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英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课件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它可以让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频繁,时间长了,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情况。这时应适当地选用多媒体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创设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一般来说,小学生比较爱听故事,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又如在幻灯片中加入动画,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应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利用视听觉等多种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
二、探究新知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能否处理好重点和难点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对于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可谓重中之重。多媒体教学以它独特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教学排忧解难。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1.化静为动。多媒体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
例如:在教学直线的认识时,我设置了一条直线,在鼠标的点击下,直线向两端延长,再点一下继续延长,直到伸出屏幕的画面。通过很简单的动画,学生就能很清晰地知道直线的一个性质:两端能无限延长。这样学生对“无限延长”一词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如,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采用常规教学演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两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既不方便,又讲不清,演示不好的话,还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模糊认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把边的长短不一的两个角进行重合,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光点的闪烁,突出角的大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演示过程中加深印象,直观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2.化难为易。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以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演示为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多媒体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以解释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的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先把一个圆2等分,然后把一个圆4等分,再8、16、32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大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能节约时间,增加容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呈现教学内容,既形象逼真,又快速、准确、储存量大,能超越时空模拟逼真的情景。
比如复习、练习课中由于课内外时间总量是有限的,若超量过度训练,就会使学习差的学生为完成作业而疲于奔命,也会使学习好的学生长久地停留在此阶段,客观上延缓了提高的速度。从而剥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教师在课前把复习、练习的知识制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节省教学时间。
四、运用多媒体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教学最需要解决和重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太阳、月亮、地球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配以解说、悦耳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学生对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的疑问,通过课件演示都迎刃而解。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年、月、日等其他知识,或利用课余时间在“中国科普网”找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传递信息,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需要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化难为易,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