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萍
摘 要: 作者根据新课改教学目标要求,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习品质这一课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德育活动 教育方法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各阶段学科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人“明智”,更重要的是让人“树人”。教育性,是知识学科教学的根本特性。因此,学科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做人”。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更要培树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品质,不仅要完成“智”方面的教学任务,还要达到“德”方面的教育功效。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念和个人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之,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深入实施,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的学生,成为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发现,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教师点点滴滴逐步渗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下,实现德育、智育的同步提升。下面笔者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放大数学学科发展历史性,增强初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数学学科知识内涵是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形成的。历史性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现在所学的初中数学知识点内容中,有许多内容都是我国古代学者刻苦研究出来的,并且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抓住数学知识内涵的悠长历史性和丰富发展性,将这些内容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观念教育的有效题材,在新知教学或问题解答中进行有效运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三角形三边性质”教学中,在讲授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勾股定理”的发展形成史,并着重向学生讲述我国在研究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方面的卓越成就。这样能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学习知识的情感得到有效激发,主动学习成为内在要求。又如在“圆周率”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指出:“祖冲之对圆周率二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等等,教师通过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能够激起强烈的爱国情和自豪感,积极进取精神自然产生。
二、放大数学学科现实应用性,培养初中生实事求是的作风。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性是数学学科的根本特性。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找寻到数学知识的“踪迹”。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就是为了掌握学习技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自然,适应社会。数学学科的这一特性,正好为培养学生脚踏實地、实事求是的作风,提供了帮助和条件。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感知认识,从内心产生认同感,形成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如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知识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不愿学习、厌恶学习的情况,在问题案例的设置上,创设了“汽车由重庆驶往相距400千米的成都,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时,那么汽车距成都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像怎么表示?”生活性的问题案例,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基础上,向学生指出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要应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答活动。不锻炼、不实践,就不能掌握解题精髓,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进行问题案例的有效解答。
三、放大数学案例探究合作性,培养初中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解题技能、解题素养的提升,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致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个体之间的合作互助,共同实施。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合作能力逐步提高,有效掌握探究技能,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显著增强。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在问题案例探究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析、讨论、解答活动,共同找出问题解答的有效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真谛,集体主义观念显著增强。如在“物体的平移和旋转”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物体的平移特征和旋转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个体进行自主探知知识内涵活动,教师在课堂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个体在探知活动中不能够对物体平移和旋转有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个体组成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各自特征。学生借助于小组合作和他人的有效互助补充,对物体的旋转和平移特征有了准确的掌握和认识。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并向学生指出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这样,学生在合作性的探知活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了合作探究的强大功效,不仅团结协作的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集体主义精神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四、放大评价教学活动辨析性,培养初中生的辩证思维观念。
辩证思想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内涵,在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有着具体而广泛的运用。评价性教学活动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学生反思辨析的能力水平,培养辩证思维的学习理念。教师在问题评讲活动中,可以开展评价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反思、辨析、评价等活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效掌握,数学方法有效领悟,数学品质有效树立,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
总之,德育教育是初中数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能力培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德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中,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真知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素养和品质;通过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郑惠聪.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教研.
[2]张建伟.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考试周刊,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