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煤矿”题材的传承既是一个当仁不让的创作传统,也是当代文学创作领域隐而未显的创作资源库。几十年来,煤矿文学创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一方面,同质题材的创作传统经过长期积累,随着新旧融合与传承更新,在文学史上早已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足迹;另一方面,产业区域性奠定了煤矿文学,更多地锁定了矿工群体和特定矿区。本文以文学史传统与产业区域性两大方向来研究中国当代煤矿文学,对全面认识当代煤矿文学整體格局大有裨益。
关键词:煤矿文学 产业 格局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严格地说,并不是所有类型文学都有条件谈传统,都有令人瞩目的格局。而煤矿文学可以也应该获得这样的关注。从文学史和产业区域性两条线索进行梳理,既符合中国当代煤矿文学的发展事实,还能勾勒出它的基本概貌,从而在这两大格局下展开更细致的研究,最终为长年深埋的文学宝库拂去尘土。
一 一脉相承的足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炭资源的国家。煤炭进入人们生活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天工开物》等典籍都有对它本身和相关生产方式的描述。煤炭作为文学意象,前有宋朝大诗人苏轼的《石炭》,后有明朝忠臣于谦的《咏煤炭》,他们称得上是中国煤矿文学的鼻祖。
苏轼作于徐州的《石炭》诗中回忆了遭遇雨雪寒冬的人们,在未发现身边丰富的煤炭资源之前,寒风冷雨中瑟瑟发抖,蜷缩家中,路上断行无人的惨景,对人们即便拿着被褥也换不到半束湿薪取暖之凄苦深表同情,以此衬托煤炭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取暖正是煤炭最为朴素的功能之一。不仅如此,作为“山中遗宝”的煤炭,被苏轼形容成黑色的美石,如天赐神物,为人们铸造利器提供熊熊火焰,锻造出“要斩长鲸为万段”的神兵,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石炭”的无尽崇拜。
于谦的《咏煤炭》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诗人托物言志,“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一句,赋以煤炭蓄藏能量,色黑品高的乌金特质,而人们正好能从诗句中追踪到当代煤矿文学权威奖项“乌金奖”的得名典故。后世学人还从于谦的咏煤诗中感受到于丞相立志“除旧布新”、“出山济世”的高尚品格。可见,煤炭这一吸取日月精华沉积地下的黑石,与中国士大夫低调沉稳的气质和兼济家国的入世精神相得益彰,成为笔下意象也就顺其自然了。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则先后出现了诸如郭沫若、艾青这样第一批吟咏煤炭的诗人。他们的诗句赋予煤炭意象新的时代气息,洋溢着个性的魅力和深沉的哲理思辨。以郭沫若的名作《炉中煤》为例,诗句中“重见天光”的黑煤为了“心爱的人儿”——“年轻的女郎”——眷恋着“祖国”,甘愿燃尽自己,袒露火般的“心肠”。再看1937年艾青创作的《煤的对话》。虽然与郭沫若诗中的煤大体相同,都有主动求燃的愿望,表达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实际上各有所指。
当代煤矿题材诗作在此基础上分解出了更多的意义。长诗《矿工之歌》中如“宝石”般的煤层是国家建设的巨大宝藏,矿工们日夜奋战,多挖一些就是为国家多掏出一些宝藏。这类诗作集中反映了建国后,人们热火朝天进行工业建设的热情。
有学者曾收集建国后的煤矿诗歌,在集中细读超过350首煤炭诗之后,尝试梳理出当代煤炭诗潮形成的脉络,对意象群进行了文本分析和文化解读。并得出一个观点“我国煤炭诗在古代只能作为‘咏物言志诗而存在,只有到了当代中国,才形成为独特题材意义上的煤炭诗”。这个结论虽然不能说是绝对正确,但毕竟尊重了从古代零星可见的煤炭诗到当下丰富的类型创作之间地巨大变化。可见,从古至今,诗歌中的煤炭意象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精神力量,古老意象随着时光流逝,时至今日仍能焕发跨越时空的文化意义。
除了诗歌,在小说创作中,煤矿题材同样占据着重要的板块。著名“七月派”代表作家路翎在代表作《饥饿的郭素娥》中就塑造过那个时代典型的矿工形象。苗培时(《矿工起义》)、萧军(《五月的矿山》)、康濯(反映湖南煤矿工人生活的作品)三人还被誉为中国煤矿文学之祖。令人欣喜的是,苗培时在194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矿工起义》,作为反映煤矿工人的第一篇小说已经在长治市发现了原稿。
当代作家路遥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百万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一般来说被认定为全面展示当代城乡平凡人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各阶层的普通人形象汇聚其中,各层面的生活、工作遭遇也都有所呈现,但是作品对孙少平等矿工形象地塑造,对煤矿工作地细致描述无疑是这部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周梅森的《黑坟》。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煤炭文学长篇小说,追踪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即北洋军阀统治年间的一起矿难惨剧。故事发生在中国北方某煤矿,突然发生的瓦斯爆炸将一千多名矿工困于井下。井下大火猛烧,整个优质煤田即将付之一炬。北洋政府为了保住煤田,竟然下令封闭矿井,举国为之震惊。2009年刘庆邦出版的《红煤》则从人性扭曲的角度,讲述了一位矿区临时工不择手段求生存的故事。曾经青春热血的年轻人,在现实环境地挤压下,在膨胀欲望地驱使下,从临时工到矿长一路走来,读者看到的不是个人奋斗的成功案例,读到的却是发人深省的人性之恶。
显然,无论是个体矿工坎坷生存路,还是集体面对矿难的冷血无情;无论是人性本善的闪光点,还是心理畸变的阴暗面,种种元素在煤炭题材小说中都有充分的发酵空间。
二 行业区域性研究的必要性
如果说,煤矿文学整体研究可以从对文学史传统的梳理入手,那么根据煤矿行业自身地区域性研究,同样也能为构筑整体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所谓区域性具有双层含义,首先是行业区分度较高。如上文所述,中国煤矿行业从诞生至今,挖掘冶炼技术的历史已超过数千年,它跟其它行业有着鲜明的区别,是一个古老而仍未衰败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聚集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由一线工作人员和管理组织者构成,分享着同样的生活和工作细节,在很多方面,包括煤矿文学创作和欣赏上有着惊人的共鸣。
煤矿诗人孙友田就曾撰文介绍过自己与煤矿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结缘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孙友田先后进入贾汪煤矿职业学校、淮南煤矿学校。他在校的第一首煤炭诗就强烈地表达了“我愿当名矿工,在井下掌握割煤机,买个带秒针的表,与时间比比高低”的从业愿望。他去大通煤矿实习时,第一次下井的经历则催生了《第一次下井》的作品。20世纪60年代,在徐州矿区的孙友田,一首《大山的欢笑》喊出了“我是煤,我要燃烧”的心声。他直言:“我对矿山的爱有增无减,增加的是一种怀念之情。这是经‘初恋、‘热恋之后的‘生死恋。”显然,对于行业的了解,对于煤矿事业的奉献是不少矿工作者的创作原动力。
可以说,当下有影响力的煤矿文学代表作家,例如,刘庆邦、周梅森、孙友田等,都与这个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陈建功、孙少山、谢友鄞、蒋法武等一批知名的中青年作家,也都是先后从矿区走出来的。更不要说,大量名不见经传的矿工诗人、小说作者们,他们将自己的工作体验融入文学创作,为煤矿文学的壮大进行着最朴素地积累。
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这些煤矿诗歌和小说作品,近距离地了解矿工群体的生活、工作情况,一探煤炭行业的运作机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煤矿文学研究会曾编辑过《黄金心——煤炭系统优秀小说获奖作品选》,所谓“黄金心”既是选集中的开篇,也是对煤矿人精神面貌、情感世界的褒扬。开篇之作《黄金心》讲述了一位终身以煤矿为描绘对象的老画家去世后,她的女兒回到“金银湾煤矿”探望父辈友人时的一幕,这一幕既让人感动,又能折射出煤矿从业人员的鲜活侧面。从事煤矿产业的人们以矿区为家,在那座特殊的城池里,彼此真诚相对,热情好客。女主人公父亲因为常年跟他们在一起,以描绘他们的生活与事业,深获大家的尊敬和信任。矿工朋友得知女主人公最近几日要来探望他们的消息,但因没有确切到达时间,竟然不顾寒冷,每天都在车站等待。大家的热情和真诚让女主人公回忆起父亲曾留下的几张题为《矿工的家宴》的素描作品。
当时,女主公看到那些画时觉得“客人多,立的坐的,进的出的,说笑打闹的;酒多,各种各样的酒瓶子放满窗台、桌子、墙角;菜多,高高低低一大桌。这样一来,使画面夯得很实,观之不雅,也不太美”。父亲并没有直接回应女儿的批评,而是说:“我这也许是搞了点自然主义?反正矿工们请客就是这样舍得。只差一样菜还没端上来。”这道菜就是“只差没把心让客人吃掉”。
读者看到这里,估计很难不对煤矿行业的工作群体产生亲近感。那富于热情的言行就好比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燃煤。红黑之间的界限向来分明,但是在这样的行业中却总能让人联想到黑煤与火焰的联姻。当然,不排除不少煤矿文学反应了人性的阴冷,工作环境的惨郁以及心理的畸变。火热也好阴郁也罢,都是这个行业真实的两面,也为煤矿文学批评提供了丰富的话题。煤矿业显性特质,所具有的两极矛盾性和标签性成就了行业区域性的第一层意义。
行业区域性的第二层意义在于地域性。中国当代煤矿文学作家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根据中国矿产资源,尤其从煤矿资源分布来看,各级产煤基地都涌现了不少煤矿文学创作者。人们以基地或者矿区为主要文学活动地带,也为进一步研究当下煤矿文学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线索。
1996年,内蒙古平庄煤矿被确定为中国煤矿文联文学创作中心。从1959年的平庄矿务局发展成特大型煤炭企业的平庄煤业,不仅在业内,在煤矿文学领域地影响力都很大。1992年还是平庄矿务局时期,就创办了有鲜明煤矿行业特色的期刊《黑海潮》。创刊号上,陈建功、刘庆邦等煤矿文学知名作家都送上贺词。虽然《黑海潮》曾遭遇过停刊,但是后来又得以复刊,为矿区的作者提供了文学发表的阵地。2012年9月,平庄煤业与中国煤矿文联,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一起主办了“平庄煤业杯·第五届全国煤矿文艺期刊双十佳”评奖活动,而《黑海潮》就赫然名列“双十佳”的阵营。如果循着期刊阵地,追踪而至的话,必然能以一个作品发表平台为基点,延伸到大量的煤矿文学,聆听到最前沿的矿工心声,触摸到真正的矿区文学创作脉搏。
再以综合时政性刊物《当代矿工》为例,虽然不像《黑海潮》一样定位成煤矿文艺期刊,但是它除了对安全大事件、矿区各项建设工作进行详细报道外,还设置了展现矿工文艺才能的栏目。上述期刊拥有广大的矿工读者群,无论是发表机制还是阅读互动情况都显示出乐观态势。除了期刊,还有一系列报刊值得关注。例如,《中国煤炭报》、《山西煤炭报》、《广东煤炭报》、《安全为天报》、《平顶山矿工报》、《焦作矿工报》、《大同矿工报》、《双鸭山矿工报》、《邢台矿工报》、《兖州矿工报》、《鸡西矿工报》、《肥城矿工报》、《铁法矿工报》、《赤峰矿工报》、《煤田地质报》、《鹤岗矿工报》、《石嘴山矿报》、《永棠矿工报》等。不少报刊开辟了文学作品原创板块,集中了大量煤矿文学题材的作品。
综上所述,无论是文学史传统的梳理,关注主题演变、题材丰富性,还是产业区域性研究,了解更多当下煤矿文学创作现状,分析产业特性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当代煤矿文学整体研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注:本文系华北科技学院A类课题“从井下到井上——20世纪中国煤炭文学研究”成果之一,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水照编:《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 钱仲联编选:《明清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 艾青:《艾青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版。
[4] 山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编:《山西诗歌选1949-1979》,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 罗俊华:《论当代煤炭诗潮的形成》,《江汉论坛》,2003年第12期。
[6] 中国煤矿文学研究会编:《黄金心——煤炭系统优秀小说获奖作品选》,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吴亚娟,女,1981—,河北燕郊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工作单位: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