观察书上插图,看看图中都有什么?再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再进一步描绘诗歌意境,这样可化难为易。像杜牧的《山行》,李白的《贈汪伦》,杜甫的《望岳》等等的背景插图,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活用、善用书上的插图,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有利于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