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绒毛膜上皮癌临床病理观察

2013-04-29 00:44童晶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鉴别诊断睾丸免疫组化

童晶

【摘 要】目的:探讨睾丸绒毛膜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应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及光镜观察1例睾丸绒毛膜上皮癌,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合体滋养层细胞、中间滋养层细胞及细胞滋养层细胞构成,呈实性片状排列,癌细胞随机混杂分布。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hCG、Inhibin、CK(+);LCA、AFP、CD30、PRL、PLAP、CD117、Vim均(-);Ki-67约80%(+)。结论:睾丸绒毛膜上皮癌罕见,常较快地发生血行转移,早期诊断十分重要。需要与睾丸出血性坏死以及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相鉴别。

【关键词】睾丸;绒毛膜上皮癌;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03-02

睾丸绒毛膜上皮癌属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绝大多数的睾丸肿瘤是生殖细胞起源,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九,以15-45岁最常见。性腺发育不全、隐睾、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发病率增高。约10%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有隐睾史。睾丸单纯性绒毛膜上皮癌罕见,约占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不足1%。本文报道一例睾丸绒毛膜上皮癌,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右侧隐睾45年,数月前右侧腹股沟区发现一肿块,大小约5.0×3.0cm,无尿痛、尿急及血尿。

1.2 方法 标本经过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行单克隆抗体标记,光镜观察。所用抗体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显色,苏木精衬染。

2 结果

2.1巨检 睾丸及附睾切除标本,大小约9.0×5.5×3.5cm,其中睾丸大小约5.5×4.0×4.0cm,表面光,切面灰红暗红,质脆,部分结构不清。

2.2 镜检 肿瘤由合体滋养层细胞、中间滋养层细胞及细胞滋养层细胞构成,呈实性巢状和片状排列。合体滋养层细胞核呈空泡状或污秽状,胞浆宽广,嗜酸性,核分裂象少见。细胞滋养层细胞大小一致,多角形,核圆形,空泡状,有或无核仁,胞浆轻度嗜酸性或透明,核分裂象较多。这些细胞在广泛出血和坏死的背景中排列成不同结构(图1)。

2.3 免疫组化 瘤细胞hCG(图2)、CK、Inhibin(+);LCA、AFP、CD30、PRL、PLAP、CD117、Vim均(-);Ki-67约80%(+)。

病理诊断:(右侧)睾丸绒毛膜上皮癌。

3 讨论

睾丸绒毛膜上皮癌非常罕见,国内报道较少。肿瘤由合体滋养层细胞、中间滋养层细胞及细胞滋养层细胞构成,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出现孤立的甚至是融合成团的合体滋养细胞不应作为绒毛膜上皮癌诊断的依据,只有当合体滋养细胞与细胞滋养细胞成分以双向丛状结构密切混合时,绒毛膜上皮癌的诊断才是恰当的。滋养细胞易侵袭和转移,这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最主要的特征[1]。因此,早期的诊断对于睾丸绒毛膜上皮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临床特点 患者多为中青年,大体通常表现为一侧睾丸小结节或无痛性肿胀。本例所报道的睾丸绒毛膜上皮癌患者有45年的隐睾病史,而隐睾患者的发病率为正常的20-40倍,可以推测本例睾丸绒毛膜上皮癌与其隐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王金文也报道过一例隐睾合并绒毛膜上皮癌的病例[2]。约1/3患者诉阴囊或下腹部钝痛和负重感,容易误诊为附睾炎。对该类患者应及时行睾丸B超检查,男性下腹部或腹股沟区肿物,务必检查阴囊,如同侧睾丸缺如,应想到隐睾合并肿瘤的可能性。有的患者以咯血、腰背痛、胃肠道出血等肿瘤转移症状就医。约10%的患者出现男性乳腺发育。

3.2 病理特点 绒毛膜上皮癌由各种不同成分混合组织,包括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和中间滋养层细胞。因其有浸润血管的倾向,所以肿瘤组织有大片的出血及坏死,缺乏明显的间质。几乎所有病例hCG阳性,主要是合体滋养层细胞和中间滋养层细胞阳性。约50%病例PLAP阳性,CK阳性。本例中hCG以及CK(+)。

3.3 鉴别诊断 ①睾丸出血性坏死:常由睾丸扭转、创伤和凝血障碍引起,睾丸痛性肿大,镜下为睾丸组织凝固性坏死,可见睾丸组织影像;而睾丸绒癌病灶较小,睾丸常不肿大,无疼痛,镜下出血坏死灶中不见睾丸组织影像。②卵黄囊瘤伴合体滋养层细胞成分:形态多样,可见内胚窦结构、S-D小体、微囊结构及腺样结构等,肿瘤细胞AFP强阳性。③胚胎性癌伴合体滋养细胞层成分:肿瘤细胞呈多形性,细胞核大而不规则,有多少不等的间质。免疫组化显示PLAP、CD30等(+)。

3.4 治疗与预后 绒毛膜癌除了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的特点外,还具有比一般恶性肿瘤更强的侵蚀破坏组织的能力,常较快的发生血行转移,最常见的是肺[3]。化学治疗是治疗绒毛膜癌的主要方法。绒毛膜上皮癌血清hCG滴度较高者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直接观察到绒毛膜上皮癌或滋养层细胞成分者预后差[4]。

参考文献:

[1] 刘军,刘艳.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要点及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10,29(12)1:57.

[2] 王金文.隐睾合并绒毛膜上皮癌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297.

[3] Mostofi FK,Price EB(1973).Tumors of the Male Genital System.2nd Edition.AFIP:Washington,DC.

[4] Vaeth M,Scheultz HP,Von der Maasen,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s:experiences with 1058 consecutive cases[J]. Acta Radiol Oncol,1984,23:271-285.

猜你喜欢
鉴别诊断睾丸免疫组化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