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钰卓 刘翔宇
摘 要:文章通过对李仁老田园诗代表作《漫兴》、陶渊明田园诗代表作《饮酒(五)》的美学解读,探索作品的形式美与语言美、虚静美与自然美、求“意”美与求“道”美,并分析二人在审美对象、审美取向及审美理想上对于美学新风的开创与影响。
关键词:李仁老 陶渊明 田园诗 《漫兴》 《饮酒(五)》 美学
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对高丽时期李仁老、魏晋时期陶渊明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归去来辞、武陵桃源诗上,对田园诗的研究极少。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仁老《和归去来辞》在本质上是围绕着“田园”这一意象展开的;陶渊明《桃花源记》、李仁老《智异山青鹤洞记》这样的武陵桃源诗也是从“田园”这一意象发展而来的,因此通过田园诗的研究,能从源头上找到二者思想、志趣上的异同,对于研究其他作品有着参考价值。就田园诗而言,李仁老的代表作《漫兴》为世人称道。由于他本人也热衷于讽陶、仿陶、效陶,其作品深受陶渊明的影响,呈现出平淡自然、深厚醇美的诗风。但对于其田园诗的对比研究较少,存在着书写和解读上的偏差,其美学上的深层含义仍待挖掘。
一、前人研究存在的误笔
一些书作在引用时将《漫兴》一诗的题目写为“谩兴”,这也不排除诗人行书时的笔画连带,后人认错了偏旁的可能性。杜甫曾有《漫兴》九首,辛弃疾也有《定风波·暮春漫兴》。而“谩兴”二字,在以往的诗词中未曾出现,且“谩”字意为“对人傲慢无礼”,如谩骂。这显然不是诗人本意,与“漫”字所蕴含的“随意,无拘无束”相去甚远。因而题作“漫兴”更为合理,有不求写尽,不求写全,兴之所到,随手而做之意。
二、《漫兴》《饮酒(五)》的美学解读
纵观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五)》与《漫兴》最为相似,其美学上的异曲同工之处为人称道。
境僻人谁到,春深酒半酣。花光迷杜曲,竹影似城南。长啸悉无四,行歌乐有三。静中滋味在,岂是世人谙。
——李仁老《漫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五)》
(一)形式美与语言美。 在形式上,都为五言诗,《漫兴》一诗八行,《饮酒》一诗十行,多了一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设问。在格律上,都以“an”为韵。在修辞手法上,两首诗都采用白描的手法,但季节时令、景物意象有所不同。《漫兴》中的“花光”、“竹影”与《饮酒》中的“菊”、“东篱”、“南山”、“山气”、“日夕”、“飞鸟”等景物描写,让情真景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但《漫兴》重在呈现影影绰绰、斑斑驳驳的深夜美景,而《饮酒》则呈现出傍晚山岚氤氲的佳境,“花光迷杜曲”一句把花光拟人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现出诗人悠然闲适的情态,情意自生,率真自然,昭示了自然与人的真谛,这是人的无意识与自然的存在的融会和贯通。
两首诗都运用了启示性的语言,通过象征和暗喻的描写方法,以秋菊、归鸟、花光、竹影等美学意象来流露出诗人的品格与性情。特别是陶渊明所赋予的菊花意象,使菊花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为陶渊明的化身,美学价值与启示意义已远远超出语言本身。
(二)虚静美与自然美。 两首诗在内容上都是田园生活的写照,但因具体场景的不同,虚静美各异。庄子所谓“虚静美”即内外俱寂,主体在精神上彻底处于虚静无为的状态。《漫兴》中的“境僻人谁到”是纯粹的无人之境、幽僻之地,而《饮酒》中的“结庐在人境”则是因“心远地自偏”才会“而无车马喧”。陶渊明处在喧腾的人间尘世,但心飞辽阔,住地自然荒偏。不管流露出绝对的静谧,还是相对的静谧,诗人都置身于这种虚静美,无不怡然自得。
两首诗都呈现了自然美。特别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氤氲的山岚与成群结伴纷纷归还的飞鸟,动静结合,宛如一幅色彩跳跃的花鸟人物画,色彩是淡雅而又鲜亮的。它泼墨写意,以山岚为背景,有灵动的飞鸟,更有悠然的采菊人,暖意融融。“花光迷杜曲,竹影似城南”则是一幅水墨画,浓墨、淡墨与清墨结合,明暗交替,颇具清幽与风雅。
(三)求“意”美与求“道”美。 庄子的美学思想——舍“言”求“意”、舍“言”求“道”在这两首诗中发挥得恰到好处。《漫兴》中“春深酒半酣”描绘出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状态,而《饮酒》除了题目交代了主题之外,诗句中并未提及酒的意象,借酒之名,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大有舍“言”求“道”之美。结句“静中滋味在,岂是世人谙”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是一种抒怀,有感而发,醉在其中,乐在其中。两首诗的结句都是以不辨为辨,启发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但“岂是世人谙”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而独自品味的感叹,“欲辨已忘言”则是一种对于自然的真谛欲辨却忘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慨叹,是对人与自然真谛的思索与追寻。
这种美学上的意象论,不管是“岂是世人谙”,还是“欲辨已忘言”,舍“言”求“意”用之于审美感受的悟性阶段,不是为一种精确的譬喻。
三、美学新风的开创与影响
陶渊明所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美学新风开创的重要时期,也对韩国诗人李仁老所在的高丽及其后世的美学思潮产生深远影响。
(一)自然山水成为自觉审美对象。 自然山水不再是人类的图腾及膜拜的对象,不再只是咏事的一种比兴手法,不再是单纯的手段,而成为人的自觉审美对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花光迷杜曲,竹影似城南”中玄远幽深的哲学意味融入到自然与内心的无限美感之中。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纯粹的乐山乐水,享受行走于自然山水中的极乐。
(二)儒道兼济的价值取向影响审美取向。 在
《漫兴》中李仁老是一种曲高和寡、渴望得到赏识与重用的儒生形象,而《饮酒(五)》中陶渊明则是一种不失其生、不失其性、物我合一、外儒内道的形象。李仁老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陶渊明则“外儒而内道”,二者儒道兼济的价值取向无不左右着后世的审美取向。
李仁老一生则酷爱浮屠,曾为僧,曾科举及第,也曾在文臣遭难的时代,组织过“海佐七贤派”。大量归隐情趣的作品,是他标榜自我清高情趣和实现自我价值重构的依托,作品中流露出举世少知音、归以待命的思想。李仁老的归隐并不是彻底的,他清高而不甘落寞,他归隐的目的是“保不材于栎社,安深穴于神丘”。
陶渊明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也曾出身望族,也曾胸怀大志。但在文学作品中,更多地呈现给读者的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武陵桃园的向往。陶渊明的“丈夫志四海”与“猛志固常在”体现出鲜明的儒家思想。而退隐后,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游审美境界、钟情山水、崇尚自然的观念成为田园诗的基本理念,体现出浓郁的道家思想。在对生命的超越上,与大化同流,个体的生命与宇宙的生命合为一体。在道家的伦理意识上,陶渊明的归隐是“形隐”,非“心隐”,创作与生命精神相连,洁身自好、乐山乐水,时刻关注着社会、人生,不消极、不怠慢,不失其生、不失其性。
(三)此岸及彼岸的审美理想。 如果说“田园”是此岸理想的话,那么“桃源”、“青鹤洞”则是彼岸理想。现实中能得以实现的是“田园”,而具有超越现实的乌托邦意象的是“桃源”、“青鹤洞”。这种积淀丰富了武陵桃源内涵,成就了东方乌托邦理想。
李仁老说:“潜作诗尚不藻饰,自有天然奇趣,似枯而实腴,似疏而实密——仆虽不及陶潜高趣之一毫,苟慕之不已,则亦陶潜也。”陶渊明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把自然审美意识加以扩展,开垦出田园自然风光的新领域,并把对田园自然风光的审美感受用诗歌的形式传达出来并加以推进,用审视山水的自然审美意识来审视田园,并把田园作为“自由精神的栖息地”①。
陶渊明的诗作影响着包括李仁老在内的朝鲜文人,其生命体验、文化价值超越时代、跨越国度,征服了无数人的心灵,淳美自然、清新明丽的田园诗正是人们心中最本真、最美好的回忆,这种美学盛宴无论对于学术研究、作品赏析,还是个人修养与境界的提升,都是一种如沐春风的洗礼。■
■
① 王凯:《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山水田园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参考文献:
[1] 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3] 李华.陶渊明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4] 梁启超.老清华讲义——中国文学讲义[A].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 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6] 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
作 者:闫钰卓,吉林大学在读研究生,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韩比较文学、韩语教育教学;刘翔宇,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嵌入式系统研究。
编 辑:郭子君 E-mail:mzxsguozijun@163.com