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斌
小孩子咬指甲是婴儿吸吮乳头行为的延续,多从4岁至5岁开始,到6岁时明显增多,11岁以后逐渐减少,约50%儿童有过程度不一的啃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从心理上来说是焦虑、不安和“缺爱”的表现,是一种孩子用来安慰自己的方式。
不少宝宝都习惯咬指甲,然而如果到了七八岁了,孩子还反复出现咬指甲的行为,那么就要尽早查找这个坏习惯的心理根源了。如何矫正孩子的咬指甲癖,下面的这个故事,也许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咬手指甲,还啃得血淋淋
悠悠刚出生,父母因为生计而外出做生意,她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每到过年时才能见到父母。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觉得悠悠怪可怜,就对她十分溺爱,想要什么只要他们能给的就给她,而且往往都会给她最好的。
上了幼儿园后的悠悠显得并不怎么合群,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有人问起她父母时,她会躲得更远。爷爷奶奶说悠悠很想父母,时常一个人趴在窗台上,望着远方,说等爸妈回家。
去年年初,父母亲放弃了外地的生意回来了。快入学的悠悠就跟父母住在了一起。不久,妈妈就发现悠悠没事时,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很专注地啃着自己手指甲。妈妈当时就制止悠悠,但也并没有很在意。可后来发现她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手指经常被啃得血淋淋的,指甲变得短而参差不齐,指甲边缘的皮肤变样。妈妈便对她大声斥责甚至打骂,但一点用都没有。有一次,妈妈把悠悠的手捆起来,最后她挣脱了绳子,还是咬起指甲来。
做沙盘游戏,走进孩子的内心
妈妈打听到孩子缺锌或其他的维生素,可能会出现咬指甲的情况。于是,妈妈带她去了医院。医生开了一些营养药物。悠悠吃过后,情况有点好转,可没过多久还是恢复到从前。后来,悠悠做了微量元素检测,结果都正常,妈妈束手无策了。一次妈妈看到电视里的心理访谈节目,察觉孩子是不是也得了心理病,就带着孩子到了医院心理科。
心理咨询师在跟悠悠的访谈中发现她几乎不说话,只是坐在椅子上,总想啃自己的指甲。为了转移悠悠的注意力,医生引导她玩起了沙盘游戏——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
悠悠的沙盘摆设上到处都是危机四伏:警惕的小鹿、看不见的沼泽,显示着悠悠的内心有极大的焦虑与不安。第一次的沙盘治疗后,悠悠面对心理咨询师显得放松了很多,也愿意继续来“玩”了。几次沙盘治疗后,悠悠与心理咨询师熟起来。她说:“小鹿如果犯错的话,就会掉进沼泽,沼泽是很危险的,也很恐怖。”顺着悠悠的话题,心理咨询师开始引导她对沙盘摆设进行调整,意图通过调整释放她心里的焦虑和不安感。
多次心理咨询后,悠悠的情况好转,咬手指的现象少了,笑容也多了。
妈妈追求完美,孩子受累
接下来的治疗中,咨询师邀请了悠悠父母。咨询中,妈妈说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追求尽善尽美。从外地回来之前,就想要让孩子更加优秀。刚从外地回来,妈妈就给她制订了满满的学习日程表,包括参加各类兴趣班。悠悠刚入小学,本来就面临学校适应问题,加上妈妈严厉的要求,焦虑变得越发严重。吃饭必须坐端正、手拿碗、不发出声,作业本上的字迹要漂亮,穿衣服一定要保持整洁……悠悠的方方面面,妈妈都要求完美。如果做不好妈妈就会罚,罚抄词语、罚面壁……半年多的相处中,妈妈最关注的就是悠悠是否是个“完美”的孩子。
开始时,悠悠还配合,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与此同时咬手指的坏习惯也出来了。妈妈想通过打骂来矫正坏习惯,可是越打情况越糟,越打她越沉默。
从咨询开始到结束,爸爸安静地坐在一旁,似乎这件事跟自己没多大关系。临近最后才说了一番话:“我让你不要这么严格,我一个人受就够了,还要逼孩子!”接着父母亲就开始争吵,妈妈说教孩子不容易,爸爸对于孩子的教育根本就不上心。
心理咨询师告诉他们,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小时候父母和孩子过早地分开生活。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使亲子间没有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
改变沟通模式,纠正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进一步了解了悠悠父母平时的交流方式:母亲擅长指责,不仅指责别人也指责自己人,这让夫妻关系渐行渐远。父亲采取的方式是逃避——逃避指责、逃避责任。女儿面对指责的母亲、缺席的父亲,采取了“咬手指”的方式躲避内在的不安。心理咨询师引导父母清楚地看到家庭的问题。这位“缺席”的父亲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不是,主动要求加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中。咨询中,妈妈的感悟最深:从小到大她都被教育要严格要求自己,她自然而然地也严格要求丈夫及孩子,以后她将改变自己,用爱和包容与家人相处。家庭的互动慢慢地开始,有更多的爱流动起来。
随着咨询深入,家庭气氛有了极大的改变,悠悠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妈妈在心理咨询中学习了新的教育方式,父亲也慢慢地融入了家庭。三个月后,咨询结束,悠悠咬手指的习惯消失,能试着跟母亲沟通想法及感受了。
缺爱的孩子易发生心理问题
小孩子咬指甲是婴儿吸吮乳头行为的延续,常见于幼儿。多从4岁至5岁开始,到6岁时明显增多,11岁以后逐渐减少。据报道,约50%儿童有过程度不一的啃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从心理上来说是焦虑、不安和“缺爱”的表现,是一种孩子用来安慰自己的方式。
因此,如果孩子的啃指甲行为只是偶然为之,家长完全可以放松心态,不需特意提醒,这类行为会自行消失。但是如果孩子过了12岁仍然频繁出现啃指头的现象,或者啃咬行为特别严重,手指受伤出血都无法停止,同时伴有明显的情绪问题,这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家长要认识到简单的说教或责骂不能改变咬指甲行为,甚至可能强化孩子的这类行为。家长采用行为疗法,在孩子啃咬手指的时候引导其转移注意力,或是在孩子减少啃指甲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能帮助孩子减少这类行为。
但在多数情况下,单纯的行为矫正难以达到效果,因为孩子啃咬指甲是为了弥补自己缺失的爱和缓解紧张情绪。治疗孩子的咬指甲癖,需从根源入手。就像悠悠,出生不久,她就经历了与母亲的“分离焦虑”。回到父母身边后,她又因为母亲的高要求而长期处在紧张情绪中,因此,她用啃咬指甲这种行为来安慰自己。在心理咨询中,她父母的抚养方式改变,她得到父母“有效的爱”,内心获得安全感,情绪好转,她的咬指甲行为自然就减少了。
那么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呢?
横向观察:可以从孩子的注意力、语言、行为动作、情绪和社会交往多方面入手。比较孩子和同龄人的差别,是不是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有没有口吃、言语不清,是否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有没有特别孤僻或是经常和同伴打架。这些不同可能提示孩子的心理问题。
纵向观察:可以比较孩子不同时期的变化,比如以前孩子活泼开朗,学习成绩及同学关系良好,但是近来却寡言少语、成绩明显下降,与同学逐渐疏远,这些自身的较大反差可能提示孩子的心理问题。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的行为,应及时就医进行咨询,切不可麻痹大意,造成孩子进一步的伤害。
(编辑 高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